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驚世之戰。金軍之敗,不足為怪。
恐蒙症,人心渙散。蒙金决裂後,金模仿漢人王朝,以長城以依託,防禦蒙古。
金充分發揮了基建狂魔的優良傳統,“用工七十五萬”,開始加固300公里界壕防線。
成吉思汗何等人?哪裡會受制於你這個防線呢?他一邊派三個兒子發起牽制性進攻,一邊選定烏沙堡,和金軍玩了起來。
牽制性進攻中,蒙古軍橫掃晋冀與內蒙古交界的各地區。既打擊了金軍在相關區域的戰爭潜力,也牽制了金軍大部。
來去如風的蒙軍,製造了强烈的恐怖情緒。與此同時,成吉思汗與金軍在烏沙堡玩了一陣(攻破、退去、再攻破、再退去,連續試探性進攻)後突然發力,發起猛攻。
這次猛攻,雷霆萬鈞,與1940年德軍在法國戰役中的表現一樣,金軍雖有防禦,卻來不及對迅猛的攻擊做出恰當反應,一時間,金軍的防禦體系完全失效。蒙古軍攻破了居庸關,一度殺到中都,因金軍“奮勇死戰”,又因“凜冬將至”,蒙古軍才退軍。
此次爆擊,對決戰的影響有:
1、破西京,金軍原本建立的防禦體系被打破!
2、完顏承濟為蒙古軍强大的機動力震撼,為了防止蒙古軍繞過金軍主力襲擊中都,收攏部隊,放弃了桓州、撫州等地。使得蒙古軍消除了決戰時的後路之憂。
3、失去了地方豪帥的支持。如果一定戰力的豪帥能配合金軍作戰,至少可以牽制蒙古軍軍力,支持決戰戰場。而許多豪帥本是支持金朝的。豪帥們曾與金軍商討聯合作戰。但金軍統帥只顧詢問後退小路,使得各豪帥失望透頂,紛紛投蒙古。
4、此戰後,金朝高層賞罰不公。表現拙劣的將領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置,依然領導了隨後的決戰。這些金軍指揮官有普遍的畏敵情緒,而金軍上下對他們也缺乏信心,一旦陷入苦戰,很可能失去信心!這極大影響了此後的決戰!
宋襄公式的將領因歷史原因,金朝防務一直重南輕北,精銳多在對南宋方向。囙此,初與蒙古軍交手時陷入被動也屬正常。
鑒於此,金軍下定决心,調撥大軍,“三十萬,號四十萬”,决意與蒙古軍一戰,或討伐蒙古,或穩定北線,决意與蒙古軍一戰。
當時,有人提出:蒙古軍正在攻略撫州等地,“馬牧於野,宜趁其不備掩擊之。”但金軍統帥拒絕,他决心以堂堂之陣與蒙古軍決戰。
這種人一般都有個優點,講禮貌。於是,派人去質問成吉思汗,你為啥來打我?
派去的人大約也是被雷到了,在履行完職責,把該說的話說完後,表示本人願意投奔蒙古!
作繭自縛的部署金軍部署野狐嶺時,將軍隊部署於各險要關隘。
歷史一再表明,分兵把守的消極防禦體系從來都是作繭自縛,金軍在長城防線如此,到了野狐嶺又是如此。
在主力會戰中,山地對進攻方有利-《戰爭論》
金人或許忘記了,當年他們在陝西與吳玠激戰時,無論是仙人關,還是和尚原,宋軍都以防線遲滯敵軍,以機動兵力把握時機,主動出擊的。可是,金軍坐擁絕對優勢兵力,卻分散部署於各關隘,彼此調度、支援困難極大,無異於作繭自縛。
拔都魯,我們是騎兵,沒有馬,也比步兵能打!也許,金軍這樣的部署,是認為,這種地形,可以限制蒙古騎兵的發揮吧。
以山地制約對手騎兵,是常見套路。果然,金軍主力戰力確實不一般,蒙古軍攻打竟日,毫無所得。
木華黎看出了問題,指出:金軍人多勢眾,不死戰,搞不定!上敢死隊!此地不利於騎兵,那就不騎馬,沒有馬,我們依然是敢死隊!
於是,他“率敢死士,策馬橫戈,大呼陷陣。”成吉思汗率領中軍繼進,大敗金兵。
狹路相逢勇者勝!金軍放弃兵力優勢,消極部署於各狹路,為蒙古勇者提供了理想舞臺!
一陣衝殺後,金軍中的陣勢潰散。由於指揮、調度不便,此時金軍雖多,但卻只能各自為戰,漢軍、契丹軍、女真軍,相繼潰散。
金軍的精兵良將大半盡於此役!
根本原因:金統治力量的沒落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是當年對女真人超强戰力的描述。可是,此時的女真軍隊,無論基層還是高層,早已不是當年模樣了。
先說基層。
女真軍隊的基礎,是猛安謀克制。猛安謀克統之,將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齊。猛安謀克,只有女真人才可以擔任。在無日不戰的年代裏,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承平日久,就會選材嚴重不足了。
而且,金章宗即位後規定:各執掌兵權的猛安謀克都必須要科舉進士!這種理想化的政策使兵將難以滿員,以致於後來要改25人為一謀克,100人為一猛安了。而一謀克25人中,除去旗鼓手各一人,火頭軍5人,其他的戰鬥人員不過18人!
再說高層。諸位可能對此戰中金軍眾將帥的貭素有了一定瞭解了。一些在此戰中這些拙劣的將領(如胡沙虎),此後雖然依然不敢對蒙古作戰,但他們內鬥卻依然神勇無比!大敵當前的金朝高層長期保持著劇烈的動盪!
金人的時刻,即將過去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