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小時見證“鬧鐘丈夫”的一天:到點必須起來,妻子需要自己

河北 67℃ 0
摘要:一邊要照料臥床的漸凍症妻子,一邊還要下塘挖藕捉魚。時間對武漢黃陂漢子李家而言只能按小時計,哪怕外出幹活一小時,他也要帶個鬧鐘。即便有時候深夜響起的鬧鐘鈴聲沒有把李家叫醒,但他知道:到點必須起來,妻子需要自己。12月2日下午1時至3日下午1時,長江日報記者近距離見證了李家的一天。一天很長,一天又很短。下午2時,妻子王巧英的午飯,李家才喂了一半就凉了,他只好到廚房加熱後再接著喂。

一邊要照料臥床的漸凍症妻子,一邊還要下塘挖藕捉魚。時間對武漢黃陂漢子李家而言只能按小時計,哪怕外出幹活一小時,他也要帶個鬧鐘。

即便有時候深夜響起的鬧鐘鈴聲沒有把李家叫醒,但他知道:到點必須起來,妻子需要自己。

12月2日下午1時至3日下午1時,長江日報記者近距離見證了李家的一天。一天很長,一天又很短。自妻子病重臥床後,他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午飯後陪妻子刷半小時視頻

李家給妻子做飯。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下午2時,妻子王巧英的午飯,李家才喂了一半就凉了,他只好到廚房加熱後再接著喂。加熱時,李家用筷子不斷攪動坐在半鍋沸水中的鐵碗,以免糊了不能吃。

這頓午飯直到下午2時30分才吃完。王巧英吃完午飯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李家。

“是不是吃飽了?”李家問。王巧英眨了眨眼,意思是“對”,隨後將目光投向電腦。李家明白了,妻子這是又想上網刷視頻。

李家把妻子扶到輪椅上,給她圍上一塊大號圍兜後,才把她推到電腦旁。借助“眼控儀”,王巧英可以上網,只是輸入文字的速度比正常人慢一些。

隨著王巧英眼球轉動,光標在電腦荧幕上移動,進入自己熟悉的網站,選擇感興趣的視頻,她點擊了播放。

王巧英習慣每天午飯後上網刷一會視頻。王巧英每次刷視頻時,李家就在旁邊陪著。她知道丈夫對搞笑視頻的興趣“一般”,陪在身旁,就是想讓自己開心。

每天午飯後,李家會留出半小時用來陪妻子刷視頻。看到妻子笑,他會一邊陪她笑;看到妻子有口水,他會及時去擦。

“這並非浪費時間,她要是不開心,我一天都會難受。”妻子刷半小時視頻後入睡,李家才有時間去忙農活。

聽到鈴響馬上從蝦塘裏抽身

李家在徒手挖藕。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下午3時,妻子刷完視頻入睡後,李家麻利地換上了防水衣,他要和父親一起出門挖藕。

出門前,李家習慣性地從房中拎出了一個鬧鐘放在三輪車上。他把鬧鐘響鈴時間定在了一個小時後。

當天,父子兩人挖藕的目標是100斤。“現在水溫接近冰點,(人)泡在水裏時間長了不行,而且(藕)銷量有限,多了就會積壓。”

挖藕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徒手管道。父子兩人在最高齊腰深的水中,赤手在泥水中摸。不到一分鐘,李家的雙手就凍得通紅。

不到半小時,兩人完成了當天挖藕100斤的目標。將挖出的藕迅速送回家,李家和父親又馬不停蹄趕到蝦塘捉魚。

父子兩人在捉魚。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蝦塘已投放了小龍蝦苗,鯽魚和黑魚如不“弄出來”,蝦苗就會被吃掉,“這兩種魚會鑽泥巴,無法下網捕撈。”

父子兩人放好地籠後,開始分頭在泥水中捉魚。李家讓父親事先放了一臺水泵在蝦塘抽水,他計算過時間,下午挖完藕,蝦塘的水深剛好適合捉魚。

“叮鈴鈴……”下午4時,蝦塘邊三輪車上的鬧鐘準時響起。聽到鈴響,父子兩人馬上從蝦塘裏抽身回家。

李家剛到家門口,正好趕上妻子醒來。他將防水服一脫,臉上的泥巴都還沒來得及洗,就進房給妻子去翻身,忙完後才換上了棉衣。

能做到挖藕、捉魚、照料妻子三件事“無縫銜接”,源於李家自己心中也有一個鬧鐘,“以前我都是一件事幹到底,現在學會了將事情折開,逐步完成。”

吃熱乾麵時不自覺地咬牙齒

淩晨2時,李家在房間裏給妻子翻身。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晚8時,李家照常給妻子喂飯,晚餐是肉片湯配4個剛炸好的藕圓子。王巧英吃了一半,示意先停下來。

直到晚上11時,李家才把加熱後的飯,用注食器給妻子喂完。等他上床睡覺時,新的一天已過去了快一個小時。

3日淩晨2時,準時響起的鬧鐘打破了夜的靜謐。“哥,起來。”小妹李慧在門口喊了幾聲,李家回應了一聲,屋裡的燈隨後亮起。給妻子翻完身,李家再次入睡已快淩晨3時。

淩晨4時,鬧鐘又一次準時響起。李家的母親住在李家隔壁,聽到鈴響,她在門口喊了李家幾聲。房裏沒人回應,但有燈光。幾分鐘後,李家匆匆回應了一聲,“早醒了,正在(給妻子)翻身。”

淩晨5時,李家提前醒來,準備出車送藕和魚到集貿市場。此時,恰好妻子也醒了,他就先給她翻了一次身。

天還沒亮,李家準備將藕和魚運到集市。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40分鐘後,天還是黑的,李家用三輪車帶著父母一起前往幾裡外的廖崗集貿市場,車上有待售的兩筐藕和一筐魚。

李家出車時看到,三輪車的車燈罩上有一層薄薄的冰。在廖崗集貿市場,李家幫父母整理好兩個攤位後,在附近買了一碗熱乾麵過早。

吃熱乾麵時,眼裡含有血絲的李家不自覺地咬牙齒。小妹李慧知道,哥哥如果非常疲憊,就會下意識地咬牙齒,“這是他從小的習慣。”

中午沒用鬧鐘也能準時起床

李家帶著女兒在路口等幼儿園校車。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早上7時許,天亮了,李家一個人先從集市回家。回家後,李家把5歲的女兒送上幼儿園校車後,開始為妻子準備早餐。

上午9時30分,李家給妻子喂完早飯,準備上床補覺。入睡前,他用了兩個鬧鐘定時,時間分別是上午10時和11時,確保上午能給妻子翻兩次身。

中午12時,沒有定鬧鐘的李家準時起床。他先是上街給妻子買藥,趕回後接著給妻子做午飯、喂飯。

自妻子病重後,李家每天的生活都處於“連軸轉”。記者問:“妻子患病後,你覺得什麼時候最難?”李家說:“晚上全程照顧妻子。”他坦承,自己確實很累,但一想到第二天也許就有奇迹,人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自妻子因漸凍症臥床後,之前“帶手機從來不看時間”的李家,對時間越來越敏感。他先後買了7個鬧鐘,一年多就用壞了兩個。

即便有時候深夜響起的鈴聲,沒有把李家叫醒,但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提醒他:到點必須起來,妻子需要自己。

時間,對李家來說就是對妻子的牽掛。他逼著自己提前計畫好要做的事,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妻子,“以前(出門)是事做完才回家,現在是到點必須回家。”

“別人做事分上下午,我安排事情只能論小時。”如果一天要挖200斤藕,他就會折開成幾個時段,最後既能完成目標,還不耽誤自己照料妻子。(長江日報記者史强)

新聞重播:

照顧漸凍症妻子5年,他出門隨身帶鬧鐘,鈴聲一響就回家

像帶孩子一樣照顧妻子!因漸凍症妻子喪失行動能力後,他沒睡過一次囫圇覺

丈夫用7個鬧鐘定時照顧漸凍症妻子,微博話題點擊量過億

漸凍症診治專家姚曉黎:“鬧鐘丈夫”精神上給了妻子莫大關愛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