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海南行”首場報告開講

海南 74℃ 0
摘要:12月13日上午,海南華僑中學禮堂裏,學生提問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主要由中國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組成,另有來自高等院校、軍隊系統以及國家部委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科研人員的任務,不僅僅是寫論文、爭獎項,更是要用科研成果造福社會,讓人類對未知有更多的認識。但想進演講團並非易事。他特別說道,試講現場絕非一團和氣,不嚴謹、不接地氣、不與時俱進的部分都會被明確指出。

2021年“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海南行”首場報告開講
傳以真知 樹以遠志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為什麼彩虹有均勻的7種顏色,而極光大部分是綠色和藍色呢”“為什麼我們用盡全力把橡皮泥往下摔,它不會被壓扁或黏在地上,而是高高地彈起來呢”……

12月13日上午,海南華僑中學禮堂裏,學生提問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當天,2021年“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海南行”在這裡啟動,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團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白武明所作的首場報告,引起了學生探索科學的極大興趣。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主要由中國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組成,另有來自高等院校、軍隊系統以及國家部委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成立24年來,老科學家們用3.3萬餘場科普講座,讓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少年群體認識到:“科學就是力量”“科技就在身邊”。

“科研人員的任務,不僅僅是寫論文、爭獎項,更是要用科研成果造福社會,讓人類對未知有更多的認識。”白武明說,本著“弘揚科學精神、宣導科學思想、傳播科技知識”的初心,越來越多科學家在退休後申請加入演講團,希望在科普工作中發揮餘熱。

但想進演講團並非易事。白武明說,演講團不唯履歷、不看名氣,凡是申請入團者必須經過三場“考試”——第一,明晰報告主題,確保報告內容必須為本人深耕領域;第二,聽取團員報告,在聽講中學習並完善本人講稿;第三,內部試講報告,接受團員的評判。

他特別說道,試講現場絕非一團和氣,不嚴謹、不接地氣、不與時俱進的部分都會被明確指出。有的科學家儘管是業界公認的“大牛”,卻在試講中屢屢受挫,笑言“進你們這演講團比拿獎還難!”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中國地震局研究員、中國國際救援隊原領隊徐德詩補充,機會來之不易,團員們格外重視在演講團的工作。24年間,演講團足迹遍及全國各地1500多個市縣。一比特老科學家耗時4天長途跋涉,就為了到一所偏遠鄉村小學,為幾十名留守兒童作一場報告。

徐德詩的身上也有故事,一次到大凉山區演講,他一路都坐在車上,計步器上顯示的步數卻比平時還多一倍——山路實在顛簸。然而到了現場,他發現當地不少幹部為了趕來聽講,整整徒步兩個小時,“我的疲憊一掃而光,內心充滿感動。”

這樣的感動還有很多。白武明說,在許多學校,演講團演講結束後,學生們掌聲不斷,索要簽名的隊伍排了100多米。一所學校的學生甚至自發唱起《感恩的心》,那情那景令老科學家們熱淚盈眶。

當前,社會各界支持演講團的力量不斷集結,從最初的科技、教育等部門,拓展到婦聯、媒體等組織。到了海南,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加入,又為演講團進一步鋪開工作蹚出了新路子、提供了新方案。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徐文耀介紹,此番來瓊,演講團特意根據海南實際設計了報告主題,新增了航空、航太、遙感等內容的比重。

“時勢造英雄,海南自貿港機遇千載難逢,當地青少年可謂‘近水樓臺’。”徐文耀說,希望通過演講團的報告,讓更多海南青少年立遠志、添動力,激發他們探索科學、關注和投身自貿港建設的熱情。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3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