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生源的流失,終於引起了重視。
12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了“十四五”縣域普高提升計畫,到2025年,推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
計畫的重點是:堅決遏制縣中生源流失。
具體措施有:
1,招生方面,全面落實公民同招和屬地招生,加大對違規招生行為的查處力度。
2,針對縣城教師總量不足,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
3,實施“縣中託管幫扶工程”和“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
4,嚴禁隨意撤並縣中,新建普通高中規模不得超過3000人。
總之就一句話:給錢,給人,給政策,一定要把縣城的學生給留住。
現在,縣中生源流失的現象愈演愈烈,優質生源持續往市區高中、民辦高中單向流動,已經到了必須整治的地步。
我看過光明日報的一個課題組去年底的調研,某縣中考成績前50名初中畢業生,入讀該縣高中的數量出現銳減,2017年的有20人,2020年只有2人;中考成績前100名的初中畢業生,入讀該縣高中的人數2017年為53人,2020年也减少到16人。
這絕非孤例,每年中考結束後,“搶人大戰”就開始上演。
省會、地市的高中,紛紛投身爭奪優質生源的大戰中,派專人“深潜”縣城,到田間地頭做優等生家長的工作,還有部分學校以免學費、獎學金、重點班、補貼生活費等噱頭吸引優質初中畢業生。
此外,城鎮化加速的過程中,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更傾向於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送到民辦學校和市級學校讀書,小學畢業送走一批,初中畢業又送走一批,導致縣中的優質生源總量逐年减少。
有人說,縣中教育,正在塌陷。
事實上,生源流失,只是城鎮化大潮下,縣城尷尬地位的一個縮影。
現在,縣及縣級市數量共計1881個,約為地級及以上都市市轄區數量的2倍。
縣城和縣級市城區的常住人口共計約2.4億人,占到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2019年,縣及縣級市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達38萬億元左右,占到全國GDP的近40%。
但縣城的底子卻非常薄。
以市政公用設施為例,有研究測算,2000—2017年,不論是以人均還是以地均衡量的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强度都只有同期都市投資强度的1/2。
其中,除人均道路面積略高於都市外,縣城在供水普及率、汙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成區綠地率、集中供熱面積、燃氣普及率等市政公用設施領域的主要指標均落後於地級以上城市。
站在這個視角來看,留住縣中的生源,是維持縣城“城鄉紐帶”的關鍵一環。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大家會發現,最近兩年,縣城的扶持政策越來越頻繁。
比如,住建部今年發了加强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的住宅占比應不低於75%,最高不超過18層。
這樣意味著,以後縣城的房子,絕大部分都是多層住宅,容積率、宜居度將會得到大幅提高。
在寸土寸金的一二線都市,建設用地名額有限,供需結構緊張,在有限的住宅地塊裡面,房子只能越蓋越高,常年人口流入的熱點區域,建設大量的高樓還情有可原。
可全國這麼多縣城,各種開發區、高新區、經開區、高鐵新城遍地都是,住宅用地根本不缺。
廣袤的土地上蓋成高層住宅,表面上看是節約了土地利用率,用少量的土地博取了更高的土地出讓金“溢價空間”,但長此以往,必然造成大量的房屋空置。
小城市之間盲目比拼和競賽,高昂的建設、維護、運營成本,日益增長的消防安全隱患,年久失修,物業撤出,住戶搬離,二手房只能淪為貧民窟。
縣城要走的路子,本來就應該是小而美,和大城市形成錯位競爭。
在去年底,高層發了一篇重要文章,其中寫到:
我國現有1881個縣市,農民到縣城買房子、向縣城集聚的現象很普遍,要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重點發展,加强政策引導,使之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點。
這句話,就是未來10年,對縣城的定位。
以前我們談起縣城,總是下意識地搖搖頭,四處都是關係的人情社會,城鄉結合部,小產權房遍地,晚上9點路都是黑的,這裡不屬於年輕人,這裡是城鎮化的黑洞,這裡只是農村人進城的“跳板”。
有人說宇宙的盡頭是鐵嶺,這句話裡面對小城市的調侃意味很濃,可別忘了,鐵嶺好賴也是個地級市。
對絕大部分縣城來說,哪怕在段子裏也可以做到忽略不計。
但縣城不應該是這樣,這裡,應該是農村人口連接都市的橋樑。
我讀過薑超的一篇報告,農村人口進城,是帶動地產、汽車和所有消費需求的前提。
表面上,現在城鎮化率已經突破60%,離70%的頂部不遠了。
但是,城市化與城鎮化,一字之差,存在巨大的區別。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17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8.5%,意味著有8.1億人口常住在城鎮,但是常住在縣級以上都市建成區的常住人口只有4.9億,其餘3.2億人口位於鄉鎮或者是都市的非建成區,並沒有真正享受到都市的生活。
按照4.9億都市建成區的常住人口推算,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僅為35.3%。
如此巨大的城鎮化空間,光靠少數一二線都市根本無法承載。
現在一城獨大、攤大餅建設已經踩刹車,去年《求是》一篇重要文章裏提到:“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都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而年長農民工返鄉,諸多在大城市時值婚齡、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又不會回到農村,縣城購房門檻較低的優勢就此凸顯。
從2018年至今,棚改貨幣化結束以後,諸多三四線都市,哪怕是中西部的小縣城,房價並沒有如大多數人預期那樣大跌,反而陷入到“高位盤整——漫漫陰跌”的過程中。
事實上,農村人口進城的動力,比我們想像得更强。
鄉鎮層面看,2007-2017年建制鎮建成區面積擴張38%,而鄉的建成區面積縮減16%。
從在校小學生數量變化來看,2015-2018年城區學生數量的增速,超過了鎮區的2.5倍。
當然,各地區縣城的定位不同,城鎮化的策略也不同。
清華社會科學學院蔡繼明把縣城分成四類。
1,已具備改市或區條件的縣鎮,可以直接陞級為市或區。
2,大城市周邊的縣鎮,加强基礎設施建設聯通(如半小時都市圈)。
3,遠離都市,交通條件較為不便,特色產業不突出的縣,應該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吸引農村人口加速進城,完善居住、教育、養老、休閒設施。(這可能是大部分縣城的歸宿)
4,資源枯竭型、人口流失加劇的縣城,應該减量發展、逐步收縮,不要再投入多餘的財力。
留住縣中生源、提高宜居度、加速吸納農村人口、提高基礎設施承載力,1800個縣城,也能有春天。
縣城,是大部分人接觸城市生活的第一站,它不應該在高速的城鎮化時代被遺忘,被嫌弃,被拋弃。
有人在北上廣用盡力氣生活,有人在小縣城安家甘於平淡,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