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喪葬習俗!渝中發現重慶首個“棺材暫存處”

重庆 124℃ 0
摘要:落葉歸根是中國人對家最深的情懷,那在古代客死異鄉的人們,如何“落葉歸根”呢?12月4日,來自渝中區文管所消息,重慶文物工作者們,在渝中區金湯街發現了一處民國時期的“棺材暫存處”——暫厝停柩處。文物專家表示,這類文物遺址在重慶還是首次發現,對研究民國時期人們的喪葬習俗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雖然是暫時放置棺材的地方,但是藏在渝中區這棟兩層小樓下的暫厝停柩處卻修建得格外精美。

落葉歸根是中國人對家最深的情懷,那在古代客死異鄉的人們,如何“落葉歸根”呢?

12月4日,來自渝中區文管所消息,重慶文物工作者們,在渝中區金湯街發現了一處民國時期的“棺材暫存處”——暫厝停柩處。

文物專家表示,這類文物遺址在重慶還是首次發現,對研究民國時期人們的喪葬習俗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

雖然是暫時放置棺材的地方,但是藏在渝中區這棟兩層小樓下的暫厝停柩處卻修建得格外精美。

這個通高2.75米,面闊4.4米,進深3.73米的暫厝停柩處,立面呈拱形,拱門寬2.83米,高2.04米。

粗看上去並不起眼的這個磚室,精美之處卻在細節。

在它的券頂部正中為東漢銘文磚,磚上銘刻的“建安十三年造”字樣至今清晰可見,而在磚室左右兩側的牆上,則鋪有南宋“淳佑乙巳西窑城磚”,每一塊磚上,都有著以菱形為主的紋飾。

那麼這個“棺材暫存處”究竟修建於何時呢?

經過文物專家們的現場實地查勘後,初步判斷,這個建築為民國時期修建使用的。

舊時的人們為什麼要專門修建暫厝停柩處這樣的“棺材暫存地”呢?

專家表示,這是舊時漢族的喪葬習俗,流行於全國各地,這裡停放的亡者,一般都是因為等待合葬或者客死他鄉等待遷葬等原因。

歷史上名人暫厝停柩的情况也比較多,李大釗在1927年4月28日被絞刑後,遺體就曾先放在長椿寺廟,同年5月1日,他的家人才將烈士遺體重新裝斂,靈柩暫厝與緊鄰長椿寺的妙光閣漸寺,長達6年之久,最後才安葬入萬安公墓。

上游新聞記者李晟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标签: 喪葬 習俗 文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