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踞青海的馬家軍不足10萬,為何被我軍視為強悍勁敵?原因有三

青海 83℃ 0
摘要:話說,說起這個青海“馬家軍”,我們就得追溯到19世紀的後期,這個馬步芳割據青海,縱橫甘肅數十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與迫害曾給我軍帶來了嚴重威脅。在青海馬家軍中,由於客觀限制,使得其在裝備與火力方面甚是一般,但其最强兵種則是騎兵。兵員的訓練優勢再加上戰馬的優勢使得青海馬家軍的戰鬥力更具殺傷性,對我軍來說,是一個長期令人頭痛的絆腳石。第二點,青海馬家軍的彪悍血性。

文/紀布

話說,說起這個青海“馬家軍”,我們就得追溯到19世紀的後期,這個馬步芳割據青海,縱橫甘肅數十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與迫害曾給我軍帶來了嚴重威脅。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我國大西北地區地廣人稀,根本就不利於部隊徵兵,可以說馬步芳集團與其他軍閥相比,在兵力數量上並不佔優勢。

在1949年時,其數量才達到巔峰,不過也就僅僅不到10萬。相比於老蔣中央軍,李宗仁桂系,閻老西兒晉綏軍來說,著實不够看,可是,為何馬步芳在20多年一直被我軍視為眼中釘呢?原因有三。

第一點,馬步芳集團的兵種佔據了優勢。在青海馬家軍中,由於客觀限制,使得其在裝備與火力方面甚是一般,但其最强兵種則是騎兵。

在三四十年代,西方列强等主要的軍事強國都已普及機械化,像什麼戰機戰艦坦克火炮應有盡有,至於騎兵,他們並不看重,騎兵的發展也只是呈現衰落的趨勢,因為在鋼鐵面前血肉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落後與以農耕業為主的中國則完全不同。

在中國,騎兵可謂是地面上的快速反應部隊,尤其是在奔襲作戰中能彰顯出巨大威力,特別是在大西北地區地廣人稀。

再看我軍,雖然說在武器裝備上有所提升,但絕大多數都是繳獲的日軍武器,再到解放戰爭,雖說武器日漸增多,但與西方相比還是差距很大。

再來看紅軍時期與抗戰時期,更是極其缺乏重火力等强力武器,一旦與青海馬家軍的騎兵衝突,還真沒有什麼比較有效的辦法來應對。

再加上地域人文風俗等原因,西北地方少數民族的人自小就善於騎馬,熟知馬戰等,在戰鬥力方面要强於漢族騎兵很多。

在1933年曾發生過“四馬拒孫”,就是說馬回軍憑藉著強悍騎兵打仗的經典戰例。兵員的訓練優勢再加上戰馬的優勢使得青海馬家軍的戰鬥力更具殺傷性,對我軍來說,是一個長期令人頭痛的絆腳石。

第二點,青海馬家軍的彪悍血性。馬家軍也可以叫做馬回軍,其兵員主要是以少數民族為主,到了後期時,才有漢人逐漸加入。

大西北相對東南沿海地區是十分貧瘠的,在解放之前,社會制度原始殘暴,造就了當地兵員嗜殺兇狠的特性,男性在12歲時,就被抓走當兵員接受軍事訓練,同時給他們灌輸奴化思想。

在30年代時,紅軍的西路軍就曾遭受過青海馬家軍的毒手,此役也算是我軍軍史上最為慘痛的戰例之一。

青海馬家軍在統治方面屬於家族世襲制,青海的阿兵哥普遍都愚忠於馬步芳、馬繼援等馬家人,這些阿兵哥從小就被洗腦,認為殺敵是無限光榮,這就成為了馬家軍所謂的“信仰”,可怕的信仰造就了他們在作戰方面的力量。

曾有資料記載評估:青海馬家軍的阿兵哥兇狠程度以及堅毅程度,與侵華日軍不分伯仲,尤其是在戰場意志方面,絲毫不亞於小鬼子的武士道精神。

就這樣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我軍在遭遇青海馬家軍騎兵的時候,都會吃很大的虧,在交戰時很多戰士在還沒開槍時,就被馬家軍騎兵馬刀劈中,而且,數百騎兵集團衝鋒沖場面威懾力極大,這就快速瓦解了我軍阿兵哥的心理防線與作戰意志,終致戰線潰敗。馬家軍借此“法寶”,再加上沒有“天敵”,能在大西北長期稱霸也就符合常理了。

最後一點,一些歷史遺留原因。在大西北地區,我軍的力量並不够强大,尤其是精銳的野戰部隊,都主要分佈於東部地區,向華東、華北、東北以及中原等戰區。直到1947年的中期,我軍在大西北地區所部署的人馬才勉强達到3萬左右。

青海馬家軍的人數從表面數據來看,並看不出他們有什麼優勢,但是,加上了戰馬其戰鬥力可不止翻了一番。舉個例子,青海馬家軍曾與胡宗南20來萬中央軍交戰的同時,又與我軍西北軍交戰,在人數比例並不對稱的前提下,他們也只是處於一些弱勢,可見青海馬家軍在戰力方面有多强。

其實,客觀來看,青海馬家軍所裝備的武器裝備以及後勤水准方面,並不比同時期的西野優越多少,但是,在長期以來我軍西北軍與馬家軍的交戰中,我軍勝多敗少,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作戰心理,這一點青海馬家軍還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本文參考資料:《西北三馬》,《中國近代戰爭》,《馬步芳家族》,《知網相關資料——青海馬家軍造成的影響等相關資料》,《百度百科相關詞條——馬步芳,青海三馬,青海馬家軍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