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位於武清區高村科技創新園內的京津冀大資料中心施工現場就忙碌起來,近百名工作人員在剛封頂的車間內安裝調試生產設備。在大黃堡濕地,金黃色的蘆葦在朝陽下熠熠生輝,4000多只留守的候鳥在淺灘上悠閒覓食。在河北屯鎮李大人莊村,村民劉翠花一大早就起來清掃庭院,看著政府幫著翻建的新瓦房,笑容裏染滿朝暉……雍陽大地,一片生機。
武清區第六次黨代會確定了加快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目標定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標對錶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精神和市委決策部署,以一刻也不等的狀態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畧機遇,奮力挺進京津冀區縣高品質發展第一方陣。
東風勁吹,夯實高品質發展戰略支撐
最近,一條好消息刷爆朋友圈,“通武廊”市域(郊)鐵路項目已得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正式批復,天津段“津武線”力爭儘早開工。建成後,向南將與天津市捷運系統相連;向北通過河北省廊坊市,到達北京市通州區,進而與北京市主城區相接。
“軌道上的京津冀”漸入佳境,“瓣瓣同心”更加緊密,處於重要節點的武清區借力“東風”,積極融入協同發展大格局,全面加快高品質發展。
走進位於武清開發區的鐵科縱橫(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員工們正緊張有序地工作。工藝技術部副主任穀子琛信心滿滿地說:“武清區為我們提供了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新創業一路綠燈,企業發展速度會更快!”近年來,武清區以中國鐵科院武清基地項目為覈心,全力打造千億級智慧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現時全區已聚集北交控等上下游企業160餘家。
武清區搶抓“窗口期”,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一區五園”為主陣地,聚焦智慧科技和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1+4”主導產業,持續推動集羣化、精准化、專業化、目錄式招商。累計引進北京項目超2200個,一批央企國企二三級總部整建制落戶,為高品質發展打穩了根基。
重大戰畧機遇吸引龍頭企業聚集,高層次人才也紛至遝來。北京項目諾禾致源落戶武清開發區,公司迅猛發展,由最初總部派遣的70餘人到現時覈心員工1500人,研究生以上學歷達70%。武清區持續推進區域人才一體化,積極構建人才全面發展生態,大力吸引產業人才,引進“海河英才”5.7萬餘人。
產業和人才相得益彰,讓武清區增添了創新轉型、提質提效的底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畧,與80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引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近200個,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0家……協同發展在這片沃土上迸發出璀璨的創新火花。
清風作畫,鋪陳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蘆花飄蕩,候鳥翱翔……冬日的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宛如一幅韻味悠長的水墨畫,訴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
相關負責人陳兵濤介紹,今年,南飛過境候鳥數量達3萬只以上,還有東方白鸛、黑鸛、草鷺、蒼鷺等10餘種候鳥依舊眷戀著濕地,遲遲不願南飛。
近年來,武清區鐵腕保護生態環境,對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的66家生產型小企業、小作坊予以“兩斷”“三清”。切掉京津農藥廠、英利公司兩個污染“毒瘤”。翠金湖、燕王湖項目整改完成,全面複綠。積極開展水系溝通、鳥類棲息地營建、蘆葦淺灘建設和植被恢復等工程,修復總面積達1926.4畝,流轉土地70.47平方公里,55公里長的綠色圍網蜿蜒濕地覈心區。年末歲尾,濕地保護工作再出實招:啟動生態移民,4個村共1100餘戶、3000餘名村民將遷出,30.4平方公里覈心區將建成“無人區”。
從北京到天津,天藍水綠看武清。
武清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打贏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
圍繞整治環境突出問題,該區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735家,339家企業轉型“重生”。全面實行垃圾分類,PM2.5濃度持續下降,城鎮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造林20.19萬畝,建成永定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翠亨路生態綠廊等一批生態精品……
武清區積極打造自然生態的“綠水青山”,也著力涵養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一大早,武清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室主任於永平、區政務服務辦黨群科科長劉雪琴就來到楊村街泉州東社區,入隊入列協助做好基層治理工作。該區將入列輪值作為“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洗滌“官場氣”、深入最基層,1677名黨員幹部在全區98個社區報到入列。
全面加强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落實抓黨建促農村宗教治理硬核措施;落實海晏河清專項行動部署,開展九大領域廉政風險排查整治;下大力氣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整治;製定下基層、察實情、辦實事、解難題工作要求,領導幹部帶頭包村包企業、每週下基層、每月深入企業進行現場辦公……武清區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層層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黨員幹部“背起行囊再出發”。
暖風拂面,厚植高品質發展民生情懷
拳拳發展心,悠悠民生情。武清區著力解决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讓羣衆共亯高品質發展成果。
42歲的劉天娥,家住徐官屯街,今年因年齡超標企業不接收,做過大手術的丈夫也不能幹重活,家庭收入少,日子緊巴巴。得知她的情况後,區、街道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雪中送炭,將其列入困難家庭就業幫扶名單,很快就給她安排了在附近小學打掃衛生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還享受“五險一金”。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解決困難家庭就業這個“老大難”,武清區專門製定相應幫扶政策,挖掘提供公益就業崗位,確保困難家庭有一人再就業,有穩定的薪水性收入。
武清區人社局局長王春來介紹,依託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勞動保障平臺,通過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促進以“零就業家庭”、有就業能力殘疾人等十類困難群體人員就業創業。三年來,共落實專項資金1.96億元,幫助近9000名困難群體人員實現就業,該區“零就業家庭”始終動態為零。
作為農業大區,武清區“空巢老人”多。為讓老人們安享幸福晚年,武清區連年將農村幸福大院建設納入區級民心工程,累計建成123所,為4.6萬名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健身、娛樂等多項服務,約占全區60歲以上老人總數的20%。
一點一滴,小喜悅匯成大幸福。
近年來,武清區每年實施20項惠民工程,80%以上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投資16.5億元實現農村飲水城市化,622個村66萬羣衆喝上了和城裡一樣的自來水;投入100億元建成“無煤區”,24.7萬戶農民告別冬日燃煤取暖歷史;完成348個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改造農村戶廁16.2萬座、公廁629座,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生根”,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節攀升”,為武清區高品質發展增添了一抹幸福色彩。
幸福武清,和諧可期;京津明珠,何其明亮!
武清區委書記王力軍表示:“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指引航向,市委全會明確路標,我們將以昂揚向上的鬥志和幹事創業的激情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畧機遇,全力打造創新引領的實力武清、綠色低碳的生態武清、開放包容的文明武清、舒適便捷的宜居武清、風清氣正的清朗武清,奮力譜寫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建設新篇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