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次現場勘查、17次專家論證,曾經的垃圾場如何變回到昔日濕地?

山东 76℃ 0
摘要:然而,因為歷史原因,濕地在一年年變小。然而,行政機關的第一次專家論證,結論卻是:這個地方不在國家濕地名錄。為了證明“濕地”就是“濕地”,我們向全國檢察系統發出求助。全省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立案8243件,發出檢察建議、訴前公告7780件,提起公益訴訟754件,督促追償生態賠償金3.6億元,推動關停、整治非法排污企業、養殖場424家,推動修復耕地、濕地、林地2.3萬餘畝。

《又見白鷺飛》

《又見白鷺飛》講述的是一處濕地公益訴訟保護案,該案由省市區三級檢察機關一體協助行政機關完成濕地修復,先後獲評全省、全國典型案例,市教育整頓辦組織中央媒體集中觀摩採訪,最高檢專家諮詢委員會調研,全國、全省人大代表多次現場視察。

黃海之濱,嶗山脚下,有一處濱海型河口濕地。100多種海洋魚類在這裡繁衍,260多種鳥在這裡棲息,全市第一個候鳥觀測站在這裡安家。每當秋風起,遠道而來的白鷺翩翩起舞,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然而,因為歷史原因,濕地在一年年變小。魚沒了,鳥沒了,白鷺更是多年不見一隻,這裡也成了周圍羣衆的一個心結。

要經濟發展,更要綠水青山。行政機關很想修復濕地,申請立項時卻發現:土地系統標注這裡只是灘塗。

所以,怎麼證明這裡是濕地,成為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難題。

“檢察院的衕誌,你們的公益訴訟能不能幫幫忙?”

“沒問題!我們義不容辭!”

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這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職責。當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檢察機關必須依法監督。嶗山區檢察院當即與行政機關成立了聯合辦案團隊,一場拯救濕地的行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專業的事還是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是不是濕地,請專家論證。

然而,行政機關的第一次專家論證,結論卻是:這個地方不在國家濕地名錄。

不在濕地名錄就不是濕地嗎?國家兩次濕地普查起調面積是120畝,這裡還不在普查範圍。

為了證明“濕地”就是“濕地”,我們向全國檢察系統發出求助。那一段日子,“濕地”兩個字,開啟了刷屏模式。一下子找到了天南地北的地質專家150多人。通過溝通,選取了10名業界有名的地質專家。

一次、一次,又一次,我們滿懷著希望,陪著各地的專家實地勘察。

有的專家說,需要看一看雨水流動的痕迹,我們就選擇大雨滂沱的天氣,去現場拍視頻傳給專家。有的專家說,需要比對一下建築垃圾下麵草本植物的構成部分,我們就找工程隊,下鑽,打眼,選取地下的泥土混合物,供專家化驗、比對。還有的專家說,需要找村民瞭解情况,我們就陪著專家挨門挨戶走訪上了年紀的村民,聽他們講述濕地的前世與今生。

但,萬萬沒有想到,專家們雖然一致認為這就是濕地,卻不能出報告。因為,如何認定已經消失的濕地曾經是“濕地”,還沒有國家標準。

關鍵時刻,青島市檢察院提辦案件,省檢察院直接督辦!

就這樣,三級檢察院,與行政機關一起,再次出發,尋找最專業的濕地專家。

在最高檢的推薦下,中國地質調查局兩名濱海濕地專家再次來到了現場。沒記錯的話,這是第33次現場勘查,也是第17次專家論證。

看了現場,比對了過去10餘年的衛星圖像,兩名專家不約而同地笑了:我們能出報告,這裡,曾經,就是濕地!

辦案組當即召開專家意見解讀會,向負責立項的部門解釋:這裡為什麼是濕地,應該怎麼修復。四個小時之後,大家一致認可:這裡就是濕地,按濕地標準修復。

“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放心,用不了多久,就能讓我們的檢察官再見白鷺飛!”

緊接著,黨委政府4200萬元資金到位,生態修復正式啟動。同步落地的,還有黨史公園、雙擁公園和法治公園。

今年10月1日,修復工作結束。曾經的垃圾場,又回到了昔日濕地的模樣,面積也從100畝新增到近300畝,每逢假日,這裡成為了羣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紛紛稱讚:“這可真是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呀”。

“快看,白色的鳥,好多只!”一群孩子在呼喊。

那是白鷺在飛。

全省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立案8243件,發出檢察建議、訴前公告7780件,提起公益訴訟754件,督促追償生態賠償金3.6億元,推動關停、整治非法排污企業、養殖場424家,推動修復耕地、濕地、林地2.3萬餘畝。

生態山東,綠色家園;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將繼續在黨委和上級檢察機關正確領導、人大有力監督、政府積極支持、政協關心幫助下,奮力開創檢察公益訴訟新局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