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青海女兵撿到近7萬枚銀元,價值上億她卻選擇無償上交

青海 55℃ 0
摘要:的事情成為了全國群眾談論的話題焦點。隨著群眾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都對陶金蘭和銀元的故事津津樂道。陶金蘭只是一名普通的民兵,她的家庭也遠遠稱不上富裕。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民兵,卻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拾金不昧。1982年6月16日下午,正是驕陽似火、烈日炎炎的時候。

1982年,

“陶金蘭”

這個名字在一夜間幾乎家喻戶曉,有人誇她拾金不昧、品質高潔,也有人背地裡說她傻,把一大筆財富硬生生拱手讓人。

一時間,

陶金蘭撿到60000多枚銀元全部上交

的事情成為了全國群眾談論的話題焦點。隨著群眾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都對陶金蘭和銀元的故事津津樂道。

陶金蘭只是一名普通的民兵,她的家庭也遠遠稱不上富裕。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民兵,卻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拾金不昧。

陶金蘭

因著她的拾金不昧,歷史學家對那一段歷史有了更多的瞭解,群眾對傳統美德有了更高的追求。

陶金蘭是如何發現的這些銀元和銀錁呢?她在上交之後又有了怎樣的經歷呢?這些銀元和銀錁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陶金蘭和銀元的故事。

陶金蘭偶遇銀元

1982年6月16日下午,正是驕陽似火、烈日炎炎的時候。我們故事的主人公陶金蘭正和她的堂哥陶恩明在烈日下辛勤勞作。

他們正在做的是

青海省貴德縣的自來水工程

,這項自來水工程要為全縣所有人家提供自來水,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利民的工程。

而陶金蘭和陶恩明負責的是貴德縣縣園藝場的工作。這段工程是整個自來水工程中公認最難攻克的一段,陶金蘭和陶恩明要做的,就是把這段水管接通。

單純的鋪設筦道並不難,但是縣園藝場有很多樹,這段水管又剛好要經過縣園藝場的樓梯。如何在不破壞樓梯且避開各種樹的情况下成功鋪好水管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那個年代,機器不常見,各種科技也不够成熟,只能依靠人力一點點開掘。所有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囙此沒人願意接下這個工作。

陶金蘭當時才

18歲

,剛剛加入民兵,正是熱情高漲、抱負滿懷的時候。她在家裡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工作,好好生活。

因為有著這樣的家庭教育,又處在年輕力盛的年紀,陶金蘭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工作。

“這個活總要有人幹,我年輕,也有力氣,那就我來吧。”

為了不讓堂妹一個人,陶恩明提出和陶金蘭一起承擔這個工作,於是便有了之前出現的那一幕。

一天的辛勤勞作之後,工程有了很大的進展。陶金蘭和陶恩明終於成功地挖出了一條能够放水管的筦道。

“哥,天快黑了,咱們這筦道也挖得差不多了,我這邊再完善一下咱們就先回家了。”

“好,今天做了不少,回去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

陶金蘭笑著應了個“是”之後高高揚起了鋤頭,然而鋤頭落下的時候,她感受到了一絲不同。

(圖片來源網絡)

鋤頭落下後不像之前一樣挖出了鬆軟的土,而是撞在了一個硬硬的東西上。金屬撞擊的聲音嚇了陶金蘭一跳,也引來了陶恩明的注意:

“怎麼了?怎麼了?”

“地裏好像有個東西,正好讓我挖到了。”

陶金蘭揉了揉有些發麻的手,低頭去看。陶恩明也匆匆跑了過來和陶金蘭一起去看。

灰突突的泥土壓得很緊實,用眼也看不清到底是什麼。

“再挖一挖吧,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陶金蘭說道。

陶恩明自然沒有意見,兩個人就圍著硬物在周圍小心地挖起來。這一挖,就讓他們挖出了了不得的東西。

硬物體積沒有很大,陶金蘭和陶恩明很快就看到了這個硬物的全貌。原來硬物並不是金屬,而是一個

陶罐子

陶金蘭和陶恩明把這個陶罐子拿出來,還沒來得及看罐子裏是什麼,就發現在這個罐子周圍竟然還有其他的東西,看形狀也是一樣的罐子。兩個人放下罐子,拿起鋤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挖掘。

陶金蘭又一次揚起了手裡的鋤頭,這一次鋤下去,就聽見“嘩啦”一聲。陶金蘭還沒來得及去看發生了什麼,就感受到自己的腿被一片銀白色的東西埋住了。

“哥,你快來,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陶恩明聽到陶金蘭的話趕緊跑過來,把陶金蘭從那堆東西里拉了出來。兩個人蹲在地上仔細去看,這一看,就愣住了。

“哥,這是銀元吧?”

陶金蘭小聲說道。

“好,好像是。我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銀子。這,這是,誰埋的嗎?”

陶恩明磕磕絆絆地說。

聽到堂哥的話,陶金蘭清醒了一點:

“這麼多銀元,應該是大有用途的吧。我們得趕緊上報。”

“對對對,得上報。不過今天天黑了,咱們把它先搬回家?”

“太多了,搬不完的。”

“那不然我們先埋起來?”

“萬一少了一個兩個的,我們說不清楚呀。”

“那你說怎麼辦?”

“你在這看著,我馬上就去上報。”

陶金蘭說完立刻就向縣委跑去。陶恩明咽了咽口水,警惕地站在了銀元周圍。

陶金蘭跑到縣裡找到了當時的書記,書記聽到挖出了這麼多銀元,自然也不敢耽擱,一邊派人趕去現場,一邊繼續上報。很快,各路專家和武裝人員都趕到了。專家拿起一枚銀元仔細看了看,發現這竟然是

民國時期的銀元

,現場越發被嚴密的保護了起來。

隨著挖掘不斷進行,越來越多的銀元被挖了出來。這些銀元和銀錁是誰埋在這裡的呢?它們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圖片來源網絡)

銀元的前世今生

每個地區都有著各種關於寶藏的傳說,青海省也不例外。其中就有一筆寶藏是關於

馬家軍

的。

馬家軍最初建於晚晴,那個時候的中國正值混亂的時候,各種起義層出不窮,馬家軍就是這樣一支隊伍。

幾代人過去,馬家軍的族系日益壯大,勢力也在不斷發展。他們從土匪慢慢轉換成為了當地的政府官員。一部分人會沿著前輩的路繼續前進,要麼進入部隊,要麼進入官場,另一部分人則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紈絝子弟,這些紈絝子弟逐漸成為了搜刮西北地方群眾錢財的主力軍。

馬海元

就是這樣一個致力於搜刮民脂民膏的紈絝子弟。

馬海元出生於1888年的甘肅省臨夏縣。他的舅舅曾經做過西寧總兵,在民國時期還是

青海的首任主席。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他在馬家軍的隊伍中很受追捧。他從小就結識了很多馬家軍的少爺公子,大家經常在一起厮混,有時在街頭閒逛,有時也會切磋切磋武藝。

馬海元雖然是個紈絝子弟,但是他的功夫卻十分出色,少年時期就已經在馬家軍中打出了一番名號。

1912年,馬海元24歲的時候,去青海投奔了他的舅舅馬麟。

在舅舅的手底下,本身又有著一身不俗的功夫,他的官路自然十分順利。

1918年,馬海元來到了貴德縣,成為了當地馬家軍的前營幫辦。六年的歷練,沒有讓他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軍人,反而助長了他搜刮民脂民膏的囂張氣焰。

“這片土地是我們馬家軍的,這些馬家軍又是我在管的,那這片土地上的金銀財寶自然都應該是我。”

帶著這樣的念頭馬海元開始了他的斂財生涯。

他借著身份的便利和當地的商賈勾結,狠狠地賺了一大筆,但是他並沒有就此甘休。為了榨出每一滴財產,他不停地新增稅賦。當地的群眾苦不堪言,卻沒有能力反抗,只能任由他繼續壓榨。

馬麟的兒子叫

馬步芳

,是青海地區十分有名的大軍閥。馬步芳上任之後,馬海元已經是資歷很高的前輩了,自然不能輕易挪動,這給了馬海元更多的時間來搜刮錢財。

馬步芳

馬步芳一方面要借助這些老人的幫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又忌憚這些老人的勢力,囙此一直在試圖削弱他們在軍中的地位。

馬海元雖然年少時就以武聞名,但是他領兵作戰的能力並不出色,在他的帶領下,馬家軍有過很多次敗仗且損失慘重。

囙此馬步芳上任後就逐漸把馬海元挪出了軍中。

雖然離開了軍隊,但是馬海元在政界還是有著一席之地。

護送達賴進藏、擔任青海議員等

事情都有他的身影。馬海元在軍中時地位就已經很高了,離開軍中進入政界之後也參與了很多重要的事務,囙此他手中積攢下的錢財自然不可小覷。

懷揣著如此巨大的財富,馬海元自然不能都擺在明面上。為了藏好錢財,也為了讓自己踏實,

他偷偷在自家的院子裏挖了一個大坑,專門用來存放他這麼多年搜刮來的大洋。

對於馬海元來說,每天能够在這麼多銀子的陪伴下入睡可能是一件讓他十分滿足的事情吧,只是不知道他偶爾晚上是不是也會夢到那些因為他的搜刮而家破人亡的普通群眾。

1949年,解放戰爭已經步入了尾聲,我軍按照計畫開始著手解放西北。

馬家軍這些年一直處於一個相對安穩的狀態中,更有一部分人忙於搜刮民脂民膏而疏於練兵。再加上馬家軍的暴政早已引來了當地群眾的不滿,囙此革命军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成功擊敗了當地的馬家軍。

馬海元看馬家軍已經不能取勝,自然想遠遠逃走。可惜的是,馬麟和馬步芳卻並沒有想帶他一起走。

馬麟

馬海元不得已,只能帶著手下僅剩的幾個人喬裝打扮進入了都蘭縣。那些埋在他院子裏的銀子,自然也來不及帶走了。馬海元本想穿過無人區進入新疆,卻不幸在還沒有出青海的時候就中風了。他用光了身上所有的錢財才保下了自己的一條命。

1949年10月25日,馬海元終於被圍住了。革命军優待俘虜的政策讓他苟延殘喘地又活了兩年。

1951年,這個為害一方的惡霸,終於撒手人寰。

而直到他死前,他也沒能再去看一看那些他埋好的錢財。

新中國成立之後,青海地區的人們紛紛傳說馬家軍有一大筆寶藏留在了青海,只是不知埋到了哪裡。一直沒有人找到過這筆財物,漸漸地也就沒有人在意了。

馬海元的故居幾經輾轉成為了青海省貴德縣的縣園藝場,直到

1982年

,這批被馬海元埋在自家院子裏的大洋終於被陶金蘭兄妹兩人無意中挖了出來。

馬海元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得到了大筆財物,臨死前卻什麼都沒有的悲慘死去。幾十年之後,從來沒有想過要找到傳說中的寶藏的陶金蘭卻無意中挖出了這筆價值連城的財寶。是命運使然,卻仍舊讓人唏噓。

陶金蘭拾金不昧

銀元被挖出來了,隨著出土的銀元越來越多,事態也越發擴大。陶金蘭看著眼前成堆的銀元,一時間有些瞠目結舌。

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只是在正常的工作,竟能碰上這種傳說中的寶藏。她不知道這些銀元價值幾何,但看著周圍專家的臉色,想來是很貴重的。挖掘和統計的工作進行了很久。兩天三夜之後,初步的挖掘和統計工作終於接近了尾聲。

經過統計,共挖出了

67981枚銀元

1568個銀錁

(圖片來源網絡)

專家經過初步檢驗,這些出土的銀元包括了

袁大頭、龍洋、船洋

等各種樣式。即便拋去這些銀元本身的市價,它們所蘊含的歷史價值、收藏價值、乃至於藝術價值也都不可小覷。

初步估價,這些銀元在當時價值

三十餘萬

,若是放在現在,只怕它們的價值會上億!

在縣園藝場挖出了這麼多銀元是一件驚天大事,陶金蘭的舉動更是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貴德縣。

由於出土的是民國時期的文物,現場自然被好好地保護了起來,一般人自然沒有機會去一睹那些銀元的真容。但是陶金蘭和陶恩明當時就在現場,銀元還是他們挖出來的,群眾們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這兩個人。

每天都有人來和他們打聽當時的情况,陶金蘭一開始還覺得自己經歷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後來問的人多了,她也就想開了:

她只是正常的工作,挖到了那些銀元只是碰巧,如今銀元都已經上交了,和她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陶金蘭不再在意這件事,像平常一樣正常的工作。但是她卻沒想到這件事並沒能像她想的那樣輕易結束。文物的挖掘工作暫告一段落。由於出土的文物價值極高,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更高的領導和各家報社。

報社派記者來到了貴德縣,毫無疑問地找到了陶金蘭,希望把這件事刊登到報紙上,為著出土的文物,也為著陶金蘭的大義。

其實很多人都會想陶金蘭為什麼要直接上報。當時天快黑了,園藝場裏又只有她和堂哥兩個人,如果他們偷偷拿走幾枚銀元也不會有人知道,但是陶金蘭並沒有這麼做。

對於這個問題,陶金蘭回答得十分簡單:

“那不是我自己的東西。”

這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應該拿。但是就是這樣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對於所有人來說,大筆的財寶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能不能在誘惑面前堅守住底線就是判斷一個人道德如何的最好辦法。

毫無疑問,陶金蘭是一比特道德高尚的人。她把“拾金不昧”這四個字切切實實地融入到了她的生活中。

(圖片來源網絡)

採訪結束,陶金蘭的故事很快就登上了報紙,全國群眾都知道了她的事蹟。

因為這件事,陶金蘭受到了很高的關注。各種榮譽稱號都紛紛落在了她的頭上。貴

德縣“先進個人”、貴德縣三等功;青海軍區一等功、“精神文明先進榜樣”;全國“三八”楷模……

除了各種榮譽稱號,陶金蘭還拿到了一筆不菲的獎勵。

然而對於陶金蘭本人來說,她一直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不值得這麼多的讚賞。

在這件事的熱度逐漸褪去後,陶金蘭也回到了原本的平靜生活中。

但或許也不是那麼平靜。

陶金蘭在這件事之後一直致力於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各種幫助,資助貧困學生、照顧孤寡老人,她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著貢獻。

多年如一日,陶金蘭就這樣默默地幫助著別人。

我們無法知道陶金蘭是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人,還是覺得在那件事中自己收到了太多的善意所以更要回饋社會。但不論如何,她對這個社會的貢獻我們還是要承認並表示敬佩。

陶金蘭無意間挖出了6萬多枚銀元,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改變。她本可以借著這件事讓自己走一條不那麼辛苦的路,但是她卻仍舊選擇了最普通的一條路繼續前進。

這樣的人,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