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用戶端記者吳鐸思通訊員馬安妮土地交給了別人種,農民到哪兒去?春種秋收冬來閑,農民如何再創收?離開土地,農民還有哪些新技能?走進新疆塔城,記者發現,農民有了“百變”身份,從農民變老闆、變工人、變創業者,百變的是身份,創造的是新生活。
“家裡地不忙的時候,我就在廠子裏幹活,一個月也能掙個4000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張新生打瓜籽加工專業合作社員工陸秀琴說。
陸秀琴在廠子裏幹了十年,是隨著廠子成長起來的老員工。除了工廠的這份工作,家裡還種了80畝地,種植了玉米、打瓜、西瓜等農作物。“以前機器用得少,我就八月份到廠子,一直幹到年後,現在機器種植多,我就更多時間在廠子裏。”陸秀琴說。
在陸秀琴眼中,工廠很有溫度,有一年,自己家人因病住院,需要手術費,還在供孩子讀書的陸秀琴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無奈之下,她向老闆開口說了難處。沒曾想,老闆自掏腰包幫助了她,並讓她安心照顧家裡。
“在工廠上班,不僅有專門的培訓,老闆也很關心我們,我特別感激。”她說。在用工方面,塔城張新生打瓜籽加工專業合作社裏共有11名員工,其中和陸秀琴一樣情况的員工有8名。除了固定的員工之外,在每年的銷售旺季、收購旺季,張新生都會雇傭20-30名短期工。
“我們所有的員工都簽訂了契约,不管長期工還是短期工,包括他們的特殊情况都會清楚寫出來。”張新生說,“每年旺季的臨時工,我們也會登記造册。”“非常感謝政府提供這次免費學習培訓的機會,讓我學到了實用的技能。”走進塔城市技工學校會議室,正在大型機械設備培訓班上課的塔城市阿不都拉鄉窩爾塔阿不都拉東村村民張銀山說。
今年入冬以來,塔城市各鄉鎮場農牧民一改過去“猫冬”的習慣,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塔城市技工學校參加勞動力技能培訓,為新一年的增收致富“充電加油”。
塔城市技工學校今年冬季,根據農牧民的實際需求,開設了怪手、鏟車等大型機械和電焊、鋼筋工、架子工、美容美髮、中式麵點、烹調、茶藝等18個工種的免費技能培訓班。聘請了塔城各行業頂尖技師,為營員現場授課,現時學校有200餘名營員。
據瞭解,塔城市技工學校於2020年建校,是集教學、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性學校。建校以來,學校利用冬閒免費開辦各類技能培訓班,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本校培訓等多種方式,吸收塔城市各鄉鎮場、周邊縣市和兵團第九師各團場富餘勞動力。
截至目前,參加各類培訓8076人次。“針對邊遠鄉鎮不方便到校的農牧民,學校聯合各職業技術學校和各企業,開展下鄉鎮送學上門活動,使農牧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科技,還不耽誤家裡幹活,從11月份開始,學校計畫開展7期培訓班,預計到明年3月底結束,每期30至40人,將根據各鄉鎮場上報人員、學習訴求酌情開展培訓。”塔城市技工學校辦公室主任王偉說。
在哈巴克鄉的巴斯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2021年度分紅大會上,160萬元在現場進行分紅,居貴就是其中一個,今年他分到了三萬六千多元。“我特別高興,今天分到了錢,我打算再去買幾頭牛,給家裡添置點東西。”家住塔城市喀拉哈巴克鄉的居貴高興地說。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