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江蘇省一帶的面積比現在大麼?

安徽 83℃ 0
摘要:今天的江蘇,面積在國內也不算多大,能比江蘇還小的省區並沒有幾個,而在古代,江蘇這塊地方的面積比如今還要小許多,江蘇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漢朝之後才浮出海面的。泗洪面積2731平方公里,盱眙2497平方公里,蕭縣1885.3平方公里,碭山1193平方公里,通過換地,江蘇的面積反而新增了兩千多平方公里。

今天的江蘇,面積在國內也不算多大,能比江蘇還小的省區並沒有幾個,而在古代,江蘇這塊地方的面積比如今還要小許多,江蘇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漢朝之後才浮出海面的。

說起來,江蘇的年紀並不算太大,因為直到清朝時期江南省被一分為二以後,江蘇這個名字才正式出現,所以有些劇中唐朝出現“江蘇”,完全是在瞎扯。

江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地勢地平,江蘇面積中超過九成都是平原,這個比例高居全國各省之首,河網密度同樣是全國最高的一個,絕大多數地方海拔不超過50米。

如此低平的海拔地勢,也是江蘇數千年來面積不斷擴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西漢到如今,江蘇這個地方的面積至少擴大了三萬平方公里,占其總面積三分之一。

先秦時期,今天的揚州、泰州、鹽城等地與其連線以東的地方,都還在海裡沉著,經過漫長的河水衝擊泥沙淤積,江蘇的海岸線才不斷向東部大海進行延伸。

魏晋時代,江蘇北部的雲臺山還是海裡的一座孤島,蘇南的南通一帶還在水裏,這個時候江蘇的東部海岸線,基本沿海州、鹽城、海安連線為准。

提到江蘇海岸線的東延,就要說起黃河,現在的黃河從山東東營注入渤海,而歷史上黃河頻繁變道,曾經奪淮入海,黃河、淮河與長江三大江河的衝擊,極大拉伸了江蘇的海岸線。

持續數百年的黃河奪淮入海,極大改變了江蘇的地理風貌,江蘇北部的海岸線加速淤積,如今的蘇北平原一帶,在宋元時期已經基本定型。

晚清至二十年代,江蘇沿海地區興起了大規模的圍墾運動,此前殘缺不全的江蘇沿岸,興修了大量的海岸堤壩,封锁海水倒灌,有些地方的海岸線再次擴大。

明朝萬曆十年,江蘇北部海岸線在連雲港西邊,如今的大豐一帶,而到了明末,已向東推進了至少六十裏,清朝中葉,比起明末又向東推動了至少二十五公里。

海州當地的縣誌記載:康熙四十年,雲臺山與海州大陸渡口漸淤塞,至五十年,忽成陸地。到了後來的乾隆年間,雲臺山一帶可以揚鞭策馬。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江蘇推進千年的海岸線才有所穩定,但有些地方的海岸線依舊在向黃海方向延伸,說白了,江蘇的面積如今還是在不斷增長的狀態。

除此之外,當年為了治理洪澤湖水患,安徽的泗洪與盱眙兩個地方被劃入江蘇,而作為補償的方案,江蘇的碭山與蕭縣被劃給了安徽,這也就造成如今江蘇西部有一塊深凹。

泗洪面積2731平方公里,盱眙2497平方公里,蕭縣1885.3平方公里,碭山1193平方公里,通過換地,江蘇的面積反而新增了兩千多平方公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