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張靈甫更死硬,淮海戰役兵敗自戕,墓地卻為何能保留至今

江苏 66℃ 0
摘要: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不少國軍將領因為對其的愚忠,被綁上“戰車”,最後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比如孟良崮戰役中的張靈甫,兵敗後自戕,可見其死硬,此後還有一比特步其後塵,他就是黃百韜。柳碧雲無奈拿出蔣介石授予黃百韜的那枚青天白日勳章求情,蔣“念其先父,勳績彪炳,承其嗣續,援予减刑”,由死刑改判無期徒刑,但作為懲罰,收回了那枚青天白日勳章。

他比張靈甫更死硬,淮海戰役兵敗自戕,墓地卻為何能保留至今

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不少國軍將領因為對其的愚忠,被綁上“戰車”,最後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比如孟良崮戰役中的張靈甫,兵敗後自戕,可見其死硬,此後還有一比特步其後塵,他就是黃百韜。

如果有人告訴你,黃百韜的墓至今仍保存完整,你肯定會驚訝無比;如果再告訴你,他的墓並不是在深山老林中發現,而是在南京城邊的玄武湖畔,你肯定覺得難以置信。

眾所周知,經歷過那段特殊的歲月,很多有價值的古迹都被處理掉了,那麼,黃百韜的墓為何能逃過一次次劫難,被保存下來呢?

黃百韜是雜牌軍軍官出身,他原籍廣東,出生於天津,早年曾是北洋軍閥李純的傳令兵,很得李純的歡心,於是把心愛婢女給他為妻,在妻子的幫忙下,得以到南京軍官教導團學習。

李純死後,黃百韜在江蘇省省防部隊任連長,當時奉系軍閥張宗昌攻佔南京,黃百韜投降了張宗昌,並當上了旅長。張宗昌被蔣介石消滅後,黃又投降了蔣介石,充任師長,後來到陸軍大學學習。

抗戰時期,黃百韜因一篇年終論文獲獎,受到軍政部長何應欽的賞識,之後,由何推薦給顧祝同,出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此後接任二十五軍軍長直到抗戰勝利。

黃百韜自知不是黃埔系出身,為取得蔣介石的歡心,戰則爭先,退則居後,處處表現肯為蔣家王朝拼死賣命。

抗戰後,黃百韜率二十五軍駐揚州,不斷向蘇北解放區發動進攻,深受顧祝同賞識。

蔣介石挑起全面內戰後,黃百韜在蘇北、魯南、魯中解放區,到處殺人放火、搶掠洗劫,大大得到蔣介石的青睞。

1948年,革命军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實施的作戰目標,就是殲滅地處碾莊的黃百韜兵團。

11月22日,是黃百韜的大限之日,這天午後,黃百韜兵團十幾萬人幾乎被打光了,身邊只有二十五軍副軍長楊廷宴。

兩人在一片追殺聲中,跌跌撞撞跑到一片蘆葦灘中,黃百韜見大勢已去,於是拔槍自殺。

戰爭年代,對國民黨高級將領,戰後都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可是黃百韜既未見其人,又未見其屍,他的下落究竟如何呢?

我軍兩名偵察員,花了一夜的工夫,查遍了黃百韜最後住過的大院上、吳莊等村子的所有部隊及國民黨軍俘虜,尋遍了所有的工事和殘存的房屋,仍未查到黃百韜的踪迹。

1987年出版的、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一書中說:“……黃百韜逃至大院上,繼續指揮殘部作垂死掙扎。我軍組織連續突擊,至22日黃昏殲滅殘敵,擊斃黃百韜。”

那麼,黃百韜的屍體到底在哪裡?

當時,楊廷宴守在黃百韜屍體旁,如喪考妣,失聲痛哭。這時,一個華野戰士看到了,急忙過來詢問怎麼回事,由於黃百韜和楊廷宴兩個人穿的都是阿兵哥的服裝,楊廷宴說:“我是火夫,死者是火夫頭,是我的哥哥。他中彈死了,我回家怎麼給老娘交代啊!”

沒有經驗的年輕戰士一看是這麼個情况,就勸慰他幾句並告誡他趕快去投降,就沒再多管,急著去追趕潰逃的國民黨阿兵哥了。

等華野阿兵哥走遠後,楊廷宴哭著找了個附近村莊的老漢幫忙,把黃百韜埋葬了,並做了個記號便於日後尋找,然後換上一件老漢的衣服偷偷溜掉了。

楊廷宴後來輾轉逃回南京後,立即找到黃百韜的夫人柳碧雲,哭訴黃百韜自殺身亡的事情,柳碧雲哭著向蔣介石要人。

蔣介石有感於黃百韜的忠誠,便派其副官帶人身著便衣,按照楊廷宴的描述找到村裡的老漢,循著記號挖出了黃百韜的屍體。

黃百韜的副官用擔架抬著屍體,晝伏夜行,抵達蚌埠,並於1949年1月17日運抵南京,之後著實讓國防部忙了一陣子,决定追贈他為陸軍二級上將,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一枚,並厚恤遺屬。

國民黨《中央日報》於1月20日刊登了《首都各界“追悼”黃故司令官百韜將軍暨“戡亂殉國”將士大會公告》:定於21日、22日、23日在中國殯儀館公祭3天。

然而,國民黨政權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已推進至長江北岸,南京風聲鶴唳,蔣介石於1月21日宣告“引退”,下午4時匆匆飛離南京,許多軍政大員自顧不暇,李宗仁出任代總統,忙於與中共開展和談。

在此背景下,國民黨當局哪裡還顧得上黃百韜的“後事”,不僅“公祭”草草收場,“國葬”云云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黃百韜的夫人柳碧雲卻不能不管,她和副官楊廷宴决定,把黃百韜葬在玄武湖明代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墓地旁,一方面黃家的後人可以容易找到,另一方面,多數人會誤以為這是明代大將的墓,安全很多。

墓址定在這裡,並在墓碑刻上“黃煥然之墓”,為了不引起行人的注意,柳碧雲又選擇在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晩下葬,本來,解放前這一帶就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黃百韜墓悄然出現在這裡,除了個別知情者外,幾乎無人知曉。

如果僅以軍人標準來衡量的話,稱黃百韜為職業軍人的典範也許並不為過,可是作為抗戰中屢建功勳的將領,抗戰結束後卻死心塌地充當內戰馬前卒,最終成為蔣介石獨裁統治的犧牲品,不能不令人扼腕歎息。

或許是考慮到黃百韜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黃煥然之墓”被保留至今。

黃百韜的故事到這裡本該結束,卻仍有下篇。

1949年,柳碧雲帶著一雙兒女遷臺,八年之後,黃百韜之子黃效先在臺犯下殺人焚屍的重罪,按照當時的有關規定,其罪當斬。

柳碧雲無奈拿出蔣介石授予黃百韜的那枚青天白日勳章求情,蔣“念其先父,勳績彪炳,承其嗣續,援予减刑”,由死刑改判無期徒刑,但作為懲罰,收回了那枚青天白日勳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