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上旬,有航拍愛好者在長江湖北宜昌段拍下了這樣一幕:在長江的淺灘邊上,成群的大魚正結伴而行,密密麻麻的大魚如同馳騰在草原上的野馬一般。
從航拍的畫面上來看,這些魚就像小蝌蚪一般大小,但當你靠近之後便會發現,這些魚的個頭體型主要集中在1~2斤左右,並且主要以草魚、鯉魚、武昌魚等為主。
有當地的網友則表示自己只在小時候見過這樣的畫面,那時候長江裡面的魚也是非常地多,不過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長江裡面的魚卻是越來越少了,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這樣的畫面了。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中哺育著424種魚類,光特有魚類就有183種,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樣性豐富河流之一,不過長年累月的濫捕濫撈,也使得偌大的長江流域出現了“無魚可捕”的尷尬局面。
其中被稱為“水中大熊猫”的白鰭豚,於2007年被宣佈功能性滅絕,意味著這個物種已喪失自我繁衍後代的能力,本世紀初,長江鱘自然繁殖活動停止,野生種群基本絕跡…….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長江流域瀕危魚類物種達到92種,瀕危物種接近300種!實施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迫在眉睫。
為了能保護長江的漁業資源,自2003年開始,長江流域便開始實行每年3~4個月的禁漁期,但到了每年的7月1日開捕之後,魚類當年的繁殖成果卻很快被捕撈殆盡,種群的繁衍生息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如此禁捕的效果微乎其微。
直到2020年1月,國家農業農村部發佈了一個關於禁止捕撈天然漁業資源的計畫公告——《長江江十年禁漁計劃》,在該計畫實施2年之後,長江流域中的魚類資源明顯地豐富了起來,不少地區都開始有成群的大魚出現,多數魚類都能在10年內實現2~3代的繁殖,那麼在長江禁漁10年之後,長江中會有多少魚呢?
一、鯽魚
鯽魚屬典型的雜食性底層魚種,也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淡水魚之一,主要分佈在除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當地各大水系環境中。鯽魚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於養殖,也是我國重要的養殖型魚類。
據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記載,目前國內鯽魚的品種有鯽、黑鯽和銀鯽,地方性的品種則有江西的彭澤鯽、雲南的滇池高背鯽、湖南的紅鯽、貴州的普安鯽、廣東的縮骨鯽和河南的淇河鯽。由於國內水系的互通性,囙此在長江流域中的鯽魚品種和種類,也是極為地豐富。
鯽魚1~2冬齡便可性成熟開始產卵,它們的產卵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7月,個別地區受氣候環境和品種的影響,產卵的時節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例如野生鯽魚一般集中在3~5月產卵,淇河鯽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高背鯽在每年的3~4月產卵,彭澤鯽一般在每年的4~7月產卵。
通常情况下,達到性成熟的鯽魚一年可產2次魚卵,但淇河鯽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高背鯽一年只產卵1次,人工培育的工程鯽屬於3倍體魚類,不能產卵繁殖後代。
同時不同冬齡的鯽魚,單次產卵的數量也會有所不同,例如1冬齡雌魚懷卵量約1~2.8萬粒,2冬齡雌魚懷卵量約2~5.9萬粒,3冬齡雌魚懷卵量約2.6~6.8萬粒,5冬齡雌魚懷卵量可達11萬粒以上,但鯽魚卵的孵化率只有5~10%。
在長江禁漁的10年裏,鯽魚最多可實現每年都產卵繁殖的小目標,並且產卵的能力一年比一年强,加入繁衍計畫的鯽魚也是越來越多,這將對恢復長江流域生態提供强大的助力。
二、鯉魚
鯉魚俗稱鯉拐子、毛子等,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是一種分佈極為廣泛的淡水魚種。
在國內,由於人為地過度捕撈和垂釣,囙此在自然水域中很難發現體型超過15公斤的鯉魚,好在鯉魚的繁殖能力極强,一條性成熟的鯉魚,單次的產卵量一般在10~80萬粒,但具體產卵量由個體和年齡等决定,年齡和個體越大的鯉魚,單次產卵的數量也就更大。
鯉魚從幼苗到性成熟只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由此可推論出在長江十年禁漁的期間,一尾鯉魚幼苗最多可產卵7次左右,粗略可產卵上百萬枚。
同時鯉魚的壽命可高達40年,現時被釣獲最大的鯉魚,其體重已超過200斤。而這條鯉魚由來自英國的捕魚者蒂姆-韋布(Tim Webb)在泰國抓釣獲,重達222磅(約合201.3斤),比之前的紀錄多了70多磅,打破了世界紀錄。
三、草魚
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種,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格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
最適草魚生存的溫度是20~32℃,攝食臨界溫度5~35℃,自然條件下草魚有洄游的習性,性成熟個體在江河、水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後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攝食育肥,冬季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區越冬。
草魚一般3~4齡便可性成熟,通常需要4齡,每年的4~7月份是草魚的主要繁殖期,性成熟的草魚單次都產卵30~138萬枚,如此高產的草魚,勢必能在長江十年禁漁的期間內恢復壯大種群的數量。
在眾多常見的淡水魚中,成年的草魚絕對算得上是“巨物”,這是因為草魚有著近50年的壽命,最大體重可達80斤左右,體長可達1米以上,但草魚前期生長速度快中後期較慢,囙此人工養殖的草魚往往還是個“孩子”,就已經被端上了大家的餐桌。
四、青魚
青魚是鯉科、青魚屬魚類,是一種常見的大型淡水魚種,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青魚性格沒有草魚活躍,但力氣比草魚大得多。青魚屬肉食性魚類,青魚以水底層的軟體動物為主要食物來源,尤其喜食螺螄肉,所以青魚又被人們叫做螺螄青,青魚也吃蜆、蚌、蝦、蜻蜓、幼蟲、水蟲等。
青魚的生長速度較快,4冬齡可以長到二三公斤,6~7冬齡發育成熟,成魚個體一般較大,最大個體可達70千克,但10~30千克的比較常見,每年六月繁殖時雌魚、雄魚互相追逐、拍水擊浪,平靜的水面湧起魚波,產卵於僻靜的流水中,在流水的衝動下,卵呈半浮狀態。
青魚的性成熟年齡為:雌魚5~7齡,雄魚4~5齡,產卵類型:性成熟個體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次產卵。青魚懷卵量隨體重增加明顯增大,一般15~20千克的青魚,其懷卵量約為60~100萬粒。
青魚有著如此快速地生長速度,同時又有著如此强大的繁衍能力,在長江禁漁的這十個年頭裏,整個種群的數量勢必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同時在十年之後,大體型的青魚數量也不會在少數。
五、鰱鱅
鰱鱅其實是對鰱魚和鱅魚這兩種魚的總稱,這是因為鰱魚和鱅魚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都極為的相似。鰱鱅魚是一種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它們主要在水體的中上層水域活動覓食,通過鰓耙濾食藻類、浮游動物和有機碎屑等,能對水質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
鰱鱅魚有著較快的生長速度,當食物充足、氣溫適宜時,1年齡的鰱鱅體重可達2斤左右,2年齡可達4~6斤,最大可達60~80斤左右。
鰱鱅一般在2~3年齡後便可達性成熟,同時其體重還需要達到3公斤以上,5公斤以上的雌魚可懷卵約4~5萬粒/千克體重,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份產卵繁衍。
鰱鱅必須要在有流水的環境下才能順利產卵,這也是一些封閉式的自然水域中,鰱鱅無法自我繁衍的原因所在。但長江流域的水體恰好是處於流動的狀態,這也為鰱鱅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溫床。
相信不少人都曾聽說過“魚大不能稱”這樣一個說法,其大意其實是指魚太大不太方便稱重,在小編小的時候,村裡人就曾在當地的一個水庫中捕獲了一條大鰱魚,由於魚實在是太大了,只好拆了一扇門來當作菜板,您說這樣一條鰱魚能多重?
看到這裡,可能就有網友會問了,既然上面的這些魚都有著極强的繁殖能力,那為什麼如今的長江還會出現“無魚可捕”的情况呢?
當漁網的網眼越來越小,下網的人越來越多時,再多的魚也禁不起這樣的過度捕撈呀!
相信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持續開展,十年後的長江將再次成為魚類的“天堂”,在沒有人為過度捕撈的前提下,長江中的魚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十年後的長江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