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有那麼多突厥語地名?至少“賀蘭山”不是,“阿拉善”不是

内蒙古 72℃ 0
摘要:提到阿拉善,我不能不說英雄會。是不是真好玩,我沒參加,所以,不便多說,只說一下阿拉善,這裡的歷史上的英雄會。那麼,“阿拉善”到底是個啥意思呢?按阿拉善系賀蘭山的音轉,阿拉善和碩特之定名則系地方名與部落名的合一。是為我對“阿拉善”之名的一種理解。雖說,古代突厥語地名在我國地名中有一定的存在,但至少“賀蘭山”不是,“阿拉善”不是。

提到阿拉善,我不能不說英雄會。

近年來,有很多玩越野的朋友都喜歡聚集在那裡,這個活動首次舉辦於2006年,後來,聲勢越來越浩大,還吸引了一些不玩越野的人,把那裡當成了一個好玩的地方。

是不是真好玩,我沒參加,所以,不便多說,只說一下阿拉善,這裡的歷史上的英雄會。

先說地名。有一種說法是:“阿拉善”系蒙古語,意為“五彩斑斕之地”;還有一種說法,“阿拉善”這個詞來源於古代突厥語,是“賀蘭”的另一種音譯,意思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獸“駁”。《山海經》中曾經提過:“中曲之山……有獸焉,其壯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禦兵。”似乎類似西方傳說的獨角獸。

那麼,“阿拉善”到底是個啥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當地的一段史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時,和碩特部首領和羅裡,因避準噶爾部之亂率部來到賀蘭山地區,上錶清廷願乞歸順,並請指撥牧地以便駐牧。清廷將賀蘭山以西的地區劃為和碩特部牧地,並按編制蒙古四十九旗之例,將和碩特部編為阿拉善和(霍)碩特旗。按阿拉善系賀蘭山的音轉,阿拉善和碩特之定名則系地方名與部落名的合一。

在這段文字裏,人們讀到的是“阿拉善”就是“賀蘭山”,把它們放在一起讀上幾遍,正確與否就顯而易見了。一片洪荒的大漠戈壁在這裡被一座山命名,就像阿拉善如今的宣傳標語一樣——有著蒼天般的遼闊而神奇。一片戈壁地,在這裡成山,與山同名,雖然四平八穩地躺著,沒有聳立感可言,但卻給人一種激烈壯懷的感覺,像是戈壁大地上的一顆小小的石頭,胸懷大志地想要成為一條巍峨山脈。

是為我對“阿拉善”之名的一種理解。

再說賀蘭山。有人說,它是蒙古語,意思是駿馬,或者奔騰的駿馬,但是,很可笑,唐朝有個叫韋蟾的詩人卻寫了一首這樣的詩: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隊鐵衣鳴。

心源落落堪為將,膽氣堂堂合用兵。

卻使六番諸子弟,馬前不信是書生。

今天,人們叫銀川塞北江南當然和這首詩也有一定的關係,而“賀蘭山下果園成”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事實,唐朝距13世紀才崛起蒙古人差了好幾個世紀。對此,專家們說,“賀蘭山”源自蒙古語的說法有誤,但是通用,也就是說錯了也要用。這可能有些將錯就錯、自以為是的意思。

還有當地學者教授們的一種說法是,“賀蘭山”來自古代突厥語,但是很遺憾,“賀蘭”早在西元540年,突厥這個詞開始在中國史册出現就已經出現了。《隋書·地理志》記載:靈武郡統六縣,並在弘靜縣下中說,開皇十一年置,有賀蘭山。而比這更早的是匈奴,其部族之中有呼衍氏、蘭氏和須蔔氏三大姓部落。這三個部落都曾在賀蘭山一帶遊牧,而前二者呼衍氏、蘭氏常常是混居在一起,被合稱為“呼蘭氏部眾”,所以,便將自己活動範圍內的這一山脈稱為賀蘭山,也便是賀蘭山之名的最早由來。(《史記》:(匈奴)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蔔氏,此三姓其貴種也。)

對此,那些來稱“賀蘭山”來自古代突厥語的專家們又說,匈奴人沒有自己的語言,他們講的是古代突厥語。對不對?我說不清,只知道還有一種說法,即匈奴人尤其是統治階層講古漢語,對此《史記》的說法是: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所以,“阿拉善”與“賀蘭山”的名稱在這裡被講清楚了,而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的司馬遷,絕對是一個比我們現在的專家學者早出生2000多年的大學者、大專家。人們應該信他,聽他的。雖說,古代突厥語地名在我國地名中有一定的存在,但至少“賀蘭山”不是,“阿拉善”不是。

再說英雄會。

關於西漢的河西之戰有兩次。首次在元狩二年(西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他率軍從隴西郡出發後,越烏戾山,渡黃河,伐遫濮部,速斬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轉戰千餘裏,踏破匈奴五王國,猶如摧枯拉朽般將河西諸小王紛紛擊潰。

這段歷史資料中的烏戾山可能是今蘭州皋蘭山,也有說法是今甘肅靖遠縣東南端之屈吳山;遫濮部應該在烏鞘嶺一帶,是匈奴的一個小部落,曾經和單于聯姻;狐奴水或是石羊河,有說法是今甘肅武威市石羊河古稱狐奴水。

第二次是在同年夏,漢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軍出擊河西地區,並派合騎侯公孫敖隨同出征。霍去病先由今寧夏靈武渡過黃河,向北越過賀蘭山,涉過浩瀚的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繞道居延海(今內蒙古西北),轉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進,經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肅酒泉一帶),再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匈奴境內2000餘裏,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弱水上游地區,從渾邪王、休屠王軍側背發起猛攻。隨後,河西走廊被打通。但是,公孫敖卻因走錯了路,未能與霍去病軍會合。

這就是說,大約在阿拉善這片大漠戈壁,公孫敖迷路了,與大英雄霍去病相會失敗,也讓英雄一人形只影單地馳騁於戰場,在激動人心的大勝裏多出了一份更加憾人的果敢與悲壯。這個,人們不能抱怨公孫敖這人太笨,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路都是不好走的。

阿拉善這個地方也叫阿拉善高原、阿拉善沙漠,叫高原是因為它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叫沙漠是因為它是其境內有三大沙漠即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是戈壁大沙漠最南部分,也是這三大沙漠的統稱。越過這裡向北,就是史書裏所說的漠北,大漠以北。阿拉善沙漠面積8萬平方公里,屬於我國第二、世界第四大沙漠。從地圖上看,這些沙漠幾乎是連在一起的,路,當然就是好走了。這可能是我們今天玩英雄會的一些人還不知道的。

今天,阿拉善盟共轄3個旗,額濟納旗在最北邊,右旗在中間,左旗貼銀川。這一路大約是3年前我走過,從河西走廊的酒泉到額濟納旗,再到右旗、左旗,由左旗回銀川。當時帶的地圖還未標注從額濟納旗到右旗的公路,是經過打問才知道的,還在一個雅布賴的鎮子住了一晚,算是領略了一下大漠的神奇與壯美。

順便說一句,從右旗可直抵河西走廊的山丹,進入漢軍當年與匈奴人交戰的主戰場黎合山(張掖地區),但霍去病當時並沒有這麼走,而是到了居延(額濟納)至酒泉,再朝東打通河西走廊的。這也許就是他採用的大縱深外線迂回作戰管道。

如此一說,我也算是沿著英雄當年征戰的足迹繞了一大圈,而就今天的英雄會,我非常想說的是:史上,英雄在阿拉善的相會是為了打通祖國的邊疆,但當下的人們卻將它改寫成了一個字——玩。對此,我只能說去的人多也許不是很好,也許會影響到當地的生態保護和建設。時代不同,英雄就會有所不同?顯然,今天玩越野的英雄會的名字來自於後者,但在玩的時候,大家或許至少得知道一下,阿拉善是怎麼回事,有著英雄的怎樣的足迹,而霍去病僅僅是其中之一。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