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10人的團隊,深耕黑土地20餘年,育成水稻品種44個,累計推廣面積2.1億畝,增收稻穀105億公斤,增創社會經濟效益294億元,成果直接轉化效益1.5億元以上……
這就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術育種團隊。近日召開的第六届全國傑出專業科技人才表彰大會上,他們榮獲“全國專業科技人才先進集體”。
本世紀初,黑龍江三、四積溫帶主要種植的是外國水稻品種,“當時國產品種的研發壓力很大。”面對當時品種研發的“卡脖子”問題,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潘國君直言,“團隊下决心要育成一個更耐寒、抗病,適應性更强,豐產性更突出的品種。”
團隊中同樣深感肩負重擔的,還有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術育種研究室主任劉傳雪。
“看到品種能有點滴的進步,我的疼痛、辛苦便全拋到九宵雲外了。”為了研發新株型資料,劉傳雪日日夜夜忙碌在試驗田間,由於整天泡在冷凉的水田,當時剛剛40歲的劉傳雪患上了腿部脈管炎,一遇冷水雙腿就疼痛難忍。但即便如此,當時的他依舊像打了雞血一樣,沒日沒夜地蹲守在水田裏。
潘國君(左三)和劉傳雪(左二)正和團隊成員一同觀察討論水稻長勢。(張藝開攝)
但品種改良的過程又難免曲折——龍粳14稀有芒、龍花00233後熟慢導致整精米不高、龍花02063-1的抗病性問題……
一個個品種被接連研發出來,但經過試驗,綜合效能卻都沒超過原本的外國品種,不足以被稻農所接受。
“即便如此,沒有人想過放弃。稻子是會說話的,需要你去找它,如果你不去找它,永遠不會和你說話,也就找不到新株型資料、育不成優良品種。”劉傳雪說,“十多年如一日,我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頭上太陽曬,脚下水汽蒸,40多度的試驗大棚裏一呆就是大半天。提到水稻,每個人都有用不完的熱情。”
潘國君(右三)正在田間進行調研。(受訪對象提供)
為此,潘國君帶領團隊成員們,幾乎每天都在試驗田、大棚裏忙碌:播種、觀察、記錄、選擇……再對收穫的水稻進行對比試驗,篩選出理想的資料,然後再播種、管理、對比試驗……
“我們沒有被困難嚇倒,跌到之後,起來再戰。”劉傳雪介紹,科研路線與科技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完善,相互驗證後,理論和科技體系隨之逐漸完善,更多的關鍵技術被逐步突破:創新的花培科技;“三增一减”科技;“二圃合一鑒定科技”……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終於實現了誓願,育成心目中的龍粳31。”潘國君介紹,直到2011年,國產品種“龍粳31”經試驗效能終於有了新的突破,開始大面積推廣。
但在推廣初期,新品種卻依舊遭受不少質疑。
“分蘖怎麼那麼少?能有產量嗎?”到了抽穗時期,不少農民找上門來,當面質疑。潘國君和劉傳雪一方面逐一耐心解釋,另一方面通過各種管道,對農民進行新品種特性的培訓講解。
秋天收穫時,一車車沉甸甸的稻穀打破了人們所有的疑慮。“產量和出米率超出想像,再見到稻農們,大家都笑得很開心。”劉傳雪回憶,不少稻農看清了一個真理:種地,一定要講科學。
現時,龍粳31僅在黑龍江省就累計推廣應用1.04億畝,面積連續15年全國第一,徹底取代了稱霸黑龍江省十餘年的外國品種,成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最大粳稻品種。2020年,以龍粳31為主體的“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評選為國家“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
一個個成果的背後,也離不開團隊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是建立育種圃世代跟踪管理辦法,F2代、預備試驗、產量鑒定等統一選種;其他世代均由場圃負責人管理,分組合作選種。二是製定成果分享辦法,誰的育種圃出成果、誰就署名在前;三是建立績效獎勵辦法,對成果轉化收益按實際貢獻大小分配;四是鼓勵和支持成員攻讀學位,讀學位期間待遇不變。
“這種集中統一又分工協作、團隊內又公平競爭的運行管理模式,解决了團隊內部論資排輩、成果排名和分配不公以及職稱晉升產生衝突等問題,充分調動了年輕成員的積極性。”潘國君說。
即便成績斐然,潘國君和他的團隊並未就此停下脚步。2021年9月23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水稻新品種龍粳3013和龍粳3010的百畝示範方進行了測產驗收,龍粳3013平均畝產750.8公斤,龍粳3010平均畝產744.3公斤,達到了東北早熟粳型超級稻產量名額,雙雙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組驗收。
“雖然如今品種的單產水准很高,但科技創沒有終點。為了為農民增產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們會持之以恒,推動水稻的產量、抗性以及食味品質不斷取得新突破。”潘國君說。(張藝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