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陝西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畧地位,他既是抗日戰爭的政治中心,又是八路軍和中共中央根據地,如果說南京代表國民黨,那麼陝西就是共產黨的代名詞。
陝西既然對中共中央如此重要,那麼佔領它勢必會給共產黨巨大打擊,這就是當時日軍的想法,為了將這個想法實現,日軍為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彈藥無數,但仍無法踏足陝西一步(除陝北的府穀淪陷數小時)。
8年中,日軍飛機轟炸陝西560多次,投彈一萬三千多枚,炸毀房屋四萬三千多間。其轟炸次數之多,範圍之廣,均居全國前列,但為何卻始終無法前進一步?
首先我們看一下當時陝西留守的兵力。抗戰開始後,八路軍的主力已開到晋西北前線,之前關中的楊虎城部隊主力也開到了山西、河北交界的前線。此時陝北留守的部隊只有1萬多人,但是卻要防守300多公里的黃河西岸。
而日軍兵力如何?日軍先後投入進攻的部隊有5個師團,3個旅團,共四萬多人,兵力三倍於我軍,再加上有空軍、炮兵配合,不誇張的說如果在其他地方,日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攻破防守線。
日軍指揮官也是這個想法,但不巧的是,陝北不是普通地方,他周圍盤著中國兩條“龍”之一的黃河。
當自命不凡的日軍迅速推進到陝西東界的黃河東岸,一看到黃河,瞬間傻眼了:世界上竟有這樣雄偉的河流,太可怕了。這個時候他們從懂得中國那句話,什麼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於是不得不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黃河從陝西省的府穀向南到韓城禹門口,奔騰在陝西、山西間的峽谷中,似從天而降,又一瀉千里,吼聲震動,力沖萬鈞。黃河在禹門口,猛出峽谷,一展數十裏之寬,如海如潮,泥潭、沼澤四布,流向深淺莫測,古來即為渡軍之大忌。
面對如此兇險的黃河,日軍也陷入焦灼境地,但是為了加快侵佔我國領土,日軍仍决定冒險一戰,經過一冬的謀劃,日寇採取的戰法是:
先用空軍對我守軍狂轟濫炸,使我軍無力還擊,然後用武裝的船隻强渡佔領渡口,後續部隊迅速登入,汽車、裝甲兵馬上開來。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我軍以沉重打擊。
對於河對岸虎視眈眈的日軍,我早已修築好堅固的工事,並配備强大火力,只要敵人敢把船開到河中心,頓時火力猛掃,將其打落河中,要知道黃河是無法走軍艦的,所以日軍也只能靠木船等小型船隻渡河。
但是黃河波濤洶湧,浪花翻起來如小山一般,不要說有我軍阻擊,沒有阻擊想過河也絕非易事,並且我軍還使用迂回戰術,渡過黃河從背後打擊日軍,前後夾擊之下,使得日軍無法封锁渡河戰役。
從1938年到1939年年底,日軍從府穀渡口到潼關渡口,發動了大大小小20多次的渡河戰鬥,均以失敗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府穀和大慶關(朝邑)都曾被日軍一度佔領,但幾個小時後,抗日力量就組織了反攻並將其收復。
1939年後,八路軍在華北建立了根據地,深入敵後,不斷向日軍發起攻擊,之後國民政府在陝西周圍設立戰區,並派重兵把守,重兵十萬加黃河天險,日軍屢次進攻幾次均失敗了,終於明白,陝西是他們攻不下的地方,此後再不想打到陝西了。
對於進攻陝西,1939年被我軍俘虜、曾參加過渡河作戰的日軍山田回憶說:
“船到河心,每一個浪就是一座大山,船過了一個浪頭,我們都嚇得一臉煞白,全身發軟。哪還能打仗,大大的可怕。”
黃河這道天然屏障,加上抗日軍民的頑強抵抗,致使抗戰8年中,陝西未曾遭受日軍一蹄之禍,也使陝西成為了抗戰大後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