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危難重重,當年那些踴躍參加紅軍的年輕人,最後還能有多少能看到新時代的到來。即使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下來,也是滿身傷痕累累,甚至肢體上有不少殘缺。在開國將軍中,就有不少獨臂將軍,還有一比特獨腿將軍鐘赤兵,身負殘疾仍能取得如此大的功績,真是不容易,今天這位主人公也有一目在戰爭年代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此人就是被稱為“獨目上將”的周純全。
淒慘的童年經歷
1905年,周純全生於湖北的黃安縣,這裡就是今天的第一將軍縣紅安。他們家的家境非常淒慘,沒有自己的田地,只能給地主家當佃農。13歲那年被生活重擔壓垮身體的父親撒手而歸,他們兄弟姐妹幾人只能跟母親相依為命。
父親去世後,周純全作為家中老大挑起生活的重擔,十幾歲就跟著鄉鄰來到漢口,先是在一家茶樓裏當雜工,後來年齡稍大一些,就進入惠工織布廠當工人。每日繁重的工作,累的他都站不起腰來,但想到家裡的親人,他只能咬牙忍受下去。
周純全有時候也會靜下心來想,為何世界總會這樣不公平,自己忙忙碌碌一天,只會得到微薄的收入。那些整體閑來無事的工頭和工廠主,每天卻大魚大肉,有著享不盡的福。
1923年,在我黨領導下,漢口興起了工人運動。聽著那些組織者講解,周純全明白了之前的疑惑,也懂得受苦受難的勞苦福斯們,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抓住改變自己人生的機遇。最後周純全下定决心,投身革命運動,因表現出色,還成了“二七”罷工後援會的負責人。
1926年底,周純全終於得到準予,加入了我黨。他的家鄉黃安作為湖北的革命搖籃,農民運動發展很快,周純全積極投身農運工作,他每日不辭辛苦,深入各鄉村,向大家文宣革命思想,創辦農民協會,甚至組建農民自衛軍,懲罰平日欺淩百姓的地主惡霸。
出色的紅軍將領
可是就在這革命高潮期,大革命遭受失敗,革命運動也只能轉入地下。革命組織不會就此沉淪,總有一天會爆發,在當年的10月,我黨領導了轟轟烈烈的黃麻起義。
起義中周純全領著一路農民軍,冒著槍林彈雨攻入黃安縣城,隨後對城內殘敵展開了清繳。正因為這份功勞,縣農民政府成立時,周純全當選為候補委員。
可是敵人很快組織重兵進行反撲,兩軍力量文宣,農民起義軍裝備又差,也只能撤離黃麻縣城。突圍時起義總指揮潘忠汝主動擔負掩護任務,最終戰死。起義軍殘部在周純全帶領下轉移到龍王山。
大家暫時安全了,但是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物資緊缺,缺吃少穿。如果不趕快解决這個難題,好不容易帶出的這些人也會心散的。
周純全就帶著兩三個人,趁天黑摸進一個地主開辦的錢莊,弄了好幾百塊洋元,又用同樣的方法搞到了一些糧食,才暫時擺脫了困境。
在他們的堅持下,大別山地區的革命形勢越來越好,1931年鄂豫皖省委成立後,周純全當選為省委常委兼保衛局局長。職務升高了,身上的擔子更重了,除了負責省委工作,到了戰時他也會上前線領兵打仗。
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作戰時,紅十師政委甘濟時犧牲,周純全暫時接任政委,與師長王宏坤帶領部隊在七裡坪與敵人繼續死戰。當時他們的任務是掩護方面軍總部撤離,任務沒完成不能離開陣地。
激烈的戰鬥中,周純全的帽子都被敵人子彈打掉了,子彈往下偏一點,他就犧牲了。雖是逃過一劫,頭皮也被擦破,血流的滿臉都是,但周純全不在乎,將血抹了一把繼續只會戰鬥,直到總部撤到安全地。
不久後,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紅色方面軍轉戰川陝地區,在創造新的根據地時,又展開了反“六路圍攻”作戰,當時周純全負責東線左翼作戰部隊的指揮,他運用“收縮陣地、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多次擊退敵人的進攻,消滅的大量敵軍,為反“六路圍攻”最終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優秀的後勤幹部
周純全無論是軍事還是政工,都是一把好手,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隨著地位的提升,在1935年沙窩會議上,他被任命為紅軍政治部副主任,還增補為政治局委員,此時在十大元帥中,只有朱老總是委員,可以說他此時在黨內的資歷,已經超過了九比特元帥。
周純全能力出眾,也非常受張的信任,一直負責保衛局的工作。但後來他聽從張的訓示,抓捕了徐帥夫人程訓宣,最後還將她處決。這件事對徐帥傷害很大,對周純全以後的仕途也有些影響,並成為他心裡過不去的一個坎。
抗戰時期,周純全一直留在延安負責教學工作,抗戰勝利後調動東北,後成了東野的後勤部長。幹後勤不用上前線領兵打仗,好像安全些,但肩負的重擔卻不小。前線將士是否能打勝仗,與後勤保障關係很大。每一次大型戰役的背後,都是周部長大量心血的付出。由於過於操勞,他在長征期間受傷的右眼,因勞累過度,最終失明。
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後勤也是由周純全負責的。依靠長期的工作經驗,他迅速掌握瞭解當地經濟、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和資料,很快打開後勤工作的局面。
後來美軍將領範佛裡特驚歎道:
“聯軍的空軍和海軍動用一切力量,去阻擋志願軍的供應,但他們仍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前線,這是創造了驚人的奇迹”。
正因為他在後勤工作上的功績,1953年升任革命军後勤部副部長兼副政委,在後來的軍銜評定中,他曾與蕭克、張宗遜、王震、宋任窮幾比特開國功臣,都被列入十五大將候選名單中,但後來名單改為十比特,他最終被授予開國上將。
結語
將軍為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但在他內心深處,還是眷戀著自己家鄉,從年少挑起家庭重擔,外出做工,到後來投身革命事業,從戰火彌漫的革命年代,到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將軍一直沒有時間回返自己的家鄉。
1985年7月28日,80歲的老將軍走完自己輝煌的一生,根據將軍臨終遺願,在一切事宜結束後,將軍骨灰一部分灑在長江,一部分帶回家鄉,葬在紅安烈士陵園,為革命事業努力奮鬥幾十載,如今終於魂歸故里,回到生養他的故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