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嶽鐘琪在清朝是被重用的。
整個清朝,能以漢人之身拜大將軍,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連滿洲八旗要也聽命於他,僅嶽鐘琪一人。
乾隆將其列為五功臣之一,與兆惠、阿裡衰、明瑞、舒赫德等四比特滿人同列,並稱其為“三朝武臣巨擘”,也僅嶽鐘琪一人。
囙此,嶽鐘琪不受重用,這是不可能的。
作為嶽飛的後代,拋開民族成見,嶽鐘琪是不辱岳家門風的。與其先祖嶽飛一般無二,他的軍事能力也是十分強悍,是智勇雙全,用兵如神,是為自己所忠於的王朝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乃當世名將。對於中華民族而言,他是有大功的,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隸屬清朝,123萬平方公里的西藏納入大清版圖,這些都有嶽鐘琪的功勞在,且還是主要功勞。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勾結沙俄,率兵侵佔西藏。康熙聞訊震怒,遂急忙派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趕赴青海視師督戰。彼時,嶽鐘琪作為四川永寧協副將,追隨胤禵入藏平亂。
平藏一役,嶽鐘琪是屢立戰功,先是率六百精兵擒殺叛軍首領達瓦喇劄木巴、塞蔔騰阿住第巴、達哇藍占巴等,擊潰叛軍三千人,繼而撫定裏塘、巴塘。然後,又率六千清兵突襲寨桑饒巴,奪取三巴橋,活捉了在逃的蒙古喇藏汗等幾名叛軍首領,嚇得沿途隨叛各藏部落首領是紛紛請降,六個部落數萬戶盡皆降順。
之後,嶽鐘琪又用巧計捉拿了被稱著“萬人敵”的叛軍猛將黑喇嘛,攻下拉薩門戶喇哩。最後,嶽鐘琪是趁勝追擊,殲滅準噶爾軍,引兵進拉薩,活捉策敦多蔔在拉薩的內應喇嘛四百餘名,降服協助準噶爾軍的藏兵七千餘眾。至此,拉薩叛亂平定。
平定西藏一役,嶽鐘琪居功至偉,他出奇兵,獻計策,剿撫並用,以番攻番,最終是協助平藏統帥噶爾弼平定了西藏準噶爾之亂。而經此一役,嶽鐘琪在平藏一役中所嶄露出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事才能,不但為天下人所知,更為重要的是,被清朝最高統治者康熙皇帝所注意。自此,在康熙有意無意的培養下,他開始步入清軍的權力覈心,成為清廷舉重若輕的軍事大將。
自康熙之後,嶽鐘琪就成為清廷最為倚重的軍事將領之一,每逢大戰,他就必會被清帝委以重任,或為主帥,或為副帥,率軍前往平叛。而每次只要嶽鐘琪在,則戰亂必平,囙此憑藉著與日俱增的戰功,嶽鐘琪的地位也隨之是水漲船高。
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一役,在嶽鐘琪的主導下,清軍成功收復被叛軍佔領的青海地區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得知消息的雍正,是大喜過望,封嶽鐘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肅提督,自此嶽鐘琪算是真正成為了大清朝最為頂層的軍事將領之一。
雍正三年(1725年)春,隨著年羹堯被雍正賜死,嶽鐘琪先是接任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之職,執掌川陝甘三省兵權,後封三等公爵,成為了當時清朝最有權勢的軍事將領。自此,嶽鐘琪算是走上了人生的最巔峰。
但是“盛極而衰”,嶽鐘琪畢竟是漢人,非滿人,在清朝這個少數民族當政的王朝,漢人始終得不到滿人真正的信任。彼時,因戰事的需要,清朝統治者需要嶽鐘琪這位少有的能打戰,還能打勝戰的軍事統帥。誰叫此時的滿人不爭氣呢?百年安逸的生活,讓滿人早已失去了曾經的銳氣,曾經英勇善戰的滿人將軍,早已變成大腹便便的無能之輩,是只知吃喝玩樂,不知騎馬打戰。
囙此,滿人為了穩固自己的天下,雖不信任漢人,但也只能靠漢人來保大清天下。由此,嶽鐘琪作為當世最能打戰的將軍,雖是漢人,但滿人為了自己天下,也只能是重用他,讓他帶領大軍,前往各地為清廷平叛。
可是,清廷雖是重用嶽鐘琪,但這重用卻是被逼無奈的,如若滿人有能統帥大軍,且還能打勝戰的將領,嶽鐘琪絕對是會被拋弃不用的,甚至是被誅殺。對於嶽鐘琪,清朝統治者始終是帶有一分戒心的,一旦清朝統治者聽聞嶽鐘琪有一絲的不軌之心,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先下手為強,對其進行制裁。
這不,雍正六年(1728年)發生的“曾靜謀逆案”,就讓嶽鐘琪的仕途走向了末路。彼時,靖州秀才曾靜,派門生張熙致信嶽鐘琪,在信中,曾靜對雍正是極盡辱駡,並以岳飛抗金的事蹟勸嶽鐘琪,希望他掉轉槍頭指向金人的後裔滿洲人,為宋、明二朝復仇。但此時嶽鐘琪並未接受,而是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反過來抓捕二人,然後如實向雍正彙報。雖然,在這件事上,嶽鐘琪始終對清廷是忠心耿耿,但是雍正卻對其起了疑心,對他是不再信任,尋機將其罷官去職。
雍正十年(1732年),噶爾丹策零七千人馬偷襲哈密,嶽鐘琪本來是做出來周密安排的,先是遣總兵曹讓等將士在二堡擊敵,又派副將軍石雲倬等將官趕赴南山口、梯子泉一帶設伏,斷敵退路。最開始,曹讓卻是在二堡擊退噶爾丹策零的軍隊,但因負責攔截的石雲倬卻遲一日發兵,致使叛軍劫持大量物資安然撤退。
此戰的失利,雖說與嶽鐘琪的用人不當有關,但嶽鐘琪的應對策略並沒有錯,如若石雲倬能準時到達設伏點,叛軍絕對是能被全殲的。再者,即使叛軍逃脫,這也無關大局,這只是一支小股的叛軍,並非主力軍隊,他們的逃脫,不會對大局造成任何影響。囙此,按照正常的處理方法,嶽鐘琪頂多就是被訓誡一番,不會受到多嚴重的懲罰。
可是,事實上,嶽鐘琪最後受到的懲罰,是讓人出乎意料的,甚至是歎為觀止的。當此戰被雍正得知後,在內閣大學士鄂爾泰的彈劾下,嶽鐘琪是被削去了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不久更是被剝奪寧遠大將軍印,將其召回京中,然後“交兵部拘禁候議”,將其直接下獄刑部大牢。
嶽鐘琪,這一關,就是整整兩年。
兩年的牢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足以抵消他的用人不當之罪行。但是,誰叫他是漢人,誰叫他在軍中頗有威望,誰叫雍正對他已經起了忌憚之心呢!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兵部的判决下來了,判决居然是“斬決”,就是判處他死刑。想想看,這是何等的滑稽,滿人的將軍,哪怕是臨陣脫逃,最嚴重的也僅僅只是流放,可是嶽鐘琪這位為大清立下赫赫之功的名將,為了清廷,是捨命衝鋒,征戰沙場,僅僅只是因為一個用人不當,就要被處死,這哪有公道可言!
嶽鐘琪會被論死,歸根結底在於他是漢人,他的功勞太大,軍中的威望也過高,雍正懼怕他會造反,會威脅到清朝的天下,所以才會下如此狠心。但是,雍正還算有點良心,當接到兵部議奏摺子,左右權衡,念及嶽鐘琪當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最終決定改“斬決”為“斬監侯”(等同死刑,緩期執行),並處罰銀七十萬兩。
就這樣,對清朝忠心耿耿,曾經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嶽鐘琪,就因清帝的猜忌,失去了所有的一切,雖僥倖逃過一死,但也變得是一無所有,淪落為庶民。
可悲!可歎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