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江苏 121℃ 0
摘要:武進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坐擁太湖、滆湖(西太湖)蘇南兩大淡水湖,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武進榮獲全國城市市轄區高品質發展百强第四名,位列全國工業百强區第九、全省第二。武進歷史文化悠久。武進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淹城遺址是我國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先後誕生了19比特帝王、9名狀元和1546名進士,為全國縣區之最。武進民營經濟發達。在全國縣區中率先開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並獲批省級試點。

武進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坐擁太湖、滆湖(西太湖)蘇南兩大淡水湖,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武進榮獲全國城市市轄區高品質發展百强第四名,位列全國工業百强區第九、全省第二。

武進歷史文化悠久。武進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淹城遺址是我國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先後誕生了19比特帝王、9名狀元和1546名進士,為全國縣區之最。

武進民營經濟發達。武進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全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2100家、高新技術企業978家、行業“隱形冠軍”超過100家、上市企業40家。國家工業强基工程項目累計達12個,占全省近1/5。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1件,位列全省縣(市、區)前列。在全國縣區中率先開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並獲批省級試點。

歷史沿革

今武進縣於周靈王二十五年吳餘祭元年(西元前547年)吳王封與季劄,稱延陵邑(采邑)。周元王四年(西元前473年)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西元前333年)楚滅越,屬楚。

秦王政(始皇帝)二十五年(西元前222年)置延陵縣,屬會稽郡。

漢初改為毗陵縣,屬會稽郡。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屬荊國。十一年荊廢,十二年屬吳國。景帝四年(西元前153年)撤吳國,仍屬會稽郡。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毗陵改稱毗壇。東漢建武元年(25年),複稱毗陵。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分錢塘江以西地區置吳郡,毗陵屬吳郡。

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分無錫以西地區辟作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毗陵、武進(今丹徒)、雲陽(今丹陽)三縣屬毗陵典農校尉。

晋太康二年(281年)撤毗陵典農校尉,分吳郡置毗陵郡,武進複稱為丹徒,並分曲阿(今丹陽)、丹徒兩縣東部地區(今本縣西北地方)置武進縣,與毗陵縣同屬毗陵郡。永嘉五年(311年)毗陵郡、毗陵縣均改為晋陵。大興年間(318~321年),淮陰令蕭整率家族及部屬南來避亂,在今萬綏附近定居,後僑置蘭陵縣,屬南蘭陵郡。

南朝宋大明末年(464年)武進縣改屬南東海郡。齊建元元年(479年)武進縣、蘭陵縣(一度屬南琅琊郡)屬南東海郡。梁天監元年(502年)南東海郡改為蘭陵郡、武進縣改為蘭陵縣,屬蘭陵郡,晋陵縣屬晋陵郡。陳永定二年(558年)晋陵縣屬晋陵郡,蘭陵縣屬東海郡(原蘭陵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蘭陵縣併入曲阿縣,廢晋陵郡,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常熟縣劃入蘇州,移常州治於晋陵。晋陵縣屬常州。大業初,常州複名毗陵郡。晋陵縣屬毗陵郡。大業十四年義寧二年(618年),吳興太守沈法興據江南十餘郡,自稱梁王,號延康,定都毗陵。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子通取晋陵,旋吳王杜伏威得毗陵地,歸唐。三年又改毗陵郡為常州。並以故蘭陵地複置武進縣,與晋陵縣同屬常州。六年,常州陷於輔公祏。七年公祏平,仍置常州。貞觀八年(634年)武進縣併入晋陵縣。垂拱二年(686年)析晋陵縣西又置武進縣,屬常州。開元四年(716年)晋陵昇為望縣。天寶元年(742年)常州改為晋陵郡,武進、晋陵兩縣屬之。至德二年(757年)複稱常州。大曆十二年(777年)武進昇為望縣。會昌四年(844年)常州昇為望。天複二年(902年)楊行密據江南建吳國,常州屬吳。武進、晋陵隨州屬吳。

五代,吳天祚三年(937年),李昇滅吳,建南唐,常州屬南唐。武進、晋陵同隨常州屬南唐。

宋開寶八年(975年),南唐亡。宋承唐制,晋陵、武進兩縣屬常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常州昇為路,武進、晋陵屬常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朱元璋克常州,丁亥日改常州路為長春府,己醜複稱常州府,改武進為永定,晋陵為京臨,不久京臨並入永定,屬常州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永定複名武進。

明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因避光宗朱常洛諱,常州府改稱嘗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嘗州府複為常州府。雍正四年(1726年)武進縣分東部置陽湖縣,同屬常州府。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十年四月(1860年5月)太平軍克常州,改常州府為常州郡,武進、陽湖等縣屬之。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軍敗,複為常州府,領屬仍舊。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11月9日常州府廢,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屬江蘇省蘇常道。

民國16年(1927年),蘇常道廢,武進縣屬江蘇省。22年3月,省以下設行政區,武進屬武進行政區(第二區),同年12月,改屬第七行政區(又稱無錫區)。25年廢行政區,武進縣直屬江蘇省。26年11月,日軍佔領武進,民國政府仍設武進縣,屬江南行署第二區,直至抗日勝利。

民國29年(1940年)後,武進成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遊擊區,建立抗日民主政府,鄉區分屬四縣。30年起,縣境西南部(今湟裏、蔔弋區)與丹陽、金壇縣部分地區次第建立金溧武宜丹縣、長滆縣和金壇縣。各縣先後屬蘇南行政區(籌)、蘇南第六行政區、蘇南行政區、蘇南第二行政分區;東北部(今鄭陸區和橫林區的鐵路以北地區)與江陰西部、無錫縣西北部建立澄西縣;西部(今奔牛、新橋區)建武進縣,與澄西縣先後同屬鎮澄行政區、蘇南第四行政區、蘇中第五行政區;南部(今湖塘、前黃區和橫林區鐵路以南地區)與無錫縣西部建立武南縣[初稱武進(南)縣],1945年3月武南縣與宜興縣合併,稱武宜縣,7月又分為兩縣,先後屬蘇南第六行政區、蘇南第二專區、蘇南第二行政分區。抗日勝利後,四縣即告終止。

民國34年(1945年)10月,武進縣仍屬江蘇省第二行政區。38年4月23日武進縣解放,縣城區劃出建立常州市,市縣分治。武進縣屬蘇南行政區常州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武進縣仍屬常州專區。1952年武進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6年2月屬江蘇省蘇州專區。1958年6月武進縣劃歸鎮江專區,8月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治所遷常州。武進縣屬常州專區。1959年8月常州專區改為鎮江專區,武進仍屬之。1961年3月武進縣改屬鎮江專區常州市,1962年10月複屬鎮江專區,1970年鎮江專區改為鎮江地區,武進縣隸之。1983年3月1日武進縣屬江蘇省常州市。1993年7月18日,武進縣政府駐地由常州市區遷至湖塘鎮。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準予武進撤縣設市。2002年4月,武進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第一、宋至清

武進縣行政區劃的歷史情况,最早見載於宋鹹淳《毗陵志》。晋陵分鄉20。武進舊管36鄉,後並為16鄉(含城區雙桂坊附近一鄉)。兩縣共36鄉。鄉以下設保。城區置坊,兩縣23坊。元朝,農村鄉以下為社,城區初沿舊制,後撤鄉改隸錄事司,下轄坊。兩縣共32坊。明,鄉承宋制,鄉以下設裏甲;城改坊為厢,共10厢,計城內7厢,城外3厢。清,鄉制未變。雍正四年分為兩縣後,武進轄鄉17,陽湖轄鄉18。鄉以下裏甲改為都圖,武進有都40,圖205,陽湖有都42,圖246。另設保甲(治安組織)。城區設10厢,武進領6厢,其中城內4厢,城外2厢;陽湖領4厢,其中城內3厢,城外1厢。宣統二年(1910年),成立武陽城厢地方自治區,下分18坊厢。三年六月,改為16區。

第二、民國

民國初,行政區劃基本沿襲清制。鄉區將通江鄉改為市,餘34鄉未變。每鄉分上下角。城區將城厢改為武進市,下仍轄16個區,民國2年(1913年)5月,並為東、南、西、北、中5區。民國16年鄉以下廢都圖,試行村(街)、間、鄰制,17年已在大部分鄉實行。

民國16年以前,縣、鄉、圖曾有飛地。武進縣在丹陽縣東北部有一塊飛地;鄉、圖在本縣或本鄉也有飛地。全縣昇西、升東、延政、惠化、通江、孝東、依西、新塘等8鄉有飛地13塊。飛地的行政管理和錢漕均屬本鄉。

民國18年8月後,實行新的縣組織法,縣以下分區,區以下改村、街為鄉、鎮,鄉鎮以下仍設閶、鄰。至11月公佈,全縣分10個區,363個鄉,83個鎮,5134閶,26237個鄰。

民國21年10月,10個區改為19個區,區以下的鄉鎮、閶、鄰數亦隨之新增。

民國23年10月,19個區並為10個區。區以下鄉鎮也合併成185個,其中鄉120,鎮65,鄉、鎮以下廢間鄰,建保甲。全縣建保2004,甲21058。

民國29年起,抗日民主政權建立4個縣,縣以下的區作了變動,鄉鎮保甲仍舊。各縣在今武進縣境設區情况如下:

武南縣:民國30年6月到民國31年9月,下設一、二、三區,分別以民國26年原八、七、六區為範圍,一區又稱小漕區,二區稱南周區,三區稱毛橋區。31年10月,改設丁舍、張橋、禮嘉、南宅4個區。32年7月增淹城、洛陽2區及錫西辦事處。33年9月到34年2月,一度將蠡河區劃入,成立辦事處。33年撤銷張橋區,轄地劃歸禮嘉、淹城2區,錫西辦事處劃入洛陽區。34年8月,恢復錫西辦事處。

金溧武宜丹縣,民國30年設東安、蠡河、成章區。其範圍是民國26年時武進縣的第二、九區。31年設蠡河、張堰區。32年設九、蠡河、張堰區。34年改為二、九區。

澄西縣,將民國26年時的五區劃分為四、五、六區。

武進(北)縣,將武進縣民國26年時的三、四區改設一至六區,民國32年後並為一、二、三區。

民國35年,抗日勝利後的國民政府,仍設10區,計189鄉鎮,1873保,19363甲。

民國36年10月後,區、鄉鎮作了擴並調整,撤10個區,建4個區署,轄74鄉、鎮,其中鎮27,鄉47。

民國37年11月,又調整為72鄉鎮,其中鎮25,鄉47。即直轄鎮孝豐鎮與永寧鎮合併為永豐鎮,尚德鄉南部與青蓮鎮合併為青山鎮,尚德鄉北部改為龍塘鄉。夏溪區的直瀆、新鶴、陳渡3鄉改為直轄鄉,陳渡改為懷德鄉。前黃區的南宅鎮併入漕橋鎮,馬山鄉改為直轄鄉。共直轄鎮8,直轄鄉8。夏溪區有鎮2,鄉10。安家區有鎮8,鄉8。戚墅堰區有鎮5,鄉9。前黃區有鎮2,鄉12。同時,鄉以下設聯保958個,甲13895個,直到解放(注:保甲數根據《武進縣政府三十七年十二月至三十八年二月份工作報告》。另說保957,甲14141)。日偽、汪偽的行政區劃

附:日偽、汪偽政權武進縣行政區劃:

日偽初期,恢復民國18年時武進縣區劃,廢區,設立市鄉,廢保甲,恢復都圖。未能完全實施。汪偽政權時期,承襲民國26年時區劃,全縣設10個區。1941年改為11個區,188個鄉鎮,迄日本投降。第一區駐橫山橋鎮,轄鄉鎮26,二區駐武進市,轄鄉鎮18,三區駐小新橋鎮,轄鄉鎮23,四區駐小河鎮,轄鄉鎮14,五區駐羅墅灣鎮,轄鄉鎮16,六區駐蔔弋橋鎮,轄鄉鎮18,七區駐鳴凰鎮,轄鄉鎮23,八區駐洛陽鎮,轄鄉鎮22,九區駐湟裡鎮,轄鄉鎮11,十區駐古竹,轄鄉4,十一區駐酒橋鎮,轄鄉鎮13。

第三、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5月初,武進地區解放,全縣劃分為10個區,1個縣屬鎮,166個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縣調整為15個區,188個鄉、鎮,鄉以下設行政村和村民小組兩級。區均以區政府駐地為名。

1950年5月,運村區改稱前黃區,馬山區改稱雪堰區,原運村區的南宅、黃墊鄉和漕橋鎮劃歸雪堰區,鳴凰區的勝東、坊前鄉劃歸前黃區。8月17日分鳴凰鄉西境建洋橋鄉。是年建場圃。

1952年9月20日,戚墅堰區分出12個鄉建劍湖區。年底全縣共建有場圃12。

1953年以後,鄉以下行政村逐步被選區取代。

1954年4月,奔牛、湟裏改為縣屬鎮。

1955年1月31日,按省規定,全縣26個區屬鎮除橋、湖塘橋、橫林、焦溪、鄭陸5鎮外,餘改為鄉。

1956年3月,為適應“農業合作化”的新形勢,15個區並為8個區,181個鄉、鎮並為90個鄉,4個縣屬鎮,7個場圃緊縮為4個。

1957年10月,8個區並為6個區,42個鄉,5個縣屬鎮,70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其中高級社653個,初級社54個。

1958年1至3月,全縣區公所先後撤銷,劃分前黃、鳴凰、橫林、鄭陸、新橋、奔牛、夏溪7片。又將縣屬青龍、新閘鎮改為鄉。8月阪上鄉併入馬杭鄉,戴溪鄉併入禮嘉鄉,鄒摳鄉併入蔔弋鄉。15日,常州市太平、長田、茶山、丁堰4鄉劃入。10月太平鄉併入青龍鄉,茶山鄉、新建鄉與湖塘鎮合併為湖塘鄉,南夏墅併入鳴凰鄉,龍虎塘鄉併入新橋鄉,旌東鄉併入湟裏鄉。全縣共成立40個人民公社(鄉),1個縣屬奔牛鎮,6個場圃。

1959年3月原屬常州市的丁堰、長田、茶山、太平4鄉地域仍劃歸常州市。

1959年9月增鄒摳、廟橋公社。1960年6月增龍虎塘公社,8月增南夏墅、戴溪公社。至此全縣共有41個鄉(公社),7個場圃,571個生產大隊,6525個生產隊。

1961年5月22日,中共武進縣委為加強領導,有利工作,將全縣劃分為酒橋、前黃、湖塘、橫林、鄭陸、新橋、奔牛、湟裏8個工作區,設黨的工作委員會,既管黨也管政。

1961年5月又增設運村、南宅、政平、坊前、盧家巷、孝都、百丈、泰村、村前、成章、萬綏、個公社。全具共54個公社(鄉)。

1961年8月19日,增設厚餘區和阪上、禮河、新安、三河口、劍湖、林南公社。厚餘區轄厚餘、泰村、夏溪、嘉澤(原夏莊)、禮河、蔔弋公社。全縣共計9個區,60個公社,9個場圃。

1963年6月21日,奔牛、湖塘改為縣屬鎮。

1964年,奔牛區的鄒摳公社劃歸厚餘區。10月,常州市郊的新鶴、西林、海塘、采菱、雕莊、三裏、青龍、北塘、陳渡9個公社及其它部分地區劃入武進縣,改建為三井、北港、西林、雕莊、青龍、北塘6公社,設立城郊區。11月橫林改為縣屬鎮。

1965年1月18日,撤銷北塘公社,建立潞城公社。8月4日,撤銷城郊區,建立北塘區厚餘區改名ト弋區。

1966年4月18日,撤銷北塘、前黃區。全縣共有8個區工委,69個公社(鎮)。

1973年雕莊公社劃歸常州市。

1979年底,全縣共64個公社,3個縣屬鎮,18個場圃。868個生產大隊,10904個生產隊。

1983年恢復區、鄉、鎮制。鄉以下設村(自治組織),村以下設村民小組。西夏墅鄉分出8個村,另建浦河鄉。全縣共建8個區,3個鎮,65個鄉,20個場圃,860個村,10055個村民小組。

1985年3月11日,奔牛、湖塘、橫林3鄉分別併入奔牛、湖塘和橫林3縣屬鎮,全縣共8區,3鎮,62鄉,20場圃,860村,10125村民小組。

1986年,武進縣區劃為3個鎮、62個鄉,仍沿襲1961年設定的前黃、湖塘、橫林、鄭陸、新橋、奔牛、蔔弋、湟裏8個區公所。

1987年2月20日,洛陽、鳴凰、橫山橋、馬杭、湟裏、芙蓉6個鄉撤鄉建鎮。

1988年7月8日,牛塘、焦溪、魏村、小河、鄒區5個鄉撤鄉建鎮。

1989年11月10日,前黃、孟城、漕橋、遙觀撤鄉建鎮。

1991年12月30日,鄭陸、小新橋、蔔弋、盧家巷、雪堰、禮河、龍虎塘撤鄉建鎮,其中小新橋鄉撤鄉後改為新橋鎮。

1992年12月23日,禮嘉、潘家、寨橋、圩塘、西夏墅、夏溪、東安7個鄉撤鄉建鎮。

1993年11月20日,廟橋、阪上、東青、薛家、湯莊橋、羅溪6個鄉撤鄉建鎮。

1994年5月25日,經省民政廳準予,撤銷前黃等8個區公所。

1994年末,武進縣下轄60個鄉鎮802個村民委員會。

1995年5月,新安鄉撤鄉建鎮,孟城鎮更名為孟河鎮。

1996年3月27日,安家鄉撤鄉建鎮。1

996年3月,百丈、戴溪、厚餘撤鄉建鎮。同年3月,經省政府準予建立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省政府於7月授牌。

1997年7月,經省政府準予建立江蘇省武進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農發區)。

1999年3月,劍湖撤鄉建鎮。當年下半年,按照“合理規劃、擴大規模、因地制宜、成建制合併、有利於發展”的原則鄉鎮區劃進行調整,全市原有的56個鄉鎮合併調整為30個鎮。

1999年11月24日,武進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新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為:湖塘鎮(原湖塘鎮、馬杭鎮、鳴凰鎮合併)、前黃鎮(原前黃鎮、政平鄉合併)、寨橋鎮(原寨橋鎮、坊前鄉合併)、漕橋鎮(原漕橋鎮、運村鄉合併)、潘家鎮(原潘家鎮、南宅鄉合併)、禮嘉鎮(原禮嘉鎮、阪上鎮合併)、洛陽鎮(原洛陽鎮、戴溪鎮合併)、遙觀鎮(原遙觀鎮、劍湖鎮合併)、橫林鎮(原橫林鎮、崔橋鄉合併)、橫山橋鎮(原橫山橋鎮、新安鎮合併)、焦溪鎮(原焦溪鎮、三河口鎮合併)、鄭陸鎮(原鄭陸鎮、東青鎮合併)、牛塘鎮(原牛塘鎮、盧家巷鎮合併)、南夏墅鎮(原南夏墅鄉、廟橋鎮合併)、魏村鎮(原魏村鎮、孝都鄉合併)、孟河鎮(原孟河鎮、萬綏鄉合併)、西夏墅鎮(原西夏墅鎮、浦河鄉合併)、薛家鎮(原薛家鎮、呂墅鄉合併)、奔牛鎮(原奔牛鎮、九裡鄉合併)、羅溪鎮(原羅溪鎮、湯莊橋鎮合併)、鄒區鎮(原鄒區鎮、禮河鎮合併)、蔔弋鎮(原蔔弋鎮、泰村鄉合併)、夏溪鎮(原夏溪鎮、厚餘鎮合併)、嘉澤鎮(原嘉澤鄉、成章鄉合併)、湟裡鎮(原湟裡鎮、村前鄉合併)、芙蓉鎮、雪堰鎮、小河鎮、東安鎮、安家鎮。

2002年4月,武進撤市設區。同時,魏村、安家、薛家、小河、西夏墅、孟河、羅溪7個鎮劃歸常州市新北區。2002年末,武進有鎮23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1個,村民委員會407個,居民委員會65個。2006年,農發區更名為江蘇省武進經濟開發區(經發區)。

2007年3月24日,武進區將23個鎮調整為14個鎮、1個街道。

2007年末,全區設14個鎮,1個街道,2個省級開發區,有403個村民委員會,70個社區居委會。

截至2018年,武進區下轄11個鎮、5個街道:湖塘鎮、雪堰鎮、禮嘉鎮、前黃鎮、牛塘鎮、洛陽鎮、湟裡鎮、嘉澤鎮、橫林鎮、遙觀鎮、橫山橋鎮、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西湖街道、南夏墅街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