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家酒企將永久關停的消息尚未降溫,仁懷市發佈的一系列政策又將產區酒企推向行業焦點。
日前,仁懷市政府官方網站發佈《仁懷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規劃中多次提到茅臺鎮、醬酒等發展計畫。在多個規劃當中,均表示將重點發展醬酒產業,以資金支持、政策支持等手段助力醬酒發展。進一步強調“力爭到2025年,實現3家以上企業在主機板上市,2家以上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一邊是護頭强推醬酒企業跨過資本市場的門檻,一邊緊鑼密鼓整治小散亂酒企,仁懷酒企大洗牌下,醬酒熱的階段性結局已有雛形。
前行阻力:土地資源緊缺
在想盡辦法鼓勵與發展特色企業作為經濟支柱、繁榮地方經濟的面前,仁懷政府不得不直面土地資源緊缺這一最大難題。
要知道,仁懷產區是中國醬酒的覈心產區,但不是唯一產區。
醬香型白酒產區不只集中在仁懷,而且衍生到赤水河流域下游,不僅如此,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有醬香型白酒企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醬香酒產業產能約60萬千升,其中仁懷產區總產能近30萬千升,總產值過1400億。產能占全國醬香型酒產能的85%,營收規模占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
酒企局面:多而不强
現時仁懷市處於在營與續存狀態的酒企當中,共有2900餘家涉酒企業,但註冊資本超過5000萬元的僅有60餘家。
結合適合釀酒僅為87.43平方公里的土地、水源、原料等綜合因素來看,轄區最大產能極限在50萬噸左右,超過,則可能無法釀造純正的大麯醬香酒。
而醬酒高溢價帶來的行業競爭壓力也非常巨大,原材料、包材、人工成本的上漲與時間成本,除了頭部酒企,僅有的底層價格帶完全不足以提供企業所生存需要的利潤,中小企業的生存也出現了兩難。
這些企業要想出圈,使產品賣個好價錢,拿到應有的利潤,無非就是:
一:塑造品牌
二:主打低端
打造品牌需要大量的時間、資本去孵化,大多數中小酒企都選擇了更加快速穩定的盈利管道:做低端。
所以不少酒企開始打“價格戰”,低價的產品通常對應其相應的品質,所以“新工藝”醬香也開始誕生。
這對底層想要用心做好產品的企業又是一種衝擊,不得已也開始生產低端劣質產品,引發了終端市場很多連鎖反應。
相比於“龍頭”,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才是真正的民生目標,龍頭只是少數,其他部分才取决了整個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這也是政府政策指導的主要原因。
政策方向:護頭掐尾
醬酒熱由2019年起風,經歷一年的短暫高潮,在2021年開始由熱轉冷,由噪變靜。
概念的過度炒作,資本過剩的泡沫,短期投機,不利於醬酒行業的長遠發展利益,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退燒,是讓醬酒行業回歸“酒”本身,符合包括企業、消費者等多方的利益最大化原則,也可以吸引更多注重長期價值的資金以更好發展醬酒產業為目的入局。
從保障世界醬香型白酒覈心產區的功能佈局,實現白酒產業集群目標,突出仁懷醬酒產區優勢,為了保證產區白酒產業能够更好地發展,仁懷市加速了兩頭抓。
在公佈一系列政策聚焦醬酒產業的同時,仁懷市對全市近2000家酒企進行整治:關停小酒企、兼併重組部分酒企、四改一建設等措施的開展。11月中旬,仁懷累計啟動“四改”工作酒企580餘家,申請驗收331家,驗收通過283家。其中,規上企業42家。600家酒企已永久性關停。
而這與《規劃》中提及的全面建設世界醬香白酒覈心產區、推動共同建立世界醬香白酒產業發展集羣不謀而合。
在頭部企業的扶持上,文章開頭已提到,將從會展、金融、物流、大數據等維度為醬香酒發展提供支撐,3年內實現5家以上企業上市掛牌。
無論是對頭部企業的扶持,還是對中小酒企的整治,醬酒市場正在用自己的管道化解著醬酒熱帶來的危機,待危機解除時,風口的機遇自然會是囊中之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