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成修崔方榮李淩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孫淑玉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是山東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國家臨床藥理實驗基地、煙臺市醫藥衛生重點學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主任仲琳說。
“在院領導們、行政職能科室及歷任科主任等的支持與發展下,逐漸形成了科技的幾大特色,總結下來為‘12345’。”仲琳說,“折開開解釋,就是全生命週期管理的一個鏈條、兩大傳統支撐科技、三大專業特色、四大國家級中心和五大核心技術。”而這些正是毓璜頂醫院心內科水准最直接的體現。
治“心”有覈心,架起醫患“連心橋”
今年10月22日,心內特需護士站來了一比特95歲高齡的老人,此行是專程為了感謝心內科醫生黃鵬為他做起搏器手術的。當時,老人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對手術顧慮重重。入院後,心內科醫療團隊針為老人製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及治療措施,黃鵬僅用半個多小時便順利完成,術後第三天痊癒出院。
黃鵬醫生雖為年輕的治療組長,但在複雜冠脈介入治療、起搏器等心內科微創手術好鑽研科技、手術成功率高,獲得患者們的好評。
“科室突出冠脈診療(冠脈評估+PCI)、電生理與起搏介入治療(射頻消融+起搏器植入)、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先心病封堵術+TAVI)、經皮肺血管介入診療(右心導管+PTPA)和心臟康復五大專科核心技術。”仲琳介紹說,“冠心病介入亞專業是我科主要診療科技之一,對複雜、高危病變處理科技代表該學科的水准。”現時,毓璜頂醫院心內科年開展PCI術近2700例,包括急診PCI400餘例,CTO逆向PCI30餘例,IVUS/OCT300餘例,冠脈旋磨術30餘例,PCI總量及複雜冠脈處理水准均居省內前列。
電生理與起搏介入治療(射頻消融+起搏器植入),2019年,被評為首批國家房顫中心示範基地。“作為國家房顫中心示範基地,科室的相關資料加入了全國房顫中心資料庫,開展科研和品質管制。”她說。另外,科室在省內率先開展TAVI術,並探索高齡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行TAVI治療的綜合評定方案及手術方法,提高了手術成功率。經皮肺血管介入診療(右心導管+PTPA)實施標準化診療,建立了肺血管病診療規範、評估路徑和科技操作流程,建立了資料庫和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在心臟康復方面,科室建立了心臟康復中心,常規開展心肺運動評估、體外反搏,6分鐘步行試驗、運動處方製定、心理/生活指導等業務,康復整體水準居於省內前列。
仲琳(中)醫護團隊。
專業有特色,每例手術都“私人訂制”
瓣膜疾病主動脈瓣狹窄的介入治療科技-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肺高壓診治和心臟康復是毓璜頂醫院心內科的三大新特色專業。
“現時我科瓣膜病介入治療水准已達到省內領先水準,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50餘例,其中包括低射血分數、二葉畸形並橫比特心、重度鈣化、冠脈阻塞高風險等複雜患者。”仲琳說,該科技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避免了傳統外科手術需要開胸、心臟停跳等風險,使得許多無法行外科手術的危重患者獲得“新生”。
12月份瓣膜中心團隊又完成了烟威首例,省內第三例微創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Mitra Clip),是現時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外科高危患者的首選,仲琳說:“每例瓣膜中心擬行微創手術的患者都會經過心臟中心的討論,在相關科室如心外科、麻醉科、手術室護士及影像科CT,超聲科等科室協同完成。”
肺動脈高壓的診治一直是醫學界難以攻克的難題,發病機制複雜。為了更好緩解這些患者的痛苦,作為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專委會肺血管病學組組長組織,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內科在省內率先成立了肺血管病診療中心,掌握右心導管檢查、肺動脈造影、經皮球囊肺動脈成形術,並聯合呼吸內科、超聲科、影像科、核醫學科等多學科致力於肺血管病診療。診療中心實施標準化診療,建立了肺血管病診療規範、評估路徑和科技操作流程,建立了資料庫和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多學科協助診治的模式讓更多的肺血管病患者瞭解肺血管病,解除患者的痛苦。
仲琳(右二)與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創新仍守正,給患者“全生命週期”管理
在不斷創新的同時,心內科在仲琳的率領下依然“不忘初心”。“冠心病介入診治和電生理介入診治作為科室的兩大傳統支撐科技,依然是每名醫生的‘必修課’。”仲琳說道。
據瞭解,冠心病介入診治,也就是老百姓講的支架治療,現在走出了高速度發展過渡到高品質發展——冠脈的精准治療,利用腔內影像學評估(血管內超聲IVUS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及功能學檢查指導支架植入及評估效果,减少再梗死、再入院及死亡事件。
64歲的葛先生,6年前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於前降支行支架植入術,去年再次出現胸痛,在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造影顯示前降支支架再狹窄,狹窄最重達99%。“當時急診行球囊擴張,但支架不能送入病變處,遂結束手術,術後患者反復發作胸痛,轉至毓璜頂醫院後,行OCT(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檢查發現導絲穿過原支架網眼到血管腔內,並導致支架近端毀損,囙此支架不能有效通過,同時發現原支架再狹窄部位以纖維斑塊為主,非常適合使用藥物球囊,找到原因後,我們首先使用高壓球囊儘量將毀損支架貼壁,同時在OCT的精確指導下選用合適尺寸的藥球球囊處理支架再狹窄病變,經過治療後患者未再發作胸痛,痊癒出院。”仲琳說。
而電生理介入診治中的房顫射頻消融是科室的優勢專業,仲琳說:“其他複雜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等介入診治逐漸增多,另外也有不同專業的融合,比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射頻消融治療,左心耳封堵治療等在省內是領先。結構性心臟病與電生理專業融合,冠脈診治與電生理專業融合。雖然細化專業但也有不同的融合,這樣才能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策略。”
“我們科室還始終秉承將患者治療作為整體治療,而不是單純的疾病治療。”一個鏈條——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就應運而生。“會對患者進行心血管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的全程管理。”仲琳說。
國家級中心,引領科室建設闊步向前
科室現時開放床位171張,分為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心血管內科特需病房和CCU病房。年門診量6萬餘人次,年均出院病人12000餘人次,年均開展各類手術13000餘例。科室人才梯隊建設方面,現有醫護人員140餘人,其中主任醫師11人,副主任醫師9人,主治及住院醫師30人,博士研究生18人,碩士研究生2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人。
如今,心內科已成立CDQI(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房顫卓越中心、CDQI心臟康復中心、全國胸痛中心和全國心衰中心,四個國家級中心。自2012年來,科室科研立項29項。科研獎勵7項,其中省級科研獎勵2項,市級科研獎勵5項。共發表文章80餘篇,SCI收錄50篇。該院心血管內科承擔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大學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濰坊醫學院本科及研究生醫療臨床教學工作,已培養博士研究生12人,碩士研究生50餘人,進修醫師60餘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醫師400餘人。這些在仲琳看來,既是榮譽又是鞭策。
專家簡介:
仲琳,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主任,質量管理處副處長,心血管專科實驗室主任,心臟康復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27年,主攻方向為冠心病防治,特別在冠脈介入治療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以第一術者熟練實施急性心梗急診介入治療、冠心病擇期複雜介入治療等科技,並具備處理左主幹、分叉、CTO等複雜高危病變的能力。此外熟練掌握了血管內超聲、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冠脈內壓力導絲檢測心肌血流儲備分數等先進科技。學科建設方面有了質的飛躍,開設了12個亞專業,科室年開展心臟病介入手術10000餘例。其中,包括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起搏器植入、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經皮肺血管球囊擴張術等,例數全國領先,省內前列。並在省內率先成立了肺血管病診療中心,聯合呼吸內科、影像科等多學科致力於肺血管病標準化診療。同時,帶領科室開啟了心臟康復領域,為大部分患者進行心肺運動評估精准指導患者運動量,還推進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的“雙心治療”,指導團隊順利通過了國家心臟康復中心認證。
仲琳(左)在國外一心臟中心參觀交流
學科發展離不開科研。仲琳師從著名心血管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教授,並於2012-2013年於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院研修,接受了嚴格系統的科研訓練,主要研究方向是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是張運院士最早進行基因治療易損斑塊的博士生,建立的兔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動物模型被引用20餘次。在國內首次利用重組PCR科技定位缺失人MCP-1基因N端第2到8個胺基酸,改造成為人MCP-1基因的缺失突變體-7ND,證明該突變體在體外可顯著抑制單核細胞趨化聚集功能,在體內可减少斑塊破裂的發生。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所主持的研究課題先後獲得了山東省心功能學會科技創新一等獎、煙臺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成果。創建心血管內科專科實驗室,引進科研人才,培養大批博士、碩士研究生,致力於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之間的轉化,以科研工作推動臨床實踐的進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