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區:生態修復讓山體重煥生機

宁夏 112℃ 0
摘要:沿著積雪覆蓋的道路,乘車從固原市區出發,一路向原州區官廳鎮高紅村而行,沿途群山連綿,梯田裏蒿草隨風搖曳,昔日村莊農舍的痕迹,在人工與自然雙重作用下,已變得模糊。原州區政府負責人介紹。原州區政府主要領導說,恢復廢棄礦山土地生態功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改善地貌景觀,優化生態環境,將使清水河流域及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和提升。

沿著積雪覆蓋的道路,乘車從固原市區出發,一路向原州區官廳鎮高紅村而行,沿途群山連綿,梯田裏蒿草隨風搖曳,昔日村莊農舍的痕迹,在人工與自然雙重作用下,已變得模糊。

“之前這些地方都是人家,整村搬遷後,進行生態恢復,現在變成了林草地。”原州區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說,“以往這個地方,草木很少,冬季風大塵土飛揚,現在已看不到裸露的土層了。”

官廳鎮高紅村移民遷出區,是原州區實施元寶楓示範造林項目點。2017年,原州區在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前提下,採取點、線、面相結合的管道,以元寶楓為主栽樹種,科學配寘文冠果等混交樹種,通過封、造、管綜合治理,在官廳鎮高紅村移民遷出區種植元寶楓示範林3700畝。

“元寶楓是繼油用牡丹之後,我區引種的又一新的優質油料並兼具風景觀賞、水土保持及特用木材於一身的高效經濟樹種,其適應性強、耐旱、耐貧瘠。在醫藥、化工、紡織、食品、化妝品等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原州區政府負責人介紹。

隨著元寶楓示範造林項目實施,昔日光禿禿的高紅村變成林區,有效提高了區域林草植被蓋度、增强了涵養水源和防風固沙能力、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對促進原州區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和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原州區生態旅遊資源和推動生態旅遊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離開高紅村元寶楓示範造林項目點,來到清水河原州區段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點,曾經滿目瘡痍的礦區,被一行行樹木所替代。

該項目是2020年自治區實施的“三山一河”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專案,規劃修復面積約369公頃,總投資近3800萬元,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點8處,涉及官廳鎮東峽村,開城鎮史磨、黑刺溝、郭廟村,三營鎮孫家河、趙寺村,張易鎮紅莊村和彭堡鎮蔣口村等5個鄉鎮8個行政村。

“項目計畫在今年全部完成,共劃分15個標段實施。”其中,官廳鎮東峽村有6個標段,是項目治理廢棄礦點較集中的一處,共有礦坑8個,面積185公頃,占項目總修復面積50.2%。

主要採取邊坡削坡、生態修復和補植補造3種措施,共土方回填41.4萬立方米,栽植雲杉、油松等針葉樹1.2萬株,坡面播撒高羊茅、紅豆草等草籽180公斤,修復礦區面積38公頃;對廢棄礦山周邊的退耕地及荒山荒溝進行補植補造,綠化面積147公頃,補植油松、樟子松、絢麗海棠等各種苗木11.5萬株。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原州區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生態修復治理全過程,本著“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耕則耕”的原則,圍繞“科學規劃、立體治理、全面修復”三個階段,採取除險加固處理、掛網噴植恢復、坡面削坡治理、場地拆除平整、礦區生態修復、周邊補植補造等6種措施進行。

為了防止礦山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對危岩浮石進行清理,砌築混凝土擋土牆;對於白雲岩礦開採面,通過采面修整、錨杆掛網、分層噴植、覆蓋無紡布、定期養護等5項措施專業處理,使岩體采面恢復植被。

對於坡面較高、坡度大的土石質坡面,採取削坡减載、降低坡度、地表疏通水路和修建排水設施等措施;對廢棄生產生活廠房、工棚、輪窑等設施設備拆除清理;對礦區生產生活區、堆料場等損壞區域全面修整,平緩地段栽植各種苗木、坡度較大區域全部撒播草籽;對廢棄礦山周邊的退耕地及荒山荒溝進行補植補造,綠化面積80.74公頃,栽植雲杉、絲棉木、金葉複葉槭等各種苗木16.88萬株。

“項目建成後,使原州區歷史遺留廢棄的8處廢棄礦點地質災害隱患得到徹底消除,區域地質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原州區政府主要領導說,恢復廢棄礦山土地生態功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改善地貌景觀,優化生態環境,將使清水河流域及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和提升。

【來源:寧夏日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