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雲南省政府宣佈:鎮雄縣等9個縣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準予退出貧困縣。至此,昭通11個縣(市、區)中10個貧困縣(市、區),其中7個深度貧困縣(市、區)全部脫貧摘帽,185.07萬人告別貧困,創造了35.47萬人一步跨越進城入鎮的歷史奇迹,讓困擾昭通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成為歷史記憶。
時光奔湧不歇,奮鬥馳而不息。昭通各族幹部群眾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以責任為槳、以創新為帆,謀新篇開新局;聚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樹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堅持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環境、大抓主體,全力以赴實施“六大戰畧”,努力推動滇東北開發開放和高品質發展。
啃下脫貧“最硬骨頭”交出攻堅圓滿答卷
“從山旮旯裏搬遷到安置區,我們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46歲的胡嘉良是巧家縣老店鎮老店村村民,2019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搬遷前,他和妻子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在大山裏,生活過得十分拮据。
“搬到卯家灣安置區後,一家人住進了120多平方米的樓房,兩個孩子在社區上學。我和妻子在社區幫助下學到食用菌大棚種植技術,去年承包了兩個食用菌大棚,年純收入超過兩萬元,不但生活費夠了,家裡還添置了幾樣傢俱。”成為城鎮新市民的胡嘉良對生活充滿希望。
豐收的喜悅
地處烏蒙山腹地的昭通是集革命老區、地震災區、散居民族地區、生態敏感脆弱地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地區。長期以來,歷史悠久與發展滯後、區位優越與交通不便、資源富集與產業弱小、文化厚重與教育落後、山川秀美與生態脆弱“五個並存”,成為昭通最大的現實。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國家級貧困縣10個(其中深度貧困縣7個)、貧困村1235個(其中深度貧困村691個)、貧困人口185.07萬人,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攻堅壓力最大的地級市。
昭通的脫貧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昭通時,要求昭通各級各部門“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抓好脫貧攻堅,確保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羣衆真正得到實惠”。
為啃下全國、全省脫貧攻堅中的這塊“硬骨頭”,昭通市各級幹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感恩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昭通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歷史挑戰、最大的發展機遇。全面貫徹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貧困退出“571”標準,精准扣好識別、施策、退出、鞏固提升“四粒扣子”,切實做到量身定制,對症下藥。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培育、勞動力轉移就業、基礎設施改善“四篇文章”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打好打贏“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殲滅戰、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攻堅戰、產業培育高品質發展突擊戰、勞動力穩定有序就業提升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人海戰“五大戰役”。
昭通山大穀深,溝壑縱橫,2.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96.3%的地域是石漠化嚴重的山區。
“搬不動山就搬人”。為解决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難,2017年以來,昭通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啃下昭通脫貧攻堅“最硬骨頭”的鐵齒銅牙,按照能搬則搬、應搬盡搬、整村搬遷原則,認真探索創新跨縣搬遷、集中安置、進城入鎮、進廠上樓的安置模式,走實建設配套搬家、產業就業支撐、管理服務保障“三部曲”,將全市8.26萬戶35.47萬貧困羣衆全部搬出大山。
在整個脫貧攻堅戰中,昭通建成69個集中安置區,新建和改造農村住房55.89萬戶,城鎮化率提高7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在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基礎上,連跨5個百億級臺階,突破1300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6.6%,成為全省第5個投資達千億元的地級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準,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
城鄉面貌大改變、基礎設施大發展、產業結構大調整、生態環境大變化、羣衆幸福指數大提升……經過1500多個日夜的攻堅衝刺,截至2020年底,昭通全市185.07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12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努力闖出了一條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倒逼產業形態、基礎設施、城鄉建設、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創新突破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昭通路徑”,奮力跑出了平均每天脫貧1000多人的“昭通速度”,向黨和人民高品質交出了脫貧攻堅戰“昭通答卷”。
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交通建設跨越趕超
“路通了,和山外的經濟來往也方便了,以前喂頭肥猪,要請幾個人花費一天時間背出去賣,現在都是老闆開著車來到家門口來收購。”在自家院裡剛剛交易完活豬的永善縣細沙鄉石坪村村民王振華拿著厚厚的一遝錢欣喜地說。
“交通靠走,通信靠吼”是石坪村村民曾經的困境,為解决羣衆出行難,市、縣兩級多次計畫修建通村公路,但因山勢陡峭、工程艱險、資金不足而放弃。在脫貧攻堅戰中,永善縣多方籌措資金修通了石坪公路,終於結束石坪村232戶群眾人背馬馱的日子。
渝昆高速公路
對於鎮雄縣芒部鎮的羅開雲夫妻倆來說,能坐上高鐵到浙江返崗曾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在浙江打工回家過年的羅開雲夫妻倆犯了難,一方面浙江打工的工廠要開工,另一方面因疫情防控出不了門,正在兩難中,政府組織外出務工人員坐上高鐵從家門直接到廠門口。
2019年12月14日,自成貴高鐵開通運營後,昭通邁入高鐵時代。像羅開雲夫妻倆一樣,威信、鎮雄兩縣和鄰縣近百萬外出務工人員圓了高鐵出行夢。
“昭通不通”一直是制約昭通發展的最大因素,為破解這一瓶頸,昭通確立了以建設滇川黔渝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邁向縣縣雙高速、縣縣通高鐵、公鐵水航融合發展為目標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畧。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實施交通先行戰畧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重點交通建設項目指揮部,統籌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探索出彌足珍貴的昭通路徑,高速公路能通則通領跑全省。
——有效破解資金科技人才管理四大難題。高薪引入40餘名高端投融資人才組建專業化投融資團隊,以市場化資本運作撬動綜合交通項目融資;實施交通領域“鳳凰”、“鯤鵬”、“雛鷹”等人才計畫,引進27名高層次人才、130名優秀緊缺人才;組建由院士專家領銜的專家外援團隊,對交通發展規劃、重大工程技術等給予諮詢指導,同時培養80餘名副高以上工程師,為全市交通建設提供人才智庫支撐。
——强化資金籌措,組建投融資平臺,統籌資金調度,提高資本運作效率。與中鐵建、中交建、中電建等央企合作,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185億元,最大限度控制安全、質量和工期,節約利息近26億元;在此基礎上,通過召開融資推介會、發行專項債、設立交通產業基金等管道籌措資金,為規劃實施的高速公路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十三五”期間,昭通市綜合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658億元,是“十二五”的4.6倍,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
——大力實施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新建高速公路12條,新增通車里程650公里,全市通車里程由150公里增至近800公里、躍居全省前列;打通出滇入川、進黔高速通道11個,除永善外均實現縣縣通高速,基本形成市內“兩小時交通圈”;硬化農村公路1.86萬公里,建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5萬公里,昭通市成為“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市,鎮雄縣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民生幸福指數全面提升。全市航線從2條增至11條,昭通新機場開工建設;成貴鐵路建成通車,渝昆高鐵開工建設;水富港擴能工程一期建成運行,3000噸級船舶可沿江直達上海,年輸送量63萬噸的小碼頭躍升為1000萬噸的樞紐港口,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新建成水庫20座,新增庫容近2億立方米;5G網絡覆蓋11個縣(市、區)重要區域。
打造“一核兩極四中心”7個交通樞紐,形成“兩環四縱五橫九聯二十二出口”高速公路網,加快“一通道兩樞紐三中心三轉運多節點”水運網建設,推進航空“强基拓線”,建成“一中心一支線八通用多航線”航空網,構建通道、樞紐、網絡、平臺、園區一體化的現代物流體系,打造昭魯為覈心、鎮水為兩翼、多點為支撐的滇東北綜合物流中心……
公路成網、火車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如今的昭通已經從過去的路不通、業不興、民生艱,到建成立體交通新樞紐,產業規模效益量效齊昇,由5個百億元集羣邁向3個千億元集羣,成為引領滇川黔渝區域發展的中心都市。
隨著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顯著改善,昭通資源稟賦、區位條件正在凸顯,昭通實現了從閉塞落後到跨越趕超的翻天覆地變化。
深入實施“六大戰畧”新征程書寫新華章
“牢記‘趕考’告誡,錨定奮鬥目標,深入持久貫徹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在譜寫好中國夢雲南篇章宏偉藍圖中奮力展現昭通新作為。”
連日來,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為契機,昭通各級各部門採取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線上學習、深入機關學校、田間地頭等管道,推動中央、省和市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當前的昭通已形成奮起直追、縮小差距的關鍵期,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機遇期,厚積薄發、趕超跨越的黃金期“三期疊加”的發展態勢。進入了由集中優勢兵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轉變;由主要依靠上級資源打基礎補短板强弱項,向發揮自身優勢抓改革謀發展促跨越轉變;由聚焦城鄉面貌改造陞級,向推進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轉變“三個轉變”的關鍵階段。
靖安安置點
昭通市委書記郭大進坦言,雖然昭通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了昭通减貧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勝利,但昭通發展滯後這個最大的市情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設脫貧致富示範區中,昭通面臨著嚴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與促進羣衆致富並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並重“兩個並重”,生態地位特殊與生態環境脆弱並存、保護不够與發展不足並存“兩個並存”,發展不充分與不平衡並列、質量不高與結構不優並列“兩個並列”的現實。
昭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表示,站在新發展階段要有新的發展思維,開創新的發展格局,立足市情分析研判,昭通要實現更高質量跨越發展,就是要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畧,努力打造脫貧致富示範區;大力實施產業興市戰畧,努力打造3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大力實施交通强市戰畧,努力打造滇川黔渝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大力實施城鄉融合戰畧,努力打造滇川黔省際區域中心都市;大力實施生態優先戰畧,努力打造長江上游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大力實施人才支撐戰畧,努力打造滇東北人才聚集新高地“六大戰畧”中,奮力開創昭通新時代高品質跨越發展新局面。
“昭陽區彙報的數位產業園項目還只是個概念;巧家縣打造湖濱旅遊城市具備很好的資源和條件,書記、縣長一定要深入研究謀劃;彝良礦產資源豐富,工業起步早,關鍵是要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永善縣擁有溪洛渡電站相關資源,要研究謀劃風光水儲一體化項目;水富市彙報的中晟負極資料是一個優質項目,前景十分廣闊,要加快推進落地;威信縣最大的優勢是紅色文化和葉岩氣資源……”8月31日,在昭通市組織召開的重大專案工作彙報推進會上,郭大進對各縣(市、區)彙報的項目進行一一點評。
今年以來,昭通市通過月彙報、季調度,建立項目庫,以項目為王抓大項目來帶動上下游產業聚集,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11月8日,昭通市在巧家縣舉行2021年第四季度全市17個重點專案集中開工儀式,項目涵蓋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康養旅遊、醫療衛生、都市更新、水利工程、生態治理等領域,總投資達90.56億元。
“項目開工只是第一步,加快建設還需硬功夫。”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認為,重大專案是抓發展的牛鼻子、穩增長的壓艙石、擴投資的火車頭。今年以來,昭通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以鮮明導向、堅定意志、持久恒心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一批質量高、體量大、能量强的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2021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跑出了增長27.8%、增速全省第一的加速度。
“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昭通全市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加壓奮進,奮起直追。要堅定信心、决心,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搶抓機遇,認真謀劃,加快發展。要聚焦中央、省和市確立的目標任務,細化支撐,聚力突破,堅持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按照任務一佈置,馬上抓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去推動;工作一完成,馬上就迴響的要求,扛實扛牢責任,增强本領、擔當作為、真抓實幹,努力推動滇東北開發開放和高品質發展,在中央和省委謀劃的宏偉藍圖中展現昭通新作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