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李清照、王安石,三比特大詩人筆下,不同視角下的項羽之死

安徽 109℃ 0
摘要:力拔山兮,豪氣蓋世,怎奈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或許再沒有另一個人的死能如項羽的烏江自刎那般令人歎息。兩千多年來,世人從未停止過對西楚霸王之死的爭論,更有無數文人騷客就此寫下了諸多不朽名篇,其中最為後人熟知的無疑就是杜牧的《題烏江亭》,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力拔山兮,豪氣蓋世,怎奈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或許再沒有另一個人的死能如項羽的烏江自刎那般令人歎息。兩千多年來,世人從未停止過對西楚霸王之死的爭論,更有無數文人騷客就此寫下了諸多不朽名篇,其中最為後人熟知的無疑就是杜牧的《題烏江亭》,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項羽劇照)

唐朝會昌元年(西元841年),大詩人杜牧在途徑項羽兵敗自刎遺址——安徽和縣烏江亭時,有感而發,寫下了著名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時光荏苒,當歷史的長河奔湧到宋朝,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途經烏江時,就項羽之死寫下了同樣著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杜牧畫像)

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一個是七言絕句,一個是五言絕句,同樣的言簡意賅,同樣的通俗易懂,不同的是,他們對項羽烏江自刎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杜牧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在兵敗時選擇自殺,有失大將風度,是心胸狹窄的表現。詩文的最後兩句更是直接指出,如果項羽當年選擇回到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有機會捲土重來,東山再起。杜牧對項羽烏江自刎的態度,除了深深的惋惜,最主要的則是責備。在杜牧看來,項羽的人生是失敗的,敗在了狂妄自大,敗在了不懂得忍辱負重,更敗在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李清照則與杜牧持完全相反的看法。

(李清照畫像)

不得不說,李清照確實是學富五車的一代才女,《夏日絕句》全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典故頻出,其中“人傑”是漢高祖劉邦對張良、蕭何、韓信的贊詞,而“鬼雄”則是屈原在《國殤》一文中的名言。李清照用“人傑”和“鬼雄”來形容項羽,可見項羽在她心中的至高地位。在李清照心中,項羽儼然就是踏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他活著的時候是“人傑”,死的時候是“鬼雄”,他的烏江自刎並非懦弱或失敗,而是自我價值的徹底體現。杜牧責備項羽的目光短淺,李清照盛讚項羽的鐵骨錚錚,到底誰的見解更有說服力呢?若要讀懂歷史,就必須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杜牧與李清照寫詩時的處境不同,决定了他們的態度必然迥異。

(李清照畫像)

杜牧路過烏江,是在赴任池州刺史的途中,當時的他,意氣風發,志在做出一番偉業,如此心境下,杜牧自然無法理解項羽自刎時的絕望與崩潰,所以,對於項羽之死,杜牧持責備態度。反觀李清照,她寫《夏日絕句》時正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金軍入侵中原,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後來,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卻在城中暴亂時置國家和百姓於不顧,臨陣脫逃。國家蒙此大羞,夫君又如此懦弱,李清照深感羞耻,於是在途經烏江時寫下了《夏日絕句》,實則是借歌頌項羽來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的丈夫。所以,從個人感情出發,杜牧與李清照並無對錯之分,高下之別,只是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所以才會對同一個歷史事件的態度不同。倘若從純粹的歷史視角去看,各位讀者又是如何看待項羽的烏江自刎呢?到底是悲壯還是懦弱?對此,王安石有話說。

(王安石畫像)

杜牧與李清照之外,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也寫過一首著名的《烏江亭》(又名《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的這首《烏江亭》,同樣的言簡意賅,同樣的通俗易懂,不同的是,他以政治家的獨特視角,冷靜分析了楚漢戰爭的客觀形勢,做出了項羽不可能捲土重來、東山再起的結論。王安石的這首詩又名《疊題烏江亭》,很明顯,是針對杜牧的《烏江亭》所作。如果說杜牧是純粹的詩人,那麼,王安石則多了一個政治家的身份,所以,他的詩作裏多了一份冷靜與客觀,對於項羽之死,無褒無貶,只作單純分析。杜牧的《題烏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從文學價值角度和史學價值角度來看,到底誰的大作更勝一籌呢?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各抒己見!

參考資料:

《全唐詩》、《宋詩三百首》、《史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