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寒冬裏的火熱——隆冬時節長慶油田紀行

甘肃 119℃ 0
摘要: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長慶油田生產一線,一個千萬噸級的油氣生產基地正進入建設的衝刺階段。12月10日,在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的長慶油田國家級葉岩油開發示範區華H60平臺,工人開展修井工作。中國石油瓦斯集團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介紹,截至20日,長慶油田隴東油區油氣產量已達971.8萬噸。這是12月10日拍攝的長慶油田南梁採油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12月10日,長慶油田南梁採油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工作人員查看一線生產情況。

新華社蘭州12月21日電題:瞧!這寒冬裏的火熱——隆冬時節長慶油田紀行

新華社記者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長慶油田生產一線,一個千萬噸級的油氣生產基地正進入建設的衝刺階段。隆冬時節地凍天寒,這裡增儲上產熱火朝天。

隴東黃土原上,風裹著雪。在南梁革命根據地所在的華池縣,長慶油田隴東葉岩油項目部華H60平臺“鏖戰”正酣。工人們手持扳手,頭頂鹅毛飛雪,三人一組維修油井。

12月10日,在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的長慶油田國家級葉岩油開發示範區華H60平臺,工人開展修井工作。(新華社記者馬希平攝)

中國石油瓦斯集團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介紹,截至20日,長慶油田隴東油區油氣產量已達971.8萬噸。根據當前生產運行參數分析,預計本月底,我國又一個千萬噸級油田生產基地將在以慶陽市為代表的甘肅隴東地區建成。

“天是冷的,心可熱著呢。”雪越下越大,長慶油田隴東葉岩油項目部科技管理部副主任丁黎臉頰微紅,話一出口就變成一團熱騰騰的霧氣。

踱步在這片井場,記者看見地上“蹲”著少量的採油井口,曾經顯眼的老式“磕頭機”不見蹤影。一問才知道,地表下方有22組電潜螺杆泵,把“身軀”紮進2000米的地層深處,源源不斷地開採石油。

“地上占一點,地下采一片。”丁黎指著井口說,別瞧井口少,年產油量相當於100多口常規井的開發效果。由於實現了遠程智慧管控、電子巡檢,無需多人值守,石油開採也能晝夜不停。

這是12月10日拍攝的長慶油田南梁採油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希平攝)

淩晨2點,大雪已厚可盈尺。在30公里外的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南梁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副站長陳星宇突然接到電話:一處抽油機電機皮帶斷裂。

他一溜煙地從被窩裏鑽出來,裹上厚棉衣,叫醒熟睡的兩名維修工。外面寒風呼嘯,溫度跌至零下16℃,此時車輛難行,三人拉著架子車,裝上皮帶和扳手、撬杠等工具,深一脚淺一脚,摸黑走向井場。

“中心站是地下原油瓦斯的中轉站,這裡的設備正常運轉,開採的原油才能‘顆粒歸倉’。”他說。

12月10日,在長慶油田南梁採油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工作人員查看設備運行情况。(新華社記者馬希平攝)

與20世紀70年代走過的採油路相比,長慶油田的步子無疑已經輕快多了。

慶陽地處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油田是典型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被形象地稱為“磨刀石”。“礦藏岩芯的滲流空隙直徑,是頭髮絲的二十四分之一,就像幹毛巾擰水。”長慶油田油氣工藝研究院院長張礦生是比特老石油人,他回憶第一次摸到岩芯時說:“聞得見油,卻看不見油,讓人垂涎三尺的‘大金娃娃’,很長時間就是抱不到懷裡。”

“如今,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張礦生感歎道,50多年來長慶油田攻關“三低”油田,擁有一攬子高端開採科技,“從打出一片油花花到石油噴薄而出,這段艱辛求索之路的背後,是幾代平凡石油工人的默默奉獻”。

現在,長慶油田是西氣東輸全國保供調控樞紐,去年長慶生產的石油、瓦斯占國內油氣總產量的六分之一。其中,隴東油區石油年產量比2009年前新增700萬噸,是長慶油田增儲上產的重要增長極。

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採油廠廠長朱廣社說,保供過程中,該廠開闢了六大上產通道,讓老井保穩產,新井提單產,輕烴奪高產,為隴東千萬噸級油氣生產基地建設輸送了“元氣”。

12月10日,長慶油田南梁採油工作區梁四轉中心站,工作人員查看一線生產情況。(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希平攝)

曾經的長慶石油工人生活狀況是“三塊石頭支口鍋,三頂帳篷搭個窩”。但記者在生產一線看到,如今的油區到處是數位化、智能化操控,生活條件也變了樣,標準化公寓、健身場館、智慧培訓室、水沖廁所、網絡全覆蓋,廠前屋後到處都顯現油田生產的巨大變化。

這是12月11日在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拍攝的長慶油田第十二採油廠一景。(新華社記者馬希平攝)

陳星宇祖孫三代都是石油人,小時候常聽爺爺講隴東石油會戰的歷史。“爺爺那一輩人,天當被,地做炕,油井到處是風沙,幹完活臉上崩得全是血口子,風餐露宿那是家常便飯。”

“現在呢?”記者問。

“我就是聽著抽油機的轟鳴聲長大,見證了長慶油田的日新月异,如今‘磨刀石’上即將建起千萬噸大油田,全線的工人們都鉚足了勁。”他說。

天天剛亮,雪漸漸停落。此時放眼望去,黃土高原上成片沙棘果隨風搖盪。沙棘植物,雖長在乾旱大地,卻能傲迎風雪、碩果壓枝,正如紮根一線的石油工人們,一樣的韌。(記者任衛東、馬維坤、張欽、梁軍、文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