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大决戰之遼沈戰役》中展現了慘烈的塔山阻擊戰。在這場阻擊戰裏,東北野戰軍4縱、11縱和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4、6師共8個師的兵力,在塔山阻擊國軍東進兵團11個師約10萬人的進攻,激戰6天,使得國軍無功而返。
塔山阻擊戰有多慘烈?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在戰鬥最激烈時說了一句名言:“告訴程子華,我不要傷亡數位,我只要塔山,只要塔山!”
在遼沈戰役裏,東北野戰軍另外一場黑山阻擊戰的知名度也很高。
在這場阻擊戰裏,東北野戰軍10縱、1縱第3師、內蒙古騎兵第1師共5個師的兵力,在黑山、大虎山一帶阻擊廖耀湘第9兵團約5個軍的進攻,延緩了國軍向營口撤退的步伐,為攻打錦州主力部隊回頭圍殲第9兵團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遼沈戰役裏的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與淮海戰役裏的徐東阻擊戰,並稱為三大戰役裏的三大阻擊戰。
其實,在遼沈戰役裏,還有一場鮮為人知的阻擊戰,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了塔山阻擊戰和黑山阻擊戰。
這就是厲家窩棚阻擊戰。
一
在遼沈戰役第二階段,廖耀湘第9兵團成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圍殲的目標。廖耀湘嗅到了危險的訊號,打算逃之夭夭。
如果要逃跑,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撤退到營口,這條路被東北野戰軍8縱和獨立2師堵住;另一條路是撤回瀋陽,這條路能够行得通嗎?
東北野戰軍的回答是:此路不通。
為了將廖耀湘第9兵團逃回瀋陽的道路堵住,東北野戰軍出動了主力縱隊6縱。6縱有3個師,分別是第16、第17、第18師。其中,第17師被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調出來,參與攻克錦州之戰,6縱就剩下了2個師。
遼沈戰役爆發後,6縱沒有參加圍攻錦州之役,而是看守瀋陽。到了第二階段,6縱最初奉命南下趕往靠山屯地區,封锁廖耀湘第9兵團南逃。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當6縱抵達靠山屯地區,又接到命令,馬不停蹄地向大虎山方向前進。時間就是勝利!6縱為了搶奪時間,將衣物、糧袋全部扔掉,只帶著槍支彈藥輕裝上陣,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急行軍,終於在厲家窩棚堵住了廖耀湘第9兵團。
從10月24日黃昏到10月26日淩晨,6縱以一晝兩夜的時間強行軍250裏,創造了東北野戰軍成軍以來的最快行軍記錄。
二
堵住敵人的退路,僅僅是開始。對於6縱將士而言,他們即將迎來一場鐵與血的考驗。
在兵力對比上,廖耀湘第9兵團5個軍(包括兩個王牌軍)12個美械師精銳盡出,總數在10萬人左右;而6縱只有2個師,約3萬人。敵我兵力比為10:3,6縱明顯處於劣勢狀態。
在戰前準備上,廖耀湘第9兵團屬於奪路而逃的瘋狂進攻,6縱屬於千方百計要阻攔他們,這就非常考驗6縱的防禦工事。可是6縱經過長時間的急行軍抵達厲家窩棚後,敵人的先遣部隊新3軍就蜂擁而至,根本來不及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就被迫投入了戰鬥。他們草草搶修的防禦工事,被敵人炮火輕而易舉地破壞。
同時,6縱剛剛經過一晝兩夜強行軍250裏,在強行軍時許多戰士甚至跑到抽筋吐血,身心極度疲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戰鬥力。
在地形上,厲家窩棚地勢平坦,視野開闊,非常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不利於防禦作戰。6縱戰士只能依靠某些村莊房屋,艱難地進行阻擊。
《孫子兵法》中提出“圍師必闕”,古代軍隊圍城時,往往圍三缺一。意思是要給敵人留下逃生之路,避免敵人垂死掙扎,拼個你死我活。現在,廖耀湘第9兵團所有的逃生道路都被東北野戰軍封住了,自然想拼命在厲家窩棚撕開一條口子,逃出生天,這就給6縱帶來極大的壓力。
這場仗,怎麼打?
三
當然,在革命军的字典裏,從來沒有“害怕”兩個字。
在戰鬥中,6縱的戰士們面對猛烈的炮火和汹湧而來的敵人,毫不退縮,寸步不讓。他們殘存的房屋牆體和匆忙修築的臨時工事,像釘子一樣釘在陣地上,頑強地進行阻擊,擊退敵人一次次進攻。
仗打到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前線、後方的概念,陣地也沒有了縱深。6縱3萬多人都投入了戰鬥,就連6縱司令員、政委都拿起了武器,時刻準備沖上戰場。這時候,也沒有了輕傷、重傷的概念。只要還活著,就要抓起武器投入戰鬥,就要與敵人進行廝殺……
這是一場异常慘烈的戰鬥。6縱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第16師46團1營2連2排的戰士們,堅守陣地,打退了敵人十餘次衝鋒。到最後,2排戰士們全部犧牲。可是,敵人也被打破了,喪失了繼續進攻這個陣地的勇氣了。
廖耀湘第9兵團的許多部隊,都參加過抗日戰爭,與不少以作風頑強著稱的日軍王牌師團作戰過。但是,他們從沒有見到6縱這樣不要命的對手。當無數次進攻都被6縱死死地摁住後,廖耀湘第9兵團的心理防線逐漸垮了。
經過一晝夜的阻擊,到10月27日淩晨,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趕來了,對廖耀湘第9兵團發起最後的總攻。6縱見此,全線出擊,加入圍殲廖耀湘第9兵團的隊伍。到10月27日下午,廖耀湘第9兵團5個軍絕大部分被全殲。
戰後盤點,6縱雖然取得了厲家窩棚阻擊戰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一天一夜的戰鬥中。6縱傷亡了3183人,其中犧牲2100多人。在一般戰鬥中,我軍傷、亡比例一般為3:1,而此戰的傷、亡比例居然達到了1:2。有多個連隊在戰鬥中全部陣亡,有多名團級幹部犧牲。
7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槍炮聲和硝烟早已消逝。如今,在錦州市淩河區烈士陵園內,有一座巍然聳立的遼沈戰役烈士紀念塔,正坐落在厲家窩棚的舊址上,無聲地訴說著那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