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1943年春,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響應中央要求,安排了51名領導幹部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以便統一思想,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畧大反攻。
當時,侵華日軍華中、華北派遣軍出動日軍第十七、三十五師團及第十五師團之獨立第十二混成旅團李實甫、徐繼泰等部偽軍共2.4萬人,開始對我阜寧抗日民主根據地實施“拉網式掃蕩”,形勢异常嚴峻。
為此,51名幹部阜寧師部集中出發前,三師黨委通過再三分析研究,幫他們籌謀並劃出了一條入陝路線,即由灌南、漣水之間渡鹽河,過淮河,跨隴海鐵路,越冀東、平西,由晋西北方向輾轉入陝。
當然了,出發時間必須爭取在日偽的“合圍”態勢形成之前。
師長黃克誠還特別指定由師參謀長彭雄、八旅旅長田守堯分別擔任幹部隊伍正、副隊長,八旅政治部主任張赤民為臨時黨支部書記,領導和組織好幹部隊伍,又快又安全地返還延安。
但是,由於延安方面發出學習通知的電報同時被日偽、重慶方面截獲,那麼,這支幹部隊伍的前路危機四伏。
首先,幹部隊伍到達鹽河南岸時,日偽方面已經搶先一步完成了“合圍”態勢,對岸碉堡密佈,炮樓林立,且南岸的船隻全被鬼子拖往北岸。
沒辦法,彭、田二人只好變更原定方案,不渡鹽河,改走海路,繞過連雲港海上封鎖線後由蘇北贛榆縣以北蘇、魯交界處我方控制區的柘汪口登岸,穿山東解放區後由陸路赴陝。
然而,幹部隊伍徵用的漁船在茫茫黃海浮游了一夜半晝之後,遇上了鬼子的五艘巡邏艇。
幹部隊伍這次遠足,只攜帶有手槍和手榴彈,只得且戰且退,不斷向岸邊靠攏。
一番血戰過後,田守堯、彭雄、吳毅、張友來、曹雲、陳洛蓮、張明、張鐸、張鶴英等16人壯烈犧牲,餘下眾人在登岸後迅速脫離了險境。
遇難的16人中,田守堯名氣最大,是赫赫有名有的抗日名將。
田守堯16歲就參加了新安集暴動,後歷任紅25軍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長征到達陝後,先後擔任第223團政委和第75、78師師長。
著名的勞山大捷就是田守堯率78師及75師一部打的,擊斃了敵師長何立中,為紅15軍團和紅一方面軍陝甘支隊的吳起鎮會師掃除了障礙。
田守堯還率部參加了由毛主席直接指揮下的直羅鎮戰役。
1937年8月,陝甘地區的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田守堯初任115師344旅687團副團長,參加了平型關伏擊戰,光榮負傷。
平型關大捷後,身負重傷的田守堯被擢升為687團團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1939年7月,344旅旅長徐海東身患重病,被中央準予回延安休養,八路軍總指揮朱老總最先考慮由田守堯代理344旅旅長。
再補充一下,當時在344旅任政治委員和黨委書記的人是黃克誠。
徐海東和黃克誠,都是開國將帥中大將級別的人物呀。
由田守堯接任徐海東,而由黃克誠當他的副手,可見田守堯當時在軍中的分量。
而在當時,田守堯才只有23歲!
不過,延安總部就考慮到田守堯的年紀太輕,另派了比田守堯年紀稍長的楊得志頂上,擔任了344旅旅長。
但不管在哪個崗位上,田守堯都是盡職盡責,勇猛作戰,出色完成上級安排的每一項任務。
皖南事變後,田守堯任新四軍第3師8旅旅長兼蘇北鹽阜軍分區司令員,已經是一員震懾敵膽的抗日名將。
田守堯壯烈犧牲了,但因為當時交通條件和情報條件的限制,延安並不知道此事。
在當地活動的軍統特務將這一情報電告了重慶軍統總部。
在戴笠的策劃下,軍統派特務假冒田守堯,獨自一人前往延安開會,準備伺機實施暗殺活動。
恰好,延安邊區政府保衛處偵察科長陳泊接連處理了兩起武裝特務企圖偷越邊區哨卡的事件,加强了防特反特工作。
在那段時間裏,陳泊每天都調閱從中央軍委和中辦抄來的中央主要領導日常活動的安排計畫。
當他得知毛主席要於6月22日上午10時接見新四軍三師八旅旅長田守堯,一下子就警惕了起來。
他向中央軍委總政治部鋤奸部偵察科長錢益民詢問情况並要求核查。
當他得知臨近邊區的晋西北兩個兵站都沒有田旅長路過的記錄,於是用了整整兩晝夜的時間,終於查清了這位“田旅長”的軍統特務的真實身份。
說起來真是險過剃頭,這個偽裝成“田旅長”的軍統高級特務在中央軍委招待所連續住了五天,從沒有人對他的身份表示懷疑。幸好,陳泊趕在他面見毛主席前一天揭穿了他的假面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