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阿城小嶺冶鐵遺址帶你穿越回金朝,揭女真鐵器時代崛起之謎

黑龙江 75℃ 0
摘要:哈爾濱阿城素有“女真肇興地,大金第一都”之稱。這一點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考古調查人員在阿城小嶺地區發現的古代鐵礦和冶鐵遺址可以得到充分證實。王永年向記者介紹,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小嶺鎮境內的鐵礦、冶鐵遺址中,規模較大的是石河村採礦遺址和東川村冶鐵遺址。

龍頭新聞記者李琳

哈爾濱阿城素有“女真肇興地,大金第一都”之稱。西元1115年,女真人首領完顏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國,史稱“金上京會寧府”。

據金史專家王永年介紹,發現鐵礦、掌握冶鐵科技對於金建國前後的經濟、軍事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考古調查人員在阿城小嶺地區發現的古代鐵礦和冶鐵遺址可以得到充分證實。

為了揭開早期女真人採礦、冶鐵、生產生活、開疆拓土的塵封故事,記者採訪了金史專家關伯陽、王永年及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阿城文物管理所的相關人員。

小嶺五道嶺礦洞遺址

考古發現:阿城小嶺地區發現多處冶鐵遺址

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提供的一份上世紀六十年代由當時所屬黑龍江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王永祥執筆的調查資料顯示,1961年3-4月間,在調查阿什河的古文化遺址時,知悉1958年和1959年曾在五道嶺(位於小嶺鎮內)發現了古代礦坑和有關遺物。囙此,在同年及1962年5-10月間對五道嶺周圍地區進行了較細緻的調查。

經過調查,除發現五道嶺古代鐵礦和冶鐵遺址外,還陸續發現了古代冶鐵遺址五十餘處、建築遺址十餘處和古礦坑一處。小嶺地區屬於張廣才嶺西麓,山脈連綿,東、南、西三面的山脚下有環山繞嶺的阿什河,古代冶鐵遺址就散佈在這些大山坡附近的黃土漫崗上,煉鐵渣、木炭、冶鐵用的鐵礦石等到處都有。

王永年向記者介紹,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小嶺鎮境內的鐵礦、冶鐵遺址中,規模較大的是石河村採礦遺址和東川村冶鐵遺址。石河村的採礦遺址,是一個80米寬、40米深、300米長的大坑,專家估算從這裡采出的鐵礦石應在50-80萬噸之間。在石河採礦坑的西壁,有一個直徑3米多的山洞。據年長的人說,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大煉鋼鐵時開鑿的挖礦洞。

據阿城文物管理所相關人員提供的資料記載,東川冶鐵爐址,穴築於黃土崗內,長約25米,寬約20米,曾在此發現的遺物有白瓷片、布紋瓦、灰色陶片、鐵錘、鐵砧、黑釉大碗,以及北宋“元豐通寶”銅錢等。

被迫遷徙:

完顏部遷至阿什河流域建房、農耕、探索燒炭煉鐵

據王永年講,女真人掌握並發展了冶鐵科技,為他們的日益强大提供了重要保障。女真人冶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世獻祖綏可時代。眾所周知,阿什河流域是女真完顏部肇興建國之地,所以稱阿城為金源之地。西元十一世紀,金建國前的第四位皇祖——金獻祖完顏綏可率完顏部族從僕幹水(牡丹江)遷至阿城,此時相當於北宋和遼朝的中期,之前的百餘年,在他三比特父祖輩的統領下,完顏部已是牡丹江流域很興旺的大部落。

至於到了他這一代為何遷徙,史料上並未直說,但有大量關於遼國威逼女真人、不定期發兵征剿的記載,當時整個東北有幾十個女真部落,完顏部也難逃遼國騷擾,當然也不排除女真部族間殘酷的攻殺等原因。遷徙之前,完顏綏可派出遊騎尋訪部落新居地,遊騎們踏遍了廣袤的黑土地、山林、江河、沼澤、草地……最終選定了阿什河流域。

完顏部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阿城,最初落脚在海古水,之後逐漸轉移到隔著一道大嶺的阿什河流域。大酋長完顏綏可思想活躍,富有開創精神,開始訓導之前一直過著冬居地穴、夏逐水草的漁獵生活的族人,學習遼人和漢人建造房屋、集結村落,有了安定的住所,又教族人學習簡單的農耕,在食住有了保障後,又開始探索燒炭煉鐵科技。

冶鐵業的出現非同凡響,中原的商周時期向春秋戰國時期轉化,一個值得一提的文化標記就是由青銅器時代轉為鐵器時代。完顏部掌握了冶鐵業,就等於在蠻荒的白山黑水間發出了明亮的進化訊號。

當然,這個進化是緩慢的,也是歷盡艱辛的。完顏部八九百年前的冶鐵遺址就在阿城小嶺地區,那是一口口深達幾十米的礦井。從此,完顏部加快了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的脚步,為日後征服白山黑水諸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金朝:冶鐵業的高度發展為金軍節節勝利提供物質保障

到了完顏綏可晚年時,完顏部的領地已擴展到松花江流域,由於還是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所以完顏部對周邊溫都部、唐括部、五國部等其他女真部落並未實現有效統治。臨終前他傳位於最欣賞的兒子完顏石魯,史料記載,石魯果敢剛毅、驍勇善戰。

為了子孫後代,還有一段完顏綏可親自為兒選“悍妻”的佳話:“石魯到了成婚年齡,綏可便放話稱,兒子勇斷异常,柔弱女子不配。適逢徒單部有個出了名的女子待嫁,是遠近聞名的厲害精,無人敢娶。綏可聽說後,立即派媒人提親,隨後安排兒子娶親。”

這樣一對剛強男女婚後如何呢?從石魯以後的完顏子孫一代強似一代,就足以說明綏可的良苦用心了:石魯作酋長後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石魯之子完顏烏古乃又合併了許多部落。西元1113年,烏古乃之孫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並於兩年後建立金朝。

東川冶鐵爐址

金史專家關伯陽介紹,金代建國之初,就把發展農業列為國策。伐遼之後,金軍節節勝利。他們每攻佔一個地方,都要把那裡的人口掠到上京(阿城),使這裡的人口越來越多,吃飯成了一個大問題。

金朝廷提倡農墾屯田,這樣對鐵制農具的需求就顯得十分重要。軍事上,金對遼的戰爭接連不斷,對武器的需求自然也十分迫切。既然鐵對金初的生產生活、經濟軍事如此重要,那麼如何能得到更多的鐵呢?金建國前,與完顏部相鄰的溫都部人善於冶鐵,可是向他們買鐵器他們又不賣。無奈,完顏部就出兵把溫都部平了,把他們的冶鐵匠人掠過來為其煉鐵。於是就有了金軍那赫赫有名的“鐵浮屠”騎兵,從騎手到戰馬,全是鋼鐵戰甲包裹,作戰時如鋼鐵洪流般碾壓過去。

王永年告訴記者,阿城出土的金代鐵質文物相當豐富,如軍事方面的刀、矛、鐧、鎧甲、錘、馬鐙、馬銜鐵、箭鏃;農耕方面的菜刀、錘子、剪刀、鍘刀、犁鏵、三足鍋、鑿子、鐵鎖、抺泥板、鐵鏟、鐵壺、鐮刀、鐵鍬、穀叉、獵叉、漁叉、冰鑹、網墜等,幾乎應有盡有。由此可見,金代的冶鐵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正是冶鐵業的高度發展,才使女真人的生產力有了大幅提高,為金軍在戰爭中的節節勝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質保障。

阿城小嶺地區發現的古代鐵礦和冶鐵遺址,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地瞭解到,愛好學習並能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的女真人掌握了冶鐵科技後,完成了其民族歷史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跨越,也讓我們可以將思緒穿越回金朝,領略女真人曾經的金戈鐵馬、所向披靡……

圖片均由採訪對象提供空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