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是公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也是領導中國革命的偉大領袖。除此之外,與毛主席接觸過或是讀過他的文章、詩詞的人,還一致認為他是一比特知識淵博的歷史學家。
從青年時期開始,毛主席就喜歡讀書,特別是史書更是他的最愛。有人對此評估道:“毛主席嗜書如命,史書為最”。
走上革命道路後,毛主席並沒有放弃讀書的愛好,在行軍打仗中,在吃飯睡覺前,只要有一絲時間,他就會利用起來讀書。一部《二十四史》4000萬字,他不僅讀完全部,還寫下讀史心得。300萬字的《資治通鑒》,毛主席前後通讀17遍,可謂爛熟於胸。
正是因為對歷史的熟悉和瞭解,毛主席才能在不同的場合,隨時隨地的引經據典,講述歷史得失和治國之道。
1958年,毛主席前往河南視察,期間他走訪了鄭州、開封等大城市,也曾前往新鄉、許昌等相對落後的小城市,就都市發展和農村建設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
在此期間,毛主席一直想去位於河南西南部的南陽視察。作為當時河南最大的地級市,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南陽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民生活水準還很低下。為此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生活的毛主席很想去實地走訪調查一下,爭取找到解决南陽經濟發展落後的辦法,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
其實早在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就曾與南陽有過交集。那是在1948年,革命军剛剛攻佔了南陽,聽聞這個消息後主席很高興,特意寫了一篇名為《中原我軍占領南陽》的新聞稿。
在文中毛主席引經據典,介紹了南陽的歷史和古代名人事蹟,展現出了深厚的歷史學識,除此之外,他還指出南陽是中原的戰畧要地,我軍解放南陽,是解放全中國行程中的一個重大勝利。
可由於當時南陽並不通火車,連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坐汽車要走好幾天才能到,而且一路上都是顛簸的石子路,隨行人員擔心主席的身體承受不了路上的顛簸,就勸他放弃了南陽之行。
雖然不能親自去走訪視察,但對於南陽的工作主席並沒有放下。他特意將南陽市南陽縣的縣委書記叫到鄭州,當面向他彙報工作。這樣雖然沒有親自去視察得到的結果直接,但也可以初步瞭解南陽地區的發展情況。
在接到要前往鄭州,親自向主席彙報工作的通知後,南陽縣的縣委書記不敢怠慢,立刻將縣裡各個部門的領導全部召集起來開會。由於不知道主席具體要問哪方面的工作,縣委書記就讓辦公室主任和秘書將全縣的資料全部整理出來,起草了一份幾十頁的書面資料,準備在鄭州向主席彙報。
到了鄭州見到毛主席後,這位縣委書記很緊張,主席見狀主動上前與他握手,並親切地招呼他坐下。主席的和藹可親讓縣委書記很感動,心中緊張的情緒也緩解了不少。
接下來縣委書記拿著厚厚的資料,照本宣科的向主席彙報了南陽的一些情况,毛主席只是靜靜地聽著,期間偶爾的詢問一兩句。當縣委書記全部報告完之後,主席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點燃一支煙,吸了一口後問了縣委書記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諸葛亮的。主席說南陽古稱宛縣,是歷史悠久的名城,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征討張繡,就曾在此爆發過大戰。南陽在歷史上是個臥虎藏龍之地,出了很多名人,三國著名的謀士諸葛亮就曾在臥龍崗隱居。西蜀子雲亭,南陽諸葛亮世人皆知,但諸葛亮是哪裡人,你知道嗎?
聽到主席的問題,縣委書記愣住了,他手裡的資料上寫的都是一些彙報性的成果,並沒有關於南陽歷史和名人方面的資料,他也沒想到主席會問一些歷史方面的問題。諸葛亮的事蹟他聽說過些,但卻不知道諸葛亮是哪裡人?
沒辦法,縣委書記只能如實回答,說諸葛亮的事情他瞭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三國時期蜀國劉備的謀士,不知道他是哪裡人。
主席聽了他的話,並沒有不高興和責備的意思,只是告訴他說,諸葛亮是山東琅琊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
接著主席又問道:“那你聽說過二十八宿走南陽這個典故嗎?”縣委書記對此也是一知半解,主席又耐心地向他講解了這段歷史。“二十八宿”也稱雲台二十八將,說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南陽起兵,招攬了二十八名戰將,在他們的輔佐下,建立了東漢王朝。
身為一名地方官,對於地方的歷史和名人典故都不知道,這位縣委書記感到很羞愧,低著頭不敢再看毛主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見了縣委書記因回答不上問題有些沮喪,主席笑著說道,你不要自責,我提的問題可能有些偏,你不是學歷史的不知道也正常,不要往心裡去。在主席的開導下,這位縣委書記的狀態才好了些,開始繼續和主席交談。
在彙報的最後,主席又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也是他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農民的生活好不好,每位農民一個月能吃幾兩香油啊?
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問題,卻包含著主席對農民生活情况的關心。香油在當時的農村是一種“奢侈品”,農民能否吃上香油是對生活狀況最直接的一種迴響。
這次問題事關民生,縣委書記本以為資料中會有記載,結果翻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只找到了縣供銷部門提供的城鎮人口每月供應3兩香油的數據,卻沒有農村方面的紀錄。最終只能如實回答說沒有這方面的統計。
對於主席的問題,這位縣委書記一問三不知,他本以為會受到主席的責備,甚至還做好了被罷官的準備。可在談話結束後,主席並沒有責備他,也沒有責備他,只是給了他兩點忠告:第一、作為一比特地方官,要瞭解一個地方的歷史。第二、作為一比特地方官,要瞭解和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
結束語:
毛主席給這位縣委書記的兩點忠告,非常務實,即便到了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各級官員,更應該牢記這兩點忠告,熟悉歷史,在歷史中尋找和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得到人民的擁護和信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