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發生後,延安方面為何解除了副軍長項英的軍事指揮權?

陕西 78℃ 0
摘要:皖南事變給新四軍造成了重大損失,新四軍軍部的高級將領幾乎損失殆盡,軍長葉挺也在與國民黨談判過程中被扣押,副軍長項英雖然突圍成功,但卻被叛徒出賣,遭到殺害。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經過數次突圍依然沒有沖出國民黨的包圍圈,為此延安方面在1月12日解除了項英的軍事指揮權,並把新四軍交給軍長葉挺以及東南局副書記饒漱石指揮。

1941年1月,國民黨32集團軍的八萬餘人包圍了安徽南部的新四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皖南事變給新四軍造成了重大損失,新四軍軍部的高級將領幾乎損失殆盡,軍長葉挺也在與國民黨談判過程中被扣押,副軍長項英雖然突圍成功,但卻被叛徒出賣,遭到殺害。

提到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瞭解新四軍軍史的人都知道,項英是新四軍的創始人之一,他雖然是副軍長,但因為是東南局的書記,而軍長葉挺又不是黨員,所以項英一直實際領導新四軍。包括新四軍召開黨員會議以及組織生活會議,都是由項英主持,囙此可以說,副軍長項英在新四軍內部行使的是軍長的權力。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經過數次突圍依然沒有沖出國民黨的包圍圈,為此延安方面在1月12日解除了項英的軍事指揮權,並把新四軍交給軍長葉挺以及東南局副書記饒漱石指揮。那麼,皖南事變發生後,延安方面為何解除項英的軍事指揮權呢?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說一下皖南事變之前新四軍的動態。皖南事變之前,國民黨已經與新四軍爆發數次衝突,包括1940年發生的黃橋戰役更使得雙方矛盾激化。在這種背景下,為了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經過雙方協商,新四軍决定渡過長江,向北撤退,到達蘇北。

從皖南到達蘇北,需要一系列轉移,當時負責新四軍轉移的恰好是項英。不過,在接到轉移通知後,項英的轉移速度卻非常慢,從1940年11月28日開始轉移,到12月10日國民黨封閉蘇南的交通路線,整整12天,項英僅轉移了3000餘人。按理說,項英本有機會利用12天時間完全轉移新四軍,但項英卻沒有重視,所以說,項英對新四軍未及時轉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發覺被包圍,1月7日,包括軍長葉挺以及副軍長項英在內的高級將領召開會議,商討突圍。這次會議整整持續了七個小時,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討論突圍路線,但項英卻一直猶豫不決,軍長葉挺急得團團轉,氣憤地說:“時間就是勝利,即使錯誤的决心我也服從,請項副軍長下决心吧”!最終項英同意了周子昆的方案,新四軍軍部向黃山方向撤退。

客觀來說,項英的猶豫不決已使新四軍錯過最佳突圍時機。1月9日,隨著國民黨包圍圈越收越緊,項英本人也發覺部隊有被圍殲的可能,囙此帶著十幾個人離開大部隊,走小路突圍。第二天,項英發覺無法突圍,又返回大部隊。另一方面,作為軍長的葉挺一直指揮新四軍突圍,為了使更多人突圍,他甚至親自到東流山陣地督戰,並且不斷給延安方面發送電報,希望延安方面與國民黨交涉,讓顧祝同撤掉對新四軍的包圍。

1月12日,延安方面在瞭解相關情况後發出電報,解除了副軍長項英的軍事指揮權,由軍長葉挺以及東南局副書記饒漱石全權指揮。為了使更多人突圍,1月14日,葉挺前往國民黨指揮部談判,卻不幸被扣押。葉挺被扣押後,饒漱石繼續指揮新四軍突圍,最終只有傅秋濤等兩千餘人突圍成功,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結束後,項英曾被長期認為對皖南事變負有主要責任,這是不正確的。隨著皖南事變資料的解密,包括項英在皖南事變前後的所作所為,證明項英對皖南事變是負有一定的責任的,但不是全部責任,也不是主要責任。

客觀來說,項英的責任只是皖南事變前轉移不力以及皖南事變中猶豫不決,也正是這些責任,導致他被解除軍事指揮權。不過,相對項英的錯誤來說,他為革命立下的功勞更大,項英更是一比特抗日名將以及民族英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