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國軍為何會慘敗?薛嶽晚年說了8字,道出了根本原因!

河北 63℃ 0
摘要:1938年,在佔領了南京後,日本侵略者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武漢。武漢當時已經是中國的軍事和政治中心,戰畧位置非常重要,1938年,日軍决定進攻武漢,國民政府也做了相應的戰畧計畫。從6月11日到10月27日,這場大戰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雙方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都在不斷地增派援軍。國軍方面在武漢會戰各地的戰場先後投入包括陸海空在內的軍隊超過百萬人,出動兩百多架飛機,三十多艘艦艇。

1938年,在佔領了南京後,日本侵略者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武漢。武漢當時已經是中國的軍事和政治中心,戰畧位置非常重要,1938年,日軍决定進攻武漢,國民政府也做了相應的戰畧計畫。從6月11日到10月27日,這場大戰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雙方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都在不斷地增派援軍。國軍方面在武漢會戰各地的戰場先後投入包括陸海空在內的軍隊超過百萬人,出動兩百多架飛機,三十多艘艦艇。

而日本方面不包括海軍和空軍,兵力超過三十萬。開戰後儘管國軍將士奮勇殺敵,還是無法取得勝利,戰爭的最終以日軍佔領武昌為結束。武漢會戰在兵力有絕對優勢的情况下,為何會慘敗?

這場戰爭的總指揮是蔣介石,當時有兩個戰區參加了戰鬥,第一個是陳誠指揮的第九戰區,手裡控制的軍隊高達70多萬。另外一個是第五戰區,白崇禧是總指揮,下轄三十多萬人馬,從這可以看出當時主導武漢戰役的是陳誠。

陳誠在國民黨裏,是出了名不會打仗之人,由於他曾經是黃埔軍校的教官,又是蔣介石的同鄉,又是蔣介石的幹女婿,而且對蔣介石又很忠誠,所以即便陳誠軍事才能不怎麼樣,蔣介石依然重用了他。

陳誠是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在武漢會戰中指揮27個軍在長江南岸作戰,由於作戰指揮上的失誤,導致兵力分散,囙此在戰爭中經常無法形成强有力的反擊,而且整個指揮體系並不是按照能力高低任命,而是按照派系和資歷來安排,囙此就有了指揮能力和所配備的兵力不相適應的情况。而且,整個作戰系統命令的傳達,從最前線的戰區到達軍級指揮部,要經過五個層次,而且各個派系只聽他的嫡系長官命令,這樣的繁瑣難免錯過了最佳的戰機。

比如當時負責防守馬當要塞的李韞珩,在戰事吃緊之時,還去為他開辦的學校舉行結業典禮,導致他的16軍大部分軍官都去參加了典禮,結果由16軍防守的各地缺乏指揮而被日軍攻破。國軍隨後緊急調兵增援,結果前去增援的薛蔚英接到了兩個不同的命令,導致他並沒有馬上增援,晚了兩天,結果馬當一周沒到就失守了。儘管後來李韞珩被撤職查辦,薛蔚英以“延誤戰機”被槍斃,但也於事無補。

在整個武漢會戰中,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單獨的,整個戰區能够完成既定作戰目標的組織寥寥無幾,就連白崇禧也因為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而遺失了守區。最終國軍撤出了武漢地區,日軍取得了勝利。儘管這場戰役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畧計畫,可是本身的失敗是無法被掩蓋的。

武漢會戰的失敗,按照張學良晚年的說法,蔣介石治理國家和軍隊的覈心思想是利益,他把自己的權利看得很重。在這樣的制度下滋生了很多善於拍馬屁之人,凡是對他忠誠之人,都升官發財了。就是因為這種人在蔣介石的周圍得到了重用,才讓國軍一敗再敗。

薛嶽當時也參加了武漢會戰,他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是殺敵最多的國民黨將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後來到了臺灣以後,權力被蔣介石架空,晚年薛嶽留下:“寧用奴才,不用人才!這樣的悲歎,來表示對蔣介石用人不明的譴責,這八個字也道出了國民黨為何老是吃敗仗的根本原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