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梅
歷經兩年多的改造陞級,青海省博物館日前重新開館。改造後的博物館展陳面積9450平方米,展出文物240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1件。
青海省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以青海歷史文物展為主,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為輔的“1+3”主題展覽體系,多角度展現青海地域歷史與民族文化特色。同時,優化功能佈局,為觀眾提供精細化、人性化服務,彰顯青海人文魅力。
都蘭熱水墓群出土的唐代騎射形金飾片。
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唐代雙獅日月金牌飾。
漢代鸞鳳銅熏爐蓋。
瞿曇寺隆國殿微縮模型。
“1+3”展覽精彩紛呈
“新的展覽最大的特點是綜合了全省文物資源。”青海省博物館副館長黃培培介紹,“我們在充分挖掘自身館藏資源及文物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綜合青海博物館聯盟文物資源,擴充展品類型,豐富展覽內容,提高策展能力,全景式展示青海從史前文明到近現代的發展歷程。”
青海歷史文物展是青海省博物館“1+3”主題展覽體系中的覈心展覽。展覽分為6個部分,參展文物600多件(套),系統展現青海歷史發展行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在以往展陳的基礎上,新增了“乙弗勿敵國”“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蘭遺珍”等內容,對青海歷史文化的闡釋更加全面,部分參展文物為首次在青海省博物館亮相。同時,充分挖掘青海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再現古代青海境內羌中道、吐谷渾道、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的交通功能與歷史風采,體現青海在“一帶一路”中的歷史作用與現實意義。
“青海考古成果展是我館首次舉辦考古成果專題展覽,集中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青海考古的艱辛歷程和豐碩成果。我們秉持‘讓文物回歸考古脉络’的策展理念,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讓公眾近距離瞭解考古文保工作。”黃培培說。考古成果展包括11個部分,介紹了青海最具代表性的8處考古遺址及南亞廊道調查項目,既有對考古過程的梳理,也有對考古成果的解讀和闡釋。通過微縮景觀、視頻、場景復原等形式,對海西都蘭2018血渭一號大墓進行全面展示。洛陽鏟、放大鏡、小型鐵鍬……形形色色的考古工具加上考古現場圖片、考古筆記等,帶領觀眾走近考古現場,瞭解文物是怎樣被發掘出來,又經過怎樣的保護修復,最終呈現在博物館裏。
青海是非遺富礦區,擁有形式豐富、民族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立足於青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輔以青海古建、地區代表性自然風景等,讓觀眾感受“看非遺遊青海”的效果。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策劃的特別展。展覽結合青海省2021年公佈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聯合西路軍紀念館、慕生忠將軍紀念館、原子城紀念館等紅色主題紀念館、博物館,用文物講述青海省18處革命遺址背後的故事。
熱水墓珍品首次亮相
絢麗的彩陶,精巧的青銅器,華美的金銀器,生動的木俑……青海省博物館展示的大量珍貴文物中,來自都蘭熱水墓的部分文物是首次與觀眾見面,格外引人注目。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是6世紀至8世紀大型墓葬群,今年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中的2018血渭一號墓是青藏高原地區發現的佈局最完整、結構最清晰、形制最複雜的高等級墓葬之一,墓中出土金銀器、銅器、鐵器、漆木器、皮革及紡織品等文物千餘件。
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唐代雙獅日月金牌飾精美絕倫,引得參觀者駐足凝望。金牌飾正面凸起,中心是由日、月和寶相花上下組合的圖案。日、月為細金粟邊框內填綠松石組成。寶相花向上伸出的枝蔓上鑲綠松石3顆,外繞細金粟邊框。中心圖案兩側各浮雕一隻帶翼蹲坐的雄獅,雙獅相向,昂首張口,一銜日,一拱月,鬃毛怒張,獅身各鑲嵌一紫水晶。金牌飾背面有系帶的環狀穿孔。
鑲綠松石鳳釵也十分精美,它同樣出土於2018血渭一號墓。金釵用細金粟環繞出立鳳邊框,兩支釵脚呈圓管狀。鳳鳥站在一支釵脚上,另一支釵脚從鳥胸前伸出。鳳鳥雙面全身均鑲嵌綠松石,前脚跟部有一金環。雖歷經千年,鳳釵仍光彩奪目,靈動立體,令人歎絕。展覽中還有血渭一號墓出土的金胡瓶、鋬指金杯、鑲綠松石金鏈等,極盡奢華。
舞蹈紋彩陶盆是青海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次在青海考古成果展中亮相。彩陶盆1995年出土於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宗日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類型。盆通高12.5釐米,口徑24.2釐米,腹徑24釐米,底徑9.9釐米,外壁繪有三道平行弦紋,口沿內壁繪有兩組手拉手群舞的人體圖形,一組11人,一組13人,共24人,人物之間以弧線紋、斜線紋、圓點紋相隔。畫面簡潔明快,生動描繪出原始人集體舞蹈的場景,反映了馬家窯先民的精神生活和藝術水准。
國寶級文物銅鎏金觀音立像在青海歷史文物展中展出。這是明永樂、宣德時期宮廷鑄像,堪稱明代金銅造像的典範,原供奉於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瞿曇寺中。銅像通高146.5釐米,重183.5千克,造型為觀音立於蓮花座上,髮髻高聳,頭戴五花冠,通體鎏金,金色純正亮麗,鑄造工藝精湛,飾物繁瑣華麗。觀音雙腳前蓮座鏨刻有“大明永樂年施”漢藏文字款。據介紹,這是我國現時發現體積最大的永樂金銅造像,其體量之大、工藝之精、體態之美,都達到了古代金銅造像藝術的巔峰。
漢代鸞鳳銅熏爐蓋也是一件不可錯過的珍品。它出土於青海西寧大通縣上孫家寨漢墓,河湟文化旅遊標識的設計靈感就來自這件文物。只見一隻鸞鳳單足立於爐蓋頂部,另一腿前曲,兩翅奮起,尾翼平伸,曲頸靈動,羽翎飛揚,生動表現出鳳鳥即將騰空躍起、展翅高飛的瞬間。此件器物為分鑄合接而成,製作精美,是一件集藝術與實用為一體的精品。
科技手段豐富觀展體驗
數位體驗館是青海省博物館陞級改造後的一大亮點。青海省博物館資訊中心王世威介紹,數位體驗館利用三維建模、增強現實科技等,打造沉浸式5G數位體驗區和“歷史傳送門”體驗區,通過動畫復原展示青海先民在河湟地區的生活場景,將歷史文物“復活”於日常生活中。在數位體驗館,既可以看到“青海從絲綢之路走來”虛擬展,還能體驗參觀素有“小故宮”之稱的瞿曇寺。
線上預約、線上觀展、線上聽講解、線上觀影……青海省博物館融通多媒體資源,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線上服務,滿足各年齡段人群需求。展廳裏還提供可擕式AR眼鏡,讓參觀者可以自助導覽,聆聽重點文物的解說。
黃培培介紹,青海省博物館還通過漫畫、實景圖、文物三維展示等形式打造“河湟文化5000年——青海歷史文物系列微展覽”、河湟印象、遊青海覽古建、遊青海探古墓、新展早報等系列欄目,創新講述文物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照著剛剛看到的舞蹈紋彩陶盆,我也製作了一個陶盆,感覺很有意思。”在社教活動中心,中學生李小偉興致勃勃地體驗彩陶製作。這裡還有製作土族卡通人物布貼畫、搭建撒拉族籬笆樓等活動,讓青少年在趣味互動中感受青海豐富的歷史文化。
(本文圖片均由青海省博物館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