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戰神立功卻被貶,後率11萬大軍起義,老蔣:連服幾片降壓藥

吉林 57℃ 0
摘要:如果要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內找出一個足够亮眼的將領,筆者覺得陳明仁必有一席之地。這並不是小編隨便說的,而是他的戰績足以傲視一眾國軍高級將領,堪稱戰神。但是僅僅一年後,堂堂國軍戰神竟然主動起義解放湖南。在抗日戰場上,陳明仁更是大放异彩,接連立下奇功。美軍參謀長對此強烈不滿,揚言美國將會拒絕飛機、物資援助。

如果要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內找出一個足够亮眼的將領,筆者覺得陳明仁必有一席之地。這並不是小編隨便說的,而是他的戰績足以傲視一眾國軍高級將領,堪稱戰神。

他不僅是名震中外的常勝抗日名將,還讓不敗元帥林彪在四平差點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但是僅僅一年後,堂堂國軍戰神竟然主動起義解放湖南。

為什麼一個中將能被稱之為國軍戰神嗎?他又為什麼在功成名就之後轉身投入呢?這背後離奇曲折的故事盡數都在下文中。

湖南醴陵自古多英才,出身於醴陵的陳明仁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參加過大大小小戰役數百場,從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都立下赫赫戰功。出身農民的他沒有强大的背景可依靠,性格直接、脾氣火爆,一路升職都是依靠實打實的戰績。

初生牛犢不怕虎,陳明仁一上戰場就展示出與眾不同的軍事才能。在討伐陳炯明的戰役中,他能帶領一個排消滅了敵方一個營。在惠州戰鬥中更是力挽狂瀾,一馬當先將旗幟插在了城樓上,極大地激發了將士們的士氣。陳明仁在北伐戰爭中迅速嶄露頭角,再加上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出身加持,他很快就從軍校教導團的見習排長一路升任師長。

在抗日戰場上,陳明仁更是大放异彩,接連立下奇功。從帶一群新兵禦敵九江、殲滅日軍人數高達整個武漢會戰近半數;到前裏湖北馳援、巧計攻克昆侖關;再到反攻緬甸、三天拿下回龍山,他以强硬的作風與實力聞名中外,哪裡有硬仗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就連他自己都曾說過:“我打小日本從沒輸過!”英勇事蹟數不勝數,我們就主要來看看血戰昆侖關和三天智取回龍山。

1940年,陳明仁還正在鄂南駐防,但是突然蔣介石一紙召令,要求他即刻趕赴廣西馳援昆侖關,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日軍派出三個師團從廣西欽州灣登陸後截斷桂、湘、黔的交通線。昆侖關地處廣西巨賓公路中段,地勢險要。是否能够爭奪下昆侖關也關係整個西南戰局局勢。當時鎮守昆侖關的也是日軍裝備精良、最能打硬仗的第五師團,與之對上的也是國民黨杜聿明配有最新機械化武器的第五軍。可雙方來回激戰了幾天幾夜,杜聿明的第五軍不僅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還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傷亡慘重,只好轉守為攻。

杜聿明眼見戰事不利,接連向蔣介石告急要人。但整個西南戰局的部隊他一個沒要,指明了就要遠在湖北的陳明仁。陳明仁當時人還在湖北駐軍訓練,接到命令後迅速強行軍七天七夜趕到昆侖關。面對日軍佔據高地的優勢,陳明仁先是選擇“打黑不打白”的夜襲戰法迷惑日軍,連戰數日。直到一日清晨拂曉,後方友軍火力與提前趁天黑接近敵人的第五團相互配合,趁日軍不備一舉拿下324高地。這是昆侖關戰役中我軍取得的第一個制高點。

奪得324高地後,陳明仁接連攻下了九塘、五塘和石登嶺高地。日軍增援四塘時,陳明仁巧設口袋陣,以六團居中抵抗敵人反攻,四、五團側翼包圍敵人,經過一天激戰殲滅敵軍千餘人。隨後在高峰岩以少勝多的一戰更為精彩。當時情勢非常緊張,敵人已經衝破第五團的防線,正在逼近師指揮所。陳明仁急中生智,迅速派了一支50人的敢死隊偷偷摸到了日軍指揮所附近。當時指揮所內正在開會。敢死隊先是扔出手榴彈招呼了一頓,然後端著槍沖進去,一鍋端了指揮所內全部軍官。不得不說,陳明仁真是藝高人膽大,用兵如神。

怪不得杜聿明誰也不要,他只相信老同學陳明仁能够幫助自己破開困局。事實上,陳明仁的確沒有讓他失望。從中可以看出陳仁明的打仗能力之强深受眾人認可。

1944年,陳明仁升任71軍軍長後,跟隨衛立煌的遠征軍參與滇西反攻戰。在滇西陳明仁的71軍屢戰屢勝,號稱堅不可摧的松山要塞、龍陵、三臺山、襄佐寺等地都是陳仁明的71軍血戰啃下來的。尤其是回龍山一戰更是令陳仁明名揚中外,令外國指揮官讚歎不已。

滇西日軍被遠征軍打得節節敗退,畹町是日軍最後一個據點。可黃傑率領遠征軍第200師、第9師等主力部隊猛攻一星期傷亡過半,還始終拿不下回龍山。美軍參謀長對此強烈不滿,揚言美國將會拒絕飛機、物資援助。一籌莫展之際,衛立煌果斷下令換上陳明仁進行主攻。面對美軍的不信任,陳明仁立下軍令狀:只要讓他全權指揮陸軍、空軍,三天就能拿下回龍山。

1945年1月9日,陳明仁先是要求所有火炮不定時發射,斷斷續續地連攻十個多小時,不僅讓日軍摸不著頭腦,更讓美軍觀察團看得昏昏欲睡。然後採用了聲東擊西的戰法應對日軍火力強勁但機械頑固死守的特點。炮火剛結束,陳明仁命令空軍假裝偷襲三臺山。待到日軍中計增援後,他又偷偷調轉空軍攻擊回龍山,日軍毫無防備一時間傷亡慘重。

隨後,陳明仁又採取分割包圍、逐個擊破的戰法,集中火力速戰速決,短短十分鐘內就攻佔了回龍山陣地。同時為了避免日軍逃至緬甸,陳明仁還派出三分之一的部隊迂回前進,切斷日軍退路,同時全殲日軍。借此回龍山一役,中國遠征軍乘勝殲滅日軍四個師團,打通中印公路。

後方觀戰的美軍觀察團看得目瞪口呆、心服口服。美軍將領至此再也沒提撤回援助一事,甚至會主動提議此後讓美國空軍先轟炸戰場。陳明仁晚年曾回憶說回龍山一戰是他生平又一得意之作。此戰用兵如神,不僅對滇西戰局具有重大作用,也使得他成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將。

直到解放戰爭時期,陳明仁指揮的四平一戰更是令國內外震動,不敗元帥林彪差點因他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就連毛澤東都曾開玩笑說:“我看林彪就不如你哦!”四平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陳明仁又是如何成為稱神呢?要想把這事說清楚,咱們得搞清楚來龍去脈。

1947年,林彪逐漸在北滿站穩腳跟,短短時間內屢屢擊敗國民黨部隊。國民黨被迫放弃大量地區,只能集中兵力駐守瀋陽、四平、長春等都市內。林彪趁此機會發動超級攻勢,一舉拿下大城市本溪,並切斷了瀋陽和四平之間的中長鐵路。面對杜聿明將固守大城市的戰畧,林彪思索再三後决定奪取四平。

在林彪看來,四平地處鐵路的交匯處,是東北中部的交通樞紐。只要能够拿下四平,孤立無援瀋陽、長春等大城市就是囊中之物了。而當時駐守在四平的是陳明仁的71軍,人數不到兩萬。其麾下的88師是剛剛整編的新兵部隊,戰鬥力相對較弱。林彪判斷只要能够速戰速決,就能在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回援合圍之前取下四平。

毛澤東得知林彪將於與陳明仁對上後,早早提醒了林彪要注意陳明仁。林彪自然也沒有大意。為了穩穩得勝,林彪還調集近三個縱隊、炮兵營近九萬多人攻城。在他看來,如此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炮火應該在三到五天內就可以結束戰鬥。

令林彪意想不到的是,經過了十九天惡戰,近十萬林彪主力部隊竟然僅僅攻佔了半個四平市,而且陳明仁竟然還在抵抗。此時國民黨軍隊的增援也即將抵達,為了避免被包餃子,林彪只好撤兵四平。更有甚者直呼,林彪喝了幾年洋墨水後連仗都不會打了,五倍軍力竟然還拿不下一座城市!常勝將軍變成了“落跑將軍”。

對於國民黨軍隊來說,這簡直就是奇迹!前有張靈甫的精銳王牌軍74師在十萬四野軍的攻擊下不到三天就全軍覆沒。這或許還能拿人數較少、友軍支援不力來解釋。後有大批國民黨部隊面對人數相當的革命军時潰不成軍。想想現在陳明仁現在能依靠1.7萬非精銳部隊對陣林彪的十萬主力部隊,竟然能支持十九天,在國名黨軍中從未有人能到達這個高度。如此戰力,稱呼為戰神絲毫不為過!

事實上,陳明仁並沒有美軍的空中援助,更沒有突然天降神兵馳援四平。這一仗是實實在在地靠著這1.7萬阿兵哥打下來的。他是怎麼做到磨平五倍軍力帶來的優勢呢?最後又是依靠誰苦苦支持呢?

陳明仁本來並不想守四平,畢竟自己的71軍兵力薄弱。但是蔣介石一再下令死守,他也認為自己是蔣介石的學生,應當為國民黨效忠。况且戰敗守不住城的將領况也會被殺。既然不能退,陳明仁也並不甘願白白犧牲。之前在滇西反擊戰中他曾研究了滇西日軍固守松山、龍陵的戰畧,這次正好可以一用。

兩軍最直觀的戰力對比就是人數,71軍只有1.7萬人。意識到這一點後,囙此陳明仁在第一時間直接徵用了城內警詧、地方警衛、文職職員、醫生、護士等所有的政府人員,這樣陳明仁手中能用的人數暴增至三萬多人。這一情報革命军並不知曉。但陳明仁如何使一個普通人能够不懼死亡、立刻成為上戰場、聽指揮的阿兵哥呢?他自有一套策略。

陳明仁在决定死守四平城時就立下遺囑,將棺材抬進了指揮部。他只給所有部隊一個指令,獨立死守,後退者死。雖然老兵能够聽從這個命令,但是新兵、雜兵極容易潰散。為此陳明仁將老兵和雜兵混編,一同駐守每處工事和防線,老兵還要負責監督這些新兵、雜兵。每條防線後還有督戰隊,只要後退立即射殺。

破解了林彪的一點兩面攻城戰術。準備之時,陳明仁就想到以往革命军一旦打開一個口子,就會迅速集中兵力打開局面的戰鬥管道。他很清楚己方兵力不足,如果平均分配到城中很快就會被逐個擊垮。囙此他選擇保留充足的機動兵力應對攻城,僅有少量兵力堅守要塞。為此陳仁明提前在四平城內修建了許多牢固的防禦工事,即使一個點突破,還有許多地方可以防守,不會影響全域。

事實證明此舉非常有效!都市攻堅戰不同於野戰,都市面積狹小,即使打開一個缺口也無法讓大規模部隊迅速湧入。而擠在缺口的革命军也就成了城內火力明晃晃的靶子。再加上城外革命军並沒有尋求其他的突破點,也沒有將優勢火力集中。這就導致炮火雖然看起來很猛,但是卻沒有實際效果。林彪著名的一點兩面攻城戰術就被陳仁明巧妙化解了!

後來革命军轉變採用不間斷縱深突破的戰畧,七天后基本攻佔了西城區。陳明仁一發現西城無法再守就悄悄撤到了東城。但對革命军來說局勢更加糟糕了!穿越東西城之間必須橫穿一條鐵路線,周圍地區相對空曠。陳仁明借助防禦工事以及巷戰的優勢,可以集中火力攻擊。革命军毫無掩體,大量阿兵哥倒在了這條路上。陳仁明借此周旋了近十幾天,直到林彪撤軍。

陳明仁充分利用了時間和四平城內一切資源。88師在黑子林被全殲後,71軍元氣大傷。但革命军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先去進攻周邊地區。這就給了陳明仁近一個月喘息的機會。他利用這一個月招兵買馬,訓練阿兵哥、整頓部隊,還修建大量防禦工事,鞏固城牆、修建碉堡等。這些都給後來攻城的革命军留下了極大的麻煩。

此外,他徵調了四平城內所有的民用物資、民居,不惜一切代價修建防禦工事。倉庫裏沒軍援助的糧食和麵袋被拿去當防禦沙袋用;成堆的黃豆被灑在戰場前線,革命军一向前推進就滑得站不住脚。而一旦是某一陣地即將陷落前,國民黨軍就會執行焦土政策,燒毀所有房屋、建築,絕對不給革命军利用陣地的可能。

四平一戰拉鋸了十九天,不僅為國民黨部隊馳援東北爭取了充足的時間,阻攔了林彪夏季攻勢的脚步,也使得林彪解放全東北的時間延遲到了第二年夏天。可以說,再也沒有國民黨將領取的這個戰績。敢於與兵力相差不多的革命军戰鬥的國民黨將領都沒有幾個。對於林彪來說,這次攻堅戰失敗給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甚至有人認為林彪在1948年打錦州時出現猶豫也跟此有關。

戰前有功要賞,有獎需罰,獎罰不分是兵家大忌!陳明仁血守四平成功,立下這麼大的功,他會受到什麼嘉獎呢?未完成任務幾乎全軍覆沒的71軍又會受到什麼獎勵呢?

不光是陳明仁自己心裡暗自期待著,國民黨各部隊也都在看著。不出意外,升官這肯定是跑不脫了!一個多月後,陳明仁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升任第七兵團司令。看起來國民黨對忠誠奮戰的將領還是很不錯啊!

按道理來說,接下來應該是陳明仁再接再厲,繼續為國民黨在解放戰爭立下汗馬功勞。可出乎意料的是,這司令的位置屁股還沒坐熱,陳明仁竟然出事了!甭說升任第七兵團司令,就連71軍軍長的位置都沒保住!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時必須要提一比特關鍵人物,陳誠。離授勳僅隔5天后,蔣介石暗中要求陳誠查辦陳明仁,尤其是是徹查四平的經濟情况。不到四日,陳誠就收集完所有證據回電蔣介石,羅列出陳明仁在四平之戰中的四條罪狀,主要是指陳明仁在四平之戰中調用美國援助的米麵用來抵擋炮火;未經允許拆毀百姓民居修築防禦工事;徵調近數百噸黃豆等行為,陳誠認為此舉對國民黨的國際形象造成嚴重損害,要求對陳明仁撤職查辦。

還在老家走親訪友的陳明仁一下子從雲端跌入穀底,剛開始還試圖上書為自己辯護。但蔣介石哪管那麼多,直接以貪污軍糧之罪免除所有職務,將陳明仁調往南京總統府掛了個中將參軍的閒職。陳明仁瞬間心灰意冷,每日就在南京約著老友借酒澆愁,連總統府也不去了。

很多人對這一通操作都表示疑惑不解,有人猜測是陳明仁與陳誠之間早年就有衝突,陳誠借機架空陳明仁;更多人猜測是蔣介石本身就非常不喜歡陳明仁,所以他一有問題就立刻直接停職。

陳明仁出身黃埔一期,同杜聿明等人都是同窗。看看杜聿明全機械化的第五軍,再看看陳明仁一路帶過的預二師、第71軍,兩者完全沒法相提並論。同為蔣介石嫡系,陳明仁還一路屢立奇功,專啃硬骨頭,咋就差距這麼大呢!很多人都認為這跟陳明仁執拗暴躁的脾氣有關。陳明仁脾氣上來了就連蔣介石都敢直言頂撞、摔下軍章走人。蔣介石對他這個性格始終如鯁在喉,始終覺得他雖然能幹但不聽話,不願重用陳明仁。

不論怎樣,陳明仁在此戰之後成為了有罪之人,不僅毫無賞賜,還被架空權力。對於71軍血戰殘存的將士們來說,他們大半兄弟的血不僅白流了,更在戰後被扣上了流氓的帽子。此事造成的影響在71軍中體現得最直觀。失去了領頭的軍長,71軍也不再複往日英勇。隔年四月林彪再來攻佔四平時,不到一天就輕鬆拿下。大半阿兵哥毫無參戰的熱情,意思意思下就投降了。

這事對於林彪來說,簡直是樂開了花。輕輕鬆松拿下四平城,徹底割裂了東北三大都市的聯系,這意味他終於等到了全面解放東北的時機。隨後短短二十天內,第四野戰軍所向睥睨,以銳不可當之勢迅速解放全東北。

隨著國民黨部隊在東北戰事一敗再敗,一眾人終於意識到陳仁明帶兵打仗的能力遠不是常人可以取代的。為此,白崇禧、杜聿明、胡宗南等人直言表示蔣介石不重用你沒關係,跟著我敢保你當兵團司令。陳仁明最後選擇了進入白崇禧部下,統領5個軍11萬人駐守在兩湖地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兩湖第一人。

蔣介石、白崇禧等人還意圖讓陳明仁繼續扛起大旗幹,但經受了這麼一遭的陳明仁卻看清了蔣介石的真實面目,逐漸心生異志。打輸要丟命,打贏也要丟官,勤勤懇懇賣命卻老受排擠,就是戰神陳明仁也不想再幹了。

正好曾經的老校長程潜也在湖南擔任省主席。程潜和毛澤東私交甚好,也不是蔣介石嫡系,壓根不想打內戰。陳明仁一上任,程潜就約陳明仁在家中密談,一來二去他發現不是只有打仗這一條路可走。但是陳明仁一想到自己之前打過革命军,跟許多人結下梁子就擔憂不已。毛澤東得知陳明仁的顧慮後,一句只要能與蔣介石一刀兩斷,往事既往不咎就讓陳明仁打定主意决心起義。

但是想要騙過“小諸葛”白崇禧、毫髮無損的起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讓白崇禧放心,他對白崇禧說他想把家人安排到廣西,希望長官能够替他找個房子。後來在程潜召開的軍政大會上,他發現有國民黨特務就立即改口稱湖南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戰。他堅決聽從白崇禧的命令。他在會上言之鑿鑿不僅騙過了蔣介石和白崇禧,還差點讓程潜以為他變卦了。

直到1949年7月,白崇禧發現陳明仁沒有執行炸毀長沙城內的工業、生活設施時,他才意識到陳明仁意圖求和。蔣介石慌忙用高官、金條拉攏陳明仁,但這些挽救為時已晚。早在不久前,程潜、陳明仁就已經和黨中央談妥起義後的一切事項,就待革命军跨過長江了。

8月初,陳明仁帶領11萬軍隊和程潜一同發表湖南“和平起義通電“,通告長沙和平解放。這一舉措成了壓倒國民黨的最後一根稻草。眼見蔣介石嫡系都已經主動求和了,殘餘部隊更是無心在戰。得知陳明仁起義後,蔣介石氣得罵出了髒話,直呼這不配成為他的學生。要知道眾多起義將領中,也就陳明仁能讓蔣介石如此氣急敗壞了!

後來陳明仁受邀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體會議,在會議中痛斥蔣介石是反革命。蔣介石聽到後極其憤怒,血壓一下子昇超過200,連服幾片降壓藥材穩住血壓。蔣介石怎麼也沒想通,前不久還在東北為他忠心賣命的國軍戰神轉眼就弃他而去了。

在筆者看來,這個問題就像是蔣介石曾召開會議討論,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內沒有產生天才將領呢?畢竟即使是戰神也受不了賣命立功後,還會被一言不合就撤職的待遇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