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緊缺制約鄉村學校課後服務,有關人士建議——鄉村校園配强外援

海南 73℃ 0
摘要:三亞市天涯區檳榔小學學生學習制陶。澄邁縣龍坡小學學生製作飛機模型。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後,“雙减”政策落地,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立足自身實際,積極為學生們提供精彩紛呈的課後服務。海南日報近期採訪發現,專業性人才緊缺成為制約我省鄉村學校課後服務發展的最大問題。今年9月開學後,隨著校內課後服務的全面展開,澄邁縣福山中心學校的老師們幾乎全員“上陣”。

人才緊缺制約鄉村學校課後服務,有關人士建議——
鄉村校園配强外援


三亞市天涯區檳榔小學學生學習制陶。海南日報記者徐慧玲攝


澄邁縣龍坡小學學生製作飛機模型。海南日報記者高懿攝

海南日報記者高懿

編者按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後,“雙减”政策落地,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立足自身實際,積極為學生們提供精彩紛呈的課後服務。現時,全省應開展課後服務的708所義務教育學校已全部開展課後服務,參與教師4.9萬名,惠及學生74.8萬名,其中包括部分鄉村學校。

海南日報記者近期採訪發現,專業性人才緊缺成為制約我省鄉村學校課後服務發展的最大問題。如何借助更多專業“外援”為鄉村學校課後服務增姿添彩,讓鄉村學校學生在校內既能“吃飽”又能“吃好”?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採訪。

鄉村學校

課後服務盼“外援”

今年9月開學後,隨著校內課後服務的全面展開,澄邁縣福山中心學校的老師們幾乎全員“上陣”。不過,即便如此,該校依舊面臨著課後服務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的孫樂基,是福山中心學校今年新上崗的體育教師。他抱著回饋家鄉的想法來到福山中心學校任教。“學校內不少運動設施年久失修、運動場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體育教學內容的開展,課後服務體育類課程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孫樂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該校共有6個年級24個班,只有3名體育教師。一名體育教師要給8個班上課,工作量較大,無疑也會影響課後服務體育類課程的開展。

“我們學校每個老師都身兼數職,不僅要上得了講臺傳道授業,還要下得了課堂吹拉彈唱。開展課後服務,對於老師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福山中心學校校長徐亮坦言,為了開展好課後服務,學校現時除了充分發揮本校老師的主體作用外,還積極引進“外援”力量。例如,引進鄉村少年宮足球老師為校足球社團學生上足球課,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

據瞭解,和城區學校相比,我省大部分鄉村學校體量小,師資力量、器械不足等成為制約課後服務發展的主要問題。

“現時,我省鄉村學校開展課後服務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專業性人才緊缺。課後服務除了基礎託管之外,在興趣課程的服務上,鄉村學校專任教師明顯不足。”近期,省教育廳“雙减”辦有關負責人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這種情況,我省鼓勵老師們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主觀能動性,積極組建以在職教職工為主,同時充分統籌社區、社會等資源的多樣化、專業化課後服務隊伍,為廣大學生提供適宜的課後服務。

“外援”

為鄉村校園注入活力

畫畫、合唱、舞蹈、足球、籃球、桌球……“雙减”政策落地後,我省中小學課後服務課堂精彩紛呈。部分鄉村學校請來“外援”力量,助力課後服務課堂發展。

近期,三亞市天涯區檳榔小學從三亞黎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請來經驗豐富的“外援”力量,為學生們提供課後服務專業課程。其中,三亞黎陶民間技藝傳承人董小龍頗受學生歡迎。

“大家知道黎陶是用什麼資料製成的嗎?”“老師,我知道。黎陶是黎族人民傳承千年的傳統技藝,用黏土作為原材料製成器物。”近日,在檳榔小學課後服務黎陶課上,董小龍與學生們相互交流,講述黎陶的歷史。

與此同時,檳榔小學還與我省高校合作,邀請高校專業教師進校授課,檳榔小學教師當“學生”充電,學有所成後再為學生們授課。

與檳榔小學一樣,澄邁縣瑞溪中心小學也積極與“外援”合作,豐富課後服務內容。瑞溪中心小學近期與澄邁縣文化館聯合,將非遺文化引入課堂。

“先往前方拋袖,接著收袖,小五花動作連續翻轉3次,左手畫一個抛物線,將水袖展開,輕輕地搭在左肩上。你們的動作很漂亮,堅持住。”近日,澄邁縣文化館瓊劇教師戴金原在瑞溪中心小學向學生們傳授瓊劇水袖的甩動方法。

瑞溪中心小學學生曾尹彤對海南日報記者說,“我以前經常跟著爺爺奶奶聽瓊劇,很喜歡瓊劇婉轉的曲調。在瓊劇課上跟著老師學習,感覺收穫良多。”

“開展形式多樣課後服務課程的初衷,是讓學生放學後不僅能‘留下來’,還要‘留得有價值’。隨著‘雙减’政策的落地,像戴金原這樣的‘外援’老師在鄉村學校裏逐漸增多,成為海南鄉村學校一道道靚麗風景線。”澄邁縣教育局基教部門有關負責人說。

盤活社區教育資源

助力“雙减”

作為澄邁縣首批落實“雙减”政策執行組織之一,澄邁縣社區教育學院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優質資源的輻射力量,將社區教育的特色課程移入小學校園,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體驗到多姿多彩的社區教育特色課程。

“文儒鎮現時留守兒童較多,很多孩子放學回家後,家中老人無法引導他們繼續學習。此外,由於文儒中心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學生課後生活有待豐富。”澄邁縣社區教育學院負責人王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針對這種情況,在該院的引導下,文儒鎮社區教育學校在社區教育關愛留守兒童教學活動基地,開設助力“雙减”落地成就七彩童年公益課堂,解决留守兒童“放學去哪”難題,守護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無獨有偶,澄邁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也加入助力“雙减”的隊伍中,多次開展“科藝繽紛情暖鄉村”送教下鄉課後服務活動。

“老師,我做的航空模型飛得最高。”近日,冬日暖陽照進澄邁縣龍坡小學,澄邁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航模教師王華帶著十多名學生來到操場。他們紛紛拿出自己做好的航空模型,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校外活動中心給我們送來了聲樂、書法、繪本閱讀、航模和科技課,讓學生們在體驗中加深學習。此舉不僅為我們這所鄉村學校送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也為鄉村孩子打開了更廣闊的大門。”龍坡小學校長吳康對此感受頗深。

如何善用“外援”

做好課後服務?

不過,現時“外援”走進鄉村學校課後服務課堂,其實還存在不少難題。海南日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以下問題困擾著大多數鄉村學校校長:一是安全問題。如何為校內課後服務選擇有資質、信得過的“外援”,現時還沒有統一標準,學校難以把握;二是品質問題。課後服務課程需要有完整的教學計畫、教學體系,不能抱著“上一堂是一堂”的敷衍心態,不能對學生的學習不負責任。

對此,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副院長吳益平表示,“雙减”政策出臺前,我省部分中小學就曾因為師資不足等多種原因利用校外教學資源,這不是海南教育新現象。教育要取得實效,本不應受學校圍牆限制。

“為了做好校內課後服務,學校如果無法通過本校教師力量提供課程,可以利用校外資源提升課後服務質量,包括鄉村少年宮教師、民間藝人、‘候鳥’人才、能工巧匠等,也可以利用有資質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但是一定要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統籌遴選。”吳益平表示,引入“外援”的課後服務課程也要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確保服務內容和教學品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