唐朝時期,中國就失去了西域地區,往後的上千年裏,各朝各代都沒有想過要將西域地區收復,而到了清朝,清政府卻决定要收復西域,時隔數千年,清政府為什麼會有此種舉動呢?
首先,唐朝之後的其他朝代不去收復西域,是因為西域的那些小國沒有對他們的統治造成影響,可是到了清朝,西域地區崛起了一個很强大的國家,它叫做準噶爾汗國,這個國家不僅在軍事和經濟方面的勢力强大,統治者的野心也很大。
比如康熙二十九年的時候,噶爾丹發兵進攻喀爾喀,奪取了大片的漠北地區,導致那裡的高山族南移,之後便假借追擊喀爾喀部落,不停往東發動攻擊,直到他們的軍隊距離京城七百裏的時候,清政府猛然醒悟,發兵將它們擊退。清政府明顯感受到了來自準噶爾汗國的威脅,所以不得不起兵收復噶爾汗國。
其次,準噶爾汗國不僅有意侵略清政府,還威脅到了清朝的民族宗教政策。要知道,清政府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蒙古各部的,對於清朝來說,蒙古部落就是他們的友軍,如果沒有蒙古强大的軍力、財力上的支持,清政府很難做到統治中原。
而清朝為了更好的控制蒙古各部落,就利用黃教的宗教信仰,使他們臣服。因為無論是西北地方還是大漠南北區的蒙古族,都十分信奉黃教,這就要求清朝加强對西藏的管理。
然而,野心勃勃的準噶爾汗國屢次侵犯西藏地區,一度想要從清政府手裡奪取西藏,西藏一旦遺失,很不利於清朝的宗教統治,清政府地位就會受到威脅,而如果準噶爾汗國進一步控制了大漠南北部地方各部落的話,就會形成一個大一統的草原強國,要知道,元朝就是從一個草原強國發展而來的,清朝為了穩固統治,必須要把準噶爾汗國連根除掉。
再者,乾隆二十年的時候,清政府成功打敗了準噶爾汗國,乾隆皇帝本不打算一統西域,原計畫是讓西域各部落相互牽制。然而事實是,厄魯特蒙古部落的阿睦爾撒納帶領著各部叛變了,這一叛變,讓清朝統治者清楚的認識到,只有收復西域,國家才可能得到安寧,清朝的統治地位才會穩固,於是便派重兵平定了叛亂,並將西域歸到了清朝的統治地區。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