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疆域到底有多大這個話題一直受許多明朝歷史愛好者的關注,《明史·成祖本紀》中對當時明朝疆域的描述是“幅隕之廣,遠邁漢、唐”,那麼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先來看看上面的這張明朝地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疆域東北囊括了外興安嶺,西南直抵今天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向西推進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向東緊靠大海。按照後人的算灋,明朝在永樂年間疆域面積達到了997萬平方公里,比我們今天的中國版圖還要遼闊。但是,夜讀史書在這裡卻要鄭重指出,上面這張地圖裏的資訊並不真實。
首先,中國古代王朝宣稱的疆域和我們現代人理解中的領土主權並不是一回事。古代王朝宣稱的疆域其實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中原故土,二是羈縻控制地區。中原故土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漢人長期定居,高度漢化的地區,放在明朝時期就是許多人所熟知的“漢地十三省”。而羈縻控制地區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所謂的羈縻就是古代中原王朝一種以夷制夷的政策,中原王朝給夷人頭目册封官職,夷人頭目接受封號並在名義上歸屬於中原王朝。作為回報,中原王朝給予夷人頭目貿易特權,大致上就相當於你給我進貢100塊錢的貨物,我給你加倍貨物作為賞賜。中原王朝得了面子,夷人得了裡子,雙方各取所需。明朝所謂的997萬平方公里領土,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這種羈縻控制地區,朝廷在這些地方不能徵兵,不能徵稅。
不過,同樣是羈縻控制,其實還存在很大區別。比如明朝宣稱的羈縻控制地區主要有兩塊,一是今天的西藏及其周邊地區,二是今天的東北及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區。明朝在前者設定了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後者設立了奴兒幹都司。許多人借此認為明朝在這兩個地區實施了有效統治,其實這是個誤解。
明朝時期的西藏已分裂為許多寺院派別,沒有哪個派別佔據主導地位。洪武皇帝朱元璋曾派使者前往西藏,授予一些藏族首領明朝官職,並宣佈設立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但這些藏族首領在當時的西藏並不具備統治權,甚至連主流勢力都算不上。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也只是在名義上存在,明朝既沒有在這些地方駐軍,也沒有往這些地方派遣官員。洪武皇帝在地圖上規劃幾個行政區聲明這裡是大明國土,可西藏主流勢力卻並不知道,也不承認這件事情,這算哪門子的領土。
與西藏相比,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羈縻控制就要真實許多了。永樂九年(1411),明成祖朱棣派海西女真出身的著名太監亦失哈率遠征隊到黑龍江口招撫野人女真。亦失哈的隊伍到達黑龍江下游後受到了野人女真的熱烈歡迎,雙方互贈禮品。在經過一番交流後,野人女真首領同意明朝在黑龍江下游的奴兒幹(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設立都指揮使司,這便是奴兒幹都司成立的由來。
奴兒幹都司設立後,明朝在這裡派駐了來自內地的官員和駐軍。雖然東北地區女真各部的大小事務還是由女真首領說了算,不過從羈縻控制的角度來說,奴兒幹都司設立確實可以標誌著這一地區在名義上納入了明朝的版圖之中,這與對西藏的單方面聲明存在本質區別。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奴兒幹都司更北的地區在當時都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無人區,後世不少人將這些地方也歸入大明版圖那就有點牽強了。
綜上所述,後人給明朝算出的997萬平方公里領土其實有點誇張,真正屬於明朝控制的疆域遠沒有這麼遼闊。“幅隕之廣,遠邁漢、唐”這種說法與客觀事實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