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度八卦
提前去看了陳思誠監製、肖央主演的《誤殺2》,這應該是挺多人期待的電影。該系列上一部的票房有12億,這部票房預估也有10個億。
上次是翻拍自印度電影。
這次又是部翻拍片子,原片是美國20年前的現實主義電影《迫在眉睫》。
(《誤殺2》我不推薦觀影。以下會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翻拍的質量如何?從一個小細節便可折射出。故事發生在醫院,原片中有對配角情侶去看傷,是常態化的男方家暴女方,在《誤殺2》中改成了女方家暴了男方。現實的批判力度銳減,變成了莫名其妙地搞笑。
嚴格來說,原片的故事很普通,情節設計算不上精思巧妙。不過其出色也出色在其普通上,因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看完會有强烈的代入感,一種泰山壓頂的無力感。
故事設定在經濟增速變緩、普通人的生活變得艱難的大背景下,一對普通的美國打工人夫婦,他們家的孩子在一次運動賽中,突然暈倒送進醫院,被發現患有心臟病,需要做心臟移植手術,手術需要的醫療費用高達幾十萬美元,而此時還在為房租和車貸發愁的他們,家裡存款所剩無幾。
男主以為公司的保險能够助他們順利過關。可公司卻告訴他,男主的職工保險已經悄悄更換了更便宜的保險公司,說因為他職級有限,現在最多只能拿到2萬美元的保險金,孩子的大病並不在新保險範圍之內。
這對夫妻他們賣掉了家裡的汽車,還有電視機、戒指等各種值錢的東西,又向身邊的各種親戚朋友借了錢,只是為了救孩子一命。可惜,雖然底層的人們彼此相依,會互相幫助接濟,但是窮人的身邊皆是窮人,他們凑到的錢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被逼急了的男主,看著自己的孩子隨時可能丟掉性命,只得去拿著槍走極端,去逼迫醫院,把孩子名字錄入心臟待移植的排序名單中。
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展開在一家醫院的急救中心。男主一家、政府官員、醫院醫生、媒體、病患、警詧、圍觀的羣衆等等,絕大數的故事情節都圍繞在這家急救中心處,集中展示普通人大病困境、美國醫保制度漏洞,也點到家暴、美國槍支氾濫等各種社會問題。
比如他在醫院得知,他兒子本應該在體檢的時候,就能發現身患重病的情况。結果保險公司早就買通了醫院,為了控制成本增大利潤,男主的兒子壓根就沒有接受真正的體檢,只是走過場而已,直到突然暈厥才發現早已患上重病,需要移植心臟。
在陳思誠監製的電影《誤殺2》中,絕大多數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都被稀釋、模糊化處理掉。把美國的故事,地點更改到泰國不算完,同時把主要衝突都給改了。
在新故事中,肖央飾演的男主,之所以被逼急了,是因為原本要移植給他兒子的心臟,被奪走了,被他們所在泰國當地的市長奪走,因為市長的兒子出了車禍,剛巧也需要心臟移植手術。結果背後有條器官買賣的產業鏈,把心臟賣給了高官。
原片聚焦的普通人大病困境和制度漏洞等問題,也被淡化稀釋掉了。《誤殺2》裏,男主肖央可以借到錢,雖然是高利貸,但是他還是能够借到,聚焦的所有問題都變成心臟被搶走,所以他才會被逼急。
《迫在眉睫》裏集中展示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對制度的拷問,而《誤殺2》大多都沒有看到,連經濟大環境低迷宏觀條件等很多現實刻畫都删减掉了。有諷刺強權的意圖,但更多聚焦在兩對華人父子之間的愛。
《誤殺2》全新的故事變成了兩條故事線和兩個男主角,一條主線是肖央飾演的普通人,為了兒子去挾持一家醫院,另一條輔線是隱藏大BOSS——當地市長,為了兒子去買賣器官,搞以權謀私,還殺了衛生局局長,願意為了兒子活下去而犯罪的故事。輔線的故事無比冗長且複雜,還加上了女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單槍匹馬查真凶等等亂七八糟的情節,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偵探片。
最扯淡的是,電影中的兩位父親他們還彼此理解了,拍出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整部電影結尾時,荧幕上打出一段話,“獻給所有的父親”。
電影小毛病很多,女性群體觀影可能會小有不適,因為除了開篇提到的女性家暴男性外,還有一些非常無關的,猥瑣的、本可以删除的細節。
比如肖央飾演的男主,他在挾持醫生前,求助過一比特前同事,一比特聲名顯赫的漂亮的出鏡女記者,被拒絕了。男主不小心摔倒,慌亂中把女記者絆倒,瞬間將其壓在了身下。很多傳統偶像劇常出現的爛俗橋段,放在這個故事只會讓人不適。
故事沒有去展開普通人的困境,而是很大一部分篇幅用來講,肖央飾演的天才一般的編劇父親,如何精明地偷到了假槍,控制了一家醫院,輕鬆搞定警詧,通過媒體造成輿論震動,對著鏡頭一通講述,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然後隔空瓦解了一個以市長和衛生局局長參與的器官販賣產業鏈。最後,因為兒子需要的心臟已經被換給了市長兒子,男主選擇犧牲自己,把自己的心臟換給兒子。
這條線無關的細節填充太多了,顯得非常不合理。比如警詧放進去了一比特女記者,進入男主的綁架現場,讓她對犯罪的男主做了一個現場直播採訪。然後看完男主痛說自己如何不容易後,幾乎所有人都痛哭流涕,為其感動。這裡原片《迫在眉睫》的設計顯得更聰明,記者是通過電腦技術人員截取了醫院現場的監控畫面,看到聽到了男主和家後、重病的兒子的通話視頻,然後背著警方偷偷播放了出來,這才讓大家感動的。原片中男主也不是天才的犯罪高手,而是處處笨拙生疏、被逼急了的父親,這並不是精心策劃的一場犯罪,而是魯莽衝動下犯的罪。
這條主線上,還有男主被警詧狙擊,結果一枚兒子獲得的金牌替他擋了子彈,這樣的設計太老套了。一個8歲小孩的業餘比賽,能有什麼樣的獎牌,可以擋下子彈?明明男主已經有了防彈衣。
至於整部片子為什麼改動這麼多這麼大,我看了一些主創們的採訪,他們說這樣更貼近當下的現實情况。
可現實情况中,咱們國家有沒有和原片《迫在眉睫》類似的令人感同身受的情節發生?也有。
比如2018年12月,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公開演講點破行業內幕,說有些同行在體檢中心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甚至有的抽了血,沒做檢查就把血倒掉,直接出結果,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醫生這麼做“犯錯的概率最高也就千分之三”。
比如兩年前的2019年11月,一名不到30歲的網易員工,發公開信《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曆的噩夢!》,痛說他自身的遭遇。身患重病的他,被公司逼著離職,接連遭遇了績效覆核强行挑刺、變相背鍋、被早退、被誣陷、警衛暴力驅逐等不公平待遇。
比如今年初,1月份,43歲的餓了麼騎手猝死後,被發現了他每天繳納的保繳納疑似被克扣引發風波。
……
這樣的故事和情節,還發生過多少次,我已經數不清楚。上述遭遇不公的兩位勞動者,所供職的公司,還是我們國家最優秀最有聲望的公司。
他們的故事,很適合融入到《迫在眉睫》中,改編成新的故事。可惜,《誤殺2》沒有這樣做,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正如我同樣不知道,為何一個豆瓣評分8.5分的故事,會改得如此平庸,經不起推敲一般。沒了各種社會矛盾,沒了男人家暴女人,沒了極致壓榨員工剩餘價值的公司,沒了勾結保險公司作假的體檢機构,沒了相互推諉的各級部門,沒了對制度漏洞的拷問,只剩下了對父愛的歌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