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魚
01
隨著最近天津和張家界實施限跌,現時限跌的都市數量已經新增至23個。
這23個都市,有的直接發佈檔案式的限跌令,比如最近的張家界以及之前的鄂州、孝感等都市。
更多的則是約談房企,口頭約束,不准他們惡意降價,讓利力度不能超過一個值,否則不予網簽,比如最近的天津和此前的唐山、南通等都市。
無論何種方式,他們的限跌理由都是一致的,房價跌幅太大,屬於惡意降價行為,會擾亂市場,帶亂節奏,不利於市場穩定。
而從第一個限定都市出現,到第二十三個限跌都市出爐,中間沒有一個都市被管理層約談或者被叫停,主要是因為:
出臺“限跌令”的目的,是維持房價穩定,與管理層要求的穩房價相符。所以,從岳陽拉開限跌大幕之後,不斷有都市加入,天津、張家界之後,肯定還會有第24個,第25個……
但值得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不是市場經濟嗎?我們的房子不是稱之為商品房嗎?商品的漲跌不該是市場行為嗎?
面對這些靈魂拷問,以上23個都市選擇性地進行了忽略,都裝作沒有聽到。不過在樓市渾濁的時代裏,也有清流,成都就是其中之一。
面對購房者鬱悶地反映,自己購買才一周的房子,遭遇開發商降價,成都給予了鏗鏘有力的回應:
房企降價屬於市場行為。
02
根據中國證券報的披露,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成都市某比特業主7月份的時候購買了天府新區榮盛時代的一套新房,而且是搖號打新搖中的。10月25日,售樓部在網上列印契约,寄給了她,天天催著她趕快簽字。11月7日售樓部收到返回的契约。
但在寄回契约的同時,該業主瞭解到,該項目居然推出了一批82折的房源。
這讓這位業主和她的家人感到非常鬱悶,於是她的家人便到問政四川的官網上反映了這件事情,說自己剛簽完契约才一周,項目就讓利降價,害自己白白虧損了52萬元。找專案負責人理論無果,業主覺得這種降價行為,是嚴重擾亂市場行為的操作,希望政府出面來制止。
根據中國證券報披露,有的業主因降價損失了70萬以上。
面對這則反映,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公園都市局回應稱:
“經核實,開發企業降價銷售未違反成都市房地產現行法律法規,該情况屬於市場經濟。”
從公開消息來看,天府新區的榮盛時代確有讓利降價的行為,儘管項目顧問在面對記者詢問時,矢口否認,但記者現場就直接碰到了購買折扣房源的購房者。
項目顧問的遮掩,想來也是擔心之前的業主因反對降價而鬧事。之前武漢就有業主因降價鬧事,而被拘留。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獲得四個思考:
第一,人都是自私的。
很多時候,我們為自己喊冤叫屈,只不過是因為自己處在不利的位置而已,當自己從不利位置跳到了有利位置,又會是另一種態度。
這一點,在樓市上反映的淋漓盡致。
買房之前,巴不得房價能跌到自己輕鬆上車才好。一旦買了房,不說盼漲,至少不希望下跌,對於上漲更是樂見其成,因為自己的固定資產在升值。
第二,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站在業主角度來說,的確很鬱悶,畢竟才簽合同不到一周,價格就打了82折。如果自己晚買一周,就可以省52萬。叫誰碰到這事,都要罵娘。
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好像也沒有錯。人家資金緊張,市場又如此冷清,它需要降價來吸引買家,加快回收現金,以便讓自己度過寒冬。
而且,降價之後的買家,確實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好,非常高興。
這件事,你叫政府如何操作?難道不准開發商降價,將價格上調回去?那讓利之後買了房的人,難道得補錢?
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如果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只能自認倒楣。如果其中有原委、有猫膩,那就另當別論。
第三,正常的降價,本就是市場行為。
市場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就會催漲價格,當需求减弱小於供應時,那價格也會下跌。
文首提到的23個限跌都市,雖然以擾亂市場秩序、帶亂節奏為冠冕堂皇的理由,且其限跌行為被官方默認,但其限跌的理論站不住脚。
03
第四,成都市場的確冷了。
這件事直接反映出了成都當前的樓市,的確冷了。因為這種事情,在上漲的行情中,是幾乎看不到的,只有下跌時,才會出現。
成都樓市,今年也是頗為艱難。上半年遭遇調控,出臺了二手房官方指導價,下半年又遭遇了三次疫情衝擊,最近的一次是11月2日至23日。
這種背景下,成都樓市也是一片頹廢。二手房成交量6月份以來一路下跌,10月份成交套數為2111套,較3月份的高點,已經腰斬。
價格方面,新房讓利遍地,二手降價房同樣遍地。從貝殼找房迴響的數據可以看到,成都的二手房業主,很多都在降價尋找買主。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成都住建局已經發佈檔案,要求:1、提高房地產審批效率;2、鼓勵項目加快上市銷售;3、提高預售資金監管使用效率;4、協調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
給房企紓困。
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加快信貸發放速度。
不可否認,這些都是救市措施,在這些措施下,11月的成都成交量已經略有好轉,二手房、新房成交量雙雙回暖。
來源:大唐樓市數據
來源:大唐樓市數據
但這些救市措施,仍不失為光明正大的市場行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