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總部批量搬離北京!哪座都市將受益?

北京 83℃ 0
摘要:央企總部搬遷一直備受關注,每當出現相關消息都會有媒體競相報導。最近,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總部搬遷到深圳、助力大灣區發展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央企離京的關注。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企業的搬遷是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不必如此在意。我國央企總部分布情况。據統計,在京的央企總部有將近100家,超過總數的八成,為北京創造了大量的地區生產總值。

央企總部搬遷一直備受關注,每當出現相關消息都會有媒體競相報導。最近,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總部搬遷到深圳、助力大灣區發展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央企離京的關注。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企業的搬遷是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不必如此在意。

其實不然,其中牽扯巨大的利益關係,企業總部也一直是各地爭奪的焦點。因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總部經濟帶來的重大利好,不僅可以帶來就業、購房、消費等直接的利益,而且很多集團會將分子公司的利潤、稅收等歸集到總部,新增總部所在地的經濟增加值。且不說央企的巨大規模,很多民營巨頭總部的選擇都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曾經深圳就為錯失華為而悔恨不已,由此可見總部經濟的重要性。

我國央企總部分布情况。

在瞭解央企總部分布情况前,首先要知道的是目前我國有多少家央企。

如果從廣義上講,截止2020年6月我國共有126家央企,其中由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有97家,主要涉足的領域是能源、化工、鋼鐵、電力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實體企業。還有23家金融類中央企業,主要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行業,主要是受財政部監管(部分受財政部委託由中央匯金公司監管)。

此外,還有3家行政類央企和3家文化類央企,分別是烟草總公司、郵政集團、國家鐵路集團、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中國廣播電視網路公司。不過隨著國家對央企管理的深化改革,出現一些央企的重組合併,央企的數量也在發生著變化。

從國內央企總部分布情况看,北京是央企首選之地,畢竟作為國家的首都,北京有著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據統計,在京的央企總部有將近100家,超過總數的八成,為北京創造了大量的地區生產總值。而且很多央企實力雄厚,不僅在國內擁有絕對話語權,往往也在世界五百强之列,囙此也讓北京成為全球五百强企業最多的都市,達到了60家之多,超過了東京和紐約之和。

除了北京,央企更傾向於“落戶”南方都市,其中有8家選擇了我國的經濟中心上海,6家選擇港澳地區、4家在廣東、3家在武漢、1家在成都。除此之外,北方都市裏僅有7家央企總部,其中雄安新區有2家,東北三省共5家,主要是一重、一汽、鞍鋼這些曾經象徵東北老工業基地輝煌的央企。

央企總部搬遷誰會是最大的贏家?

其實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並不是第一家搬離北京的央企,有消息稱,中國船舶集團也將在今年搬遷至上海,而長江三峽集團已經於今年9月將總部搬遷至武漢。央企總部的搬遷反映出國家對於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决心和力度,當然對於承接的都市無疑是巨大的利好,而其中最大受益者又會是誰?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雖然南方都市在經濟實力上更有競爭力,而且早已有多家央企選擇南下,也不排除今後還有央企總部選擇搬遷至南方都市。不過目前來看最具吸引力的應該是雄安新區,其實從今年中國中化和中國衛星網路集團將總部選擇在雄安新區就能看出一點端倪。

作為我國新成立的新區,其定位本就是探索開發新模式,優化調整京津冀地區空間結構和都市佈局,有效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央企總部搬遷本就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內容,囙此選擇雄安新區不僅是央企積極回應、支持國家政策的表現,更是助力雄安突破發展的關鍵。而且北京在其十四五規劃中特別提出,支持央企總部、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等有序搬遷至雄安新區。

隨著央企總部的入駐和高校、醫院的落戶,雄安新區的面貌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千年大計也將逐漸成型。

當然,如果說除了雄安,央企總部搬遷的第二大受益者也是無可非議的,那就是上海。因為上海作為直轄市之一,是我國明確定位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而且也在努力打造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上海的經濟基礎本就是最好的,借力浦東新區的開發,更是迅速崛起,金融、貿易、航運、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全球比較也有較强的競爭力。

目前有8家央企將總部落在了上海,其中金融類就2家,分別是交通銀行和太平人壽。此外,還有寶武鋼鐵、東方航空、中國商飛、中遠海運、中國電力裝備將總部定在上海,而且由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兩家企業合併重組的中國船舶也將來到上海,助力上海航運領域的發展。囙此,上海對於央企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央企選擇上海作為其總部落戶的首選。

其實,從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央企的搬遷選擇上看,央企總部選址或許不再局限於地理位置,而是更多地從產業優勢、行業發展情況、國家發展規劃上考慮。比如三峽集團本就是隨著三峽工程的建立而誕生的,而它的主營業務也在湖北,它與湖北、與整個長江經濟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囙此三峽集團回遷武漢也是基於這些考慮。

當然,中國船舶選擇上海,中國電子資訊集團選擇深圳也是對於都市在相關產業上的優勢和地位的考量。相信今後我國的央企總部在搬遷和佈局上將更加優化,東北的農業、西北的能源、東南沿海的海洋經濟或許都將成為影響相關領域央企落戶的關鍵因素。

當然,首都北京也不會因為央企的離開而影響其發展,相反,通過打造我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的清晰定位,讓其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更加動力十足。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國家戰畧得以逐步實施,高品質發展得以有效推進,相信祖國的未來可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