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南京又被當成了“徽京”|新京智庫

安徽 66℃ 0
摘要:南京又一次被“徽京”了。近日,一份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判決書中,赫然出現“安徽省南京市”的字樣。隨後,建鄴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該份網傳判決書圖片屬實,是該院工作失誤,已出具補正裁定。此事距離上次安徽省馬鞍山市防疫通告中特意提醒“南京是省外”還不到一個月。這幾年“徽京”的名號在網絡上越叫越響,其中雖有調侃,卻也體現了南京在長三角一體化行程中的獨特地位。

▲南京。圖/unsplash

南京又一次被“徽京”了。

近日,一份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判決書中,赫然出現“安徽省南京市”的字樣。隨後,建鄴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該份網傳判決書圖片屬實,是該院工作失誤,已出具補正裁定。

此事距離上次安徽省馬鞍山市防疫通告中特意提醒“南京是省外”還不到一個月。這著實有點小尷尬。

這幾年“徽京”的名號在網絡上越叫越響,其中雖有調侃,卻也體現了南京在長三角一體化行程中的獨特地位。

“徽京”的水到渠成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在持續推進。而南京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可能是這一行程的最大受益者。

南京處於江蘇與安徽交界地帶,被安徽的滁州、馬鞍山、宣城自北向南“半包圍”,自帶跨省内容,其反而和省內的主要經濟板塊“若即若離”。

蘇南地區的蘇州市,多年來經濟體量高於南京,是省內的一大“經濟極”,而且和上海高度融合。

▲馬鞍山。圖/馬鞍山發佈官方微信公眾號

江蘇北部的徐州、宿遷地區和東部沿海的南通、鹽城地區,與南京的距離較遠,經濟融合度也較難提高。

囙此,南京在省內的經濟輻射範圍僅限於蘇中地區的鎮江、揚州,發展空間有限。

南京要“建圈”,首先就要“破圈”——突破行政邊界,發揮跨省内容的優勢,西進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行程,為南京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讓南京的跨省内容轉化為發展優勢。

南京和周邊的安徽都市不僅在地理上深度聯結,而且在歷史、文化上血脈相連。這在方言分佈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江蘇省內三大方言區鼎立,蘇南的吳語、北部的中原官話和南京周邊的江淮官話,差异很大。南京和交界的安徽都市通用江淮官話。

至於經濟聯系,馬鞍山和南京的“難分彼此”由來已久,兩地的市民跨省置業、雙城生活早已是常態,儼然是上海和蘇州雙城融合的縮小版。

可以說,南京跨省營建都市圈,水到渠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戰畧佈局,為南京的先破圈、後建圈打通了最後的行政壁壘。

南京的優勢體現在都市圈發展中

南京都市圈的“成員”包括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八市,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的加入,讓南京真正有了一個“圈”。南京過去容易被忽視的省會優勢,在這個“圈”裏熠熠生輝。

▲南京都市圈區點陣圖。圖/馬鞍山發佈

最令人矚目的是南京的高教資源。南京的高教資源在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是區域內第二大科研、人才聚集地。

根據2018年各地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南京在校的本專科人數高達72萬人,上海和蘇州合計為75萬人,數量上幾乎可以一敵二。

上海有4所985高校,10所211高校,重點高校的數量僅次於北京。而南京的排名緊隨上海,擁有2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

在長三角地區,南京的高等教育資源優勢不可謂不明顯,這是南京經濟潜力的重要支撐。

根據各市統計局公佈的2020年數據來看,現時南京在長三角城市群中,GDP排名第四。上海以GDP超3.8萬億元位居龍頭,此外,蘇州GDP約為2萬億元,隔壁浙江省會杭州GDP約為1.6萬億元,也比GDP約為1.5萬億元的南京高出了一截。

南京的經濟表現不差,但是以其優質高教資源的優勢,可以做到更好。

人才需要更廣闊的舞臺,科研科技需要更大的產業空間,這是南京所急需的,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為南京帶來的機遇。

南京都市圈擴容是雙贏之舉

南京的經濟特點是成熟,一二三產發展平衡,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比例接近。經濟運行沒有突出短板,但顯著亮點也不足。

▲南京夜景。圖/unsplash

以南京的經濟體量,產業均衡分佈的經濟結構,和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態勢,靠內生動力再提供較大經濟增量難度較高。而蘇南-上海的經濟強勢,也使得南京難以依靠强省會戰畧實施省域內經濟資源的綜合集中。

南京的經濟發展要再上一個臺階,需做大規模。這和安徽恰好形成了互補。

安徽省在長三角三省一市中相對處於“經濟窪地”,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行程中需要“爬坡”,毗鄰的南京就是這個爬坡賽道上的天然“臺階”。馬鞍山、滁州、宣城融入南京都市圈,是南京的西擴,也是安徽的東進。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宣城擁有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雙重身份,同時還是G60科創走廊重要節點,連接了上海。

安徽宣城一城打通三大都市圈,意味深長。長三角一體化為安徽省經濟成長打開了巨大的空間,這一長遠發展的歷史機遇屬於安徽,當然也屬於南京。

沿江高鐵對南京都市圈的利好

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發展,是以幾大都市圈的成長為基礎的。

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的均衡水準很高,跨出綜合發展勢所必然。

如果說上海都市圈是在既有基礎上的“高位盤整”,那麼南京都市圈就是整裝待發。與蘇南-上海已經高度成熟的基礎建設條件相比,南京都市圈的擴容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量交通基礎建設需要跟進。

國家發改委網站於今年11月24日公佈《關於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複》,滬渝蓉沿江高鐵落地對南京都市圈是一大利好。這條高鐵幹線不僅讓南京和安徽之間“更近”了,還使得長江經濟帶的重大基建條件獲得提升。

在不久的將來,上海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間的人員往來、產業交流會變得更為通暢,釋放的經濟活力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指數級的增長。

南京是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希望之城,“徽京”雖是網友調侃,卻揭示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東南經濟重鎮的未來發展空間。

特約撰稿人|關不羽

編輯|張笑緣

校對|陳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