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青年文化英才隊伍助力廣東文化高品質發展

贵州 70℃ 0
摘要:國以才立、業以才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扎實推進人才强省建設,為廣東文化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培養工程注重選拔適應新時代文宣思想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精尖缺人才,先後培養了148名青年才俊。他們在文宣思想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教學科研、新聞文宣、出版傳媒、創作表演、經營管理等方面嶄露頭角,並成為所在專業領域的佼佼者、領軍人,為廣東文化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文/侯夢菲付怡張豪符暢詹淑真

圖/宋金峪(受訪者供圖除外)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扎實推進人才强省建設,為廣東文化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培養工程注重選拔適應新時代文宣思想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精尖缺人才,先後培養了148名青年才俊。他們在文宣思想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教學科研、新聞文宣、出版傳媒、創作表演、經營管理等方面嶄露頭角,並成為所在專業領域的佼佼者、領軍人,為廣東文化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為全面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及省委人才工作會議要求,羊城晚報11月起推出“才俊的煉成”2021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融媒體傳播,聚焦12名青年才俊成長故事,展現英才成就、文化情懷和精神面貌,通過羊城派、金羊網、雲上嶺南等融媒平臺,面向海內外文宣先進力量,推動形成尊重人才風尚。

江偉濤

吳小坤

鐘智錦

顏敏

潜心研究碩果累累

隨著廣東不斷強化人才支撐,嶺南大地上湧現出一大批潜心研究、幹事創業,具有廣闊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的青年人才,他們在業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專業成就。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副研究員江偉濤,便是其中一位。工作後,他先後在專業雜誌發表十多篇論文,主持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廣東省社科基金項目,並榮獲第五届譚其驤禹貢基金優秀青年歷史地理著作三等獎。如今,他的研究領域從社會經濟史、歷史地理,拓展到海洋史的研究,以期探求歷史的發展規律,並為當下建設提供借鑒。

同江偉濤一樣,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吳小坤也主持了不少省部級項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一般項目各1項,主持省部級重大專案、重點專案和一般項目3項;出版專著/譯著4本,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在完成學術研究的同時,她還潜心育人,帶領學生一同探索新的知識領域,並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與社會擔當。

科研、教學“兩手抓”,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鐘智錦亦是如此。2009年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當師資博士後。在短短三年內,她不僅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和出站報告,還在SSCI、CSSCI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她還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子課題兩項。由於學術成果和教學能力突出,鐘智錦於2018年成為中山大學教授,並任職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在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顏敏教授多年深耕於華文文學領域。憑藉扎實的學術基本功,她先後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CSSCI刊20多篇,出版著作6部;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1項,省部級科研專案3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2項,省部級項目4項。

劉雲天

謝郴安

文化育人成就卓然

青年文化英才中,也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在專業藝術領域刻苦鑽研、頻獲重獎,更承擔起傳承責任,將對藝術的所愛傳遞給學生,引導更多的青年學子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

在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的劉雲天是國內著名鋼琴家。他17歲便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比賽金獎;三年後歷史性地在“霍洛維茲國際鋼琴大賽”中成為當時獲得該比賽最高榮譽的中國選手;2013年,他成功進入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鋼琴比賽決賽,獲得決賽紀念獎。這些熠熠閃光的成績只是劉雲天履歷表的一小部分。

“廣東從不缺乏優秀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劉雲天期待手中的黑白鍵,可以彈奏出更多嶺南風格的好音樂。青年教師謝郴安,則期待著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出生活中更多有意義的瞬間。

作為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的講師,謝郴安擅長寫實油畫,創作的《和煦時光》獲得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金獎。2012年,《桌面遊戲》獲第八届廣東省魯迅艺文獎;《在海邊》獲廣東省青年美展銀獎。2011年,《鏡中女孩》獲“第四届全國青年美展”優秀獎(最高獎項)。

謝郴安對油畫的熱情,也潜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他的一些學生已經成長為十分優秀的年輕畫家:2021届畢業生郭昌鎬的作品,入選第十届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同届林瀚的作品,也初選入圍了全國青年美術展。

阿菩(原名林俊敏)

林燕雲

潘倩

鄧士敏

用心打磨艺文精品

文章合為時而著。青年文化英才秉持“為時而著”之心,創作出一批真正的“為時而著”的艺文精品,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

作為知名的網路作家,阿菩(原名林俊敏)創作逾1300萬字,獨立創作並結集出版文學專著17本,小說作品曾獲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廣東“五個一”工程獎,學術著作進入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支持計畫。未來,他還計畫創作粵繡、不周山等作品,“希望將文學創作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以賦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廣東潮劇院一團副團長林燕雲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强盛的生命力。2019年,她一舉拿下“梅花獎”,成為時隔12年後再一次獲得該項榮譽的潮劇藝人。多年來,林燕雲深耕“女小生”行當,得到了觀眾和藝術大家們的認可與好評。“我希望接下來努力讓潮劇與時代接軌,與年輕人接軌,在更大的藝術舞臺上得到綻放。”她信心滿滿地說。

帶徒弟、送課下基層、辦音樂會、發專輯……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得主、青年山歌劇表演藝術家潘倩也在嘗試著和年輕人接軌。自2003年進入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工作以來,潘倩不斷充實自我、創新形式,為客家山歌(劇)的傳承發揚貢獻力量。她希望能將客家山歌(劇)文化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將講述廣東紅色故事的歌舞劇推廣出去,南方歌舞團副團長鄧士敏也不曾停步。多年來,他積極參加各大型公益演出、扶貧演出及送戲下鄉演出,創作的優秀作品中獲國家級、省級獎項20餘項,如:他主持申報的音樂劇《烽火·冼星海》和三人舞《小巷·1937》成功入選重大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他參與策劃、監製的歌劇《紅流澎湃》獲得第四届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碼獎。

他說,作為新時代黨的文藝工作者,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作為、勇於擔當,一定可以為促進廣東文化强省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鄧璐

黎萍

多元通路講好故事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從事新聞出版類的青年文化英才,以强烈的事業責任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廣東的文宣思想文化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翻開廣東衛視主持人鄧璐的人生履歷,就像在田徑場看精彩的接力賽,盡興奔跑、火力全開。25歲已是廣西衛視當紅主持、28歲考上了中山大學博士、29歲加盟廣東衛視、33歲成為博士後研究員、34歲開創省級衛視首個以主持人命名欄目《鄧璐時間》……

在鄧璐看來,成為一名國際媒體人、製作人所具備更立體、更豐富的多維度表達,才是最吸引人之處,也是她從容堅定的職業方向。現時,她主持廣東衛視收視口碑之冠《你會怎麼做》、外宣王牌《FACE TIME》,專訪政商代表、諾獎得主、科技領袖過百人,致力於講好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不同於荧幕上的鄧璐,黎萍則是用文字和紙張講好廣東故事。2007年,黎萍進入廣東花城出版社中國文學室工作,這裡曾經出版過王小波、李碧華等知名作家作品。在十多年的編輯生涯中,她策劃或責編的圖書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部級獎項8項;完成或正在實施國家級重點專案4個;省部級重點專案6個。

如今,黎萍已從一名編輯成長為花城出版社中國文學室主任。最近剛好是出版社年度選題會的時候,編輯們正忙著準備明年的選題。黎萍所在的中國文學室明年將推出《汪曾祺選集》(6卷)、《廣東青年評論家叢書》(10卷)等圖書。“我們有責任把書做好,並放大其影響力。”她說。

阿菩(原名林俊敏)

林燕雲

潘倩

鄧士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