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九省通衢,孫中山的理想定都之處,但為何沒有王朝定都於此?

河北 76℃ 0
摘要: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武漢這座城市的名聲一直不溫不火。人們提起武漢,想到是武漢熱乾麵,或者是武漢大學的櫻花。而這次讓全世界的人都關注武漢卻是以這種管道。武漢又叫“江城”,是湖北省的省會,自有“九省通衢”之美稱。如果武漢的代名詞是繁榮和强大,卻不想,曾經的武漢是弱小且貧窮的,而且意想不到的是,武漢曾經是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孫中山的理想定都之處,只不過因為種種緣由最後沒有定都武漢。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武漢這座城市的名聲一直不溫不火。人們提起武漢,想到是武漢熱乾麵,或者是武漢大學的櫻花。而這次讓全世界的人都關注武漢卻是以這種管道。

武漢又叫“江城”,是湖北省的省會,自有“九省通衢”之美稱。武漢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地處江漢平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

如今的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覈心都市,不僅僅是作為了全國重要的工業和科教基地,而武漢優越的地理位置,讓他成為了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變成了中國必不可少的交通樞紐。

如果武漢的代名詞是繁榮和强大,卻不想,曾經的武漢是弱小且貧窮的,而且意想不到的是,武漢曾經是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孫中山的理想定都之處,只不過因為種種緣由最後沒有定都武漢。

古代悠久的歷史

根據考古發現和記載,人類五千年前就居住在這裡。武漢這個歷史悠久的都市的發展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城。

盤龍城位於黃陂縣,作為長江流域第一個發現的商朝的都市,武漢一定是有什麼特殊貢獻。而在東周時期,武漢被楚國統治很長一段時間。因而,楚國文化成為了今天武漢文化的基礎。

商朝時的盤龍城負責為商王轉運銅錫礦產,支撐商代輝煌的青銅鑄造,商朝的青銅器非常有名,其實以司母戊鼎為盛,它是中國現時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而這個時候的武漢和中原的富饒之地相比,尚且沒有成為首都的能力。

之後就是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年以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此時的武漢仍然是落後的。直到西漢時期,武漢開始建設第一座都市——夏口,之後又重修夏口。

再後來“高山流水”的成語故事發生了,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相遇故事就與武漢有關。身為外鄉人的俞伯牙擅彈琴,而武漢本地人鐘子期善欣賞,伯牙子期為知音,子期死後,伯牙再也不彈琴。從此“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千古流傳。

到了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佔領了北方一大片區域的魏國、佔領了長江以南和荊州地區的吳國和佔領了現在的四川、雲南、貴州和重慶的蜀國開始爭奪起了武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無數人才出生在三國時期,又隕落在那個精彩的時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西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山西永濟的鸛雀樓齊名,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被無數文人詠歎的黃鶴樓就此誕生。

無數文人詠歎黃鶴樓,而黃鶴樓因為崔顥的一首《黃鶴樓》而聞名。此種絕句就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武漢的名聲囙此也大增。此時武漢因為被爭奪,已經小有名氣了,但經濟、人口仍然沒有辦法和中原相比,不能作為首都發展。

再到隋唐時期,朝代開始重視南方的發展了,南方本就資源豐富,經濟飛速發展,這時候武漢抓住機會,是自己的地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唐朝初期,東突厥南下,唐朝對比了繁榮富饒的荊州和襄陽,最終決定遷都襄陽,就這讓武漢又錯失稱為首都的機會。

南宋時,抗金名將嶽飛駐守武昌8年之久,嶽飛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抵禦金兵的侵犯,守衛,搖搖欲墜的王朝。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個昭示著武漢强大富饒的事件出現了,那就是武漢第一次成為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區域,這個事件也統治者心中對武漢的地位有了重新認識。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武漢的漢口與河南開封朱仙鎮、江西景德鎮、佛山鎮並稱為天下“四大名鎮”,那時的漢口被美稱為是“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的美譽就是因為這個才被給予武漢。“十裏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頗能反應出這種繁榮盛狀。

武漢真的變强大了起來,卻仍是沒有稱為首都。

原來是從元朝開始,中國首都在經濟繁榮土地富饒的前提下還變成了農耕+遊牧的二元制帝國,首都一般都被選擇在了農耕—遊牧的過渡地帶,比如北京。

就這也陰差陽錯,武漢一直沒有辦法稱為統治者心中的首都。

近代歷史

1858年,中國近代屈辱史開始了。尚未倒臺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在諸多無禮且不平等的條約中,英國要增辟11個通商口岸,來利於外來物品的流通,其中就包括武漢的漢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改變中國的辛亥革命開始了,就此也成立中華民國,這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而那時的武漢成為了革命中心。

而早在1897年,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自己的“一都四京”的方案。令人驚喜的是,其中的“都”就是武漢,四京指的分別是現在的重慶、廣州、南京、北平。這也表明了當時的孫中山先生有將武漢當作首都的想法。

辛亥革命的首次起義成功以後,孫中山先生驚歎道,武漢這裡一方呼應,四面八方支援,這也道出了武漢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孫中山先生同時也在《建國方略》裏認為武漢可以媲美倫敦和紐約,這短短的幾句話,都表明了孫中山先生對於武漢的喜愛。

在1926年至1927年間,也就是北伐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因為“容共”和“清黨”兩種意見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導致了內部分裂。中國國民黨組成國民政府北伐勝利後大致同意了全國,遷都南京。

而其實在遷都南京之前,武漢臨時政府就曾經存在了。國民政府已經在武漢開始辦公,然後好景不長,由於國民黨內部意見不合導致的分裂,導致出現了“寧漢分流”的局面。

再後來,國民黨內部衝突調節,統一遷都南京。而汪精衛發佈《中國國民黨特別委員會宣言》,通告宣佈遷都南京,史稱“寧漢合流”。國民黨內部衝突解决,南京被稱為首都得到了各方面的公認。

所以說,武漢又一次與首都失之交臂,它曾經作為孫中山先生心目中的首都,但是沒有得到公認。

地理因素

武漢在經濟交通上來說,地理位置優越,而這優越的地理位置卻是軍事方面很大的一個麻煩,無險可守,後方不足。

武漢地處兩條水流量極大的河流交匯處,在古代,武漢每年都會有很大的面積被洪水淹沒,在沒有能力建造大橋的情况下,况且古代的防洪措施也沒有現在發達,武漢還是非常容易被淹沒。武漢不是作為首都的最佳的選擇。

對任何有關割據武漢的政權來說,九省通衢的優勢就會完全變成劣勢。武漢四周平坦,江漢平原就像一個巨大的漏洞,不能保護政權。防線一旦崩塌,武漢整個就將淪為他人的領地。這也就是武漢不能作為首都的原因。

小結:

武漢是中國的江城,形成了“兩江匯流,三鎮鼎立,四岸迥異”的風格。這座人傑地靈的都市,最終印證了孫中山先生的話,“和紐約、倫敦之大”擁有一千萬人口的武漢,在中國的地圖上,坐落在國之中心,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作為長江、漢水交匯之處的一顆璀璨明珠,武漢一直明亮著。

這次的新冠狀病毒疫情並沒有打敗武漢,反而使武漢變得更加的堅強。鐘南山院士說:“武漢本來就是這座英雄的都市。”

1998年的洪水肆虐,武漢同胞們抗洪搶險,眾志成城;2008年雪灾降,武漢的同胞們戮力同心,守望相助;2020年疫情蔓延,武漢的同胞們堅強勇敢,共同抗疫。

待到櫻花燦爛時,我們或許可以去武漢吃一碗熱乾麵。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