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電器:從巔峰走到衰敗,用了35年

广东 91℃ 0
摘要:2017年5月湖北工商局公佈了全省小家電抽查檢驗結果,此次抽查的不合格產品共21批次,其中半球電器就占了4批,涉及的產品包括電磁爐、電鍋、電熱水壺等產品。同年7月,廣東省品質技術監督局也公佈了一組電磁爐產品品質抽檢數據,半球電器的多款產品都存在著機械強度不合格的品質問題,通常會出現開機後無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湛江市五金製品廠是半球電器的前身,隸屬湛江市第二輕工業局。

2017年5月湖北工商局公佈了全省小家電抽查檢驗結果,此次抽查的不合格產品共21批次,其中半球電器就占了4批,涉及的產品包括電磁爐、電鍋、電熱水壺等產品。

不合格的項目包括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結構和輸入功能與電流等,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引發火災、甚至燙傷消費者。

同年7月,廣東省品質技術監督局也公佈了一組電磁爐產品品質抽檢數據,半球電器的多款產品都存在著機械強度不合格的品質問題,通常會出現開機後無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其實早在2014年,天津、福建等地工商局就披露過半球品牌下的電熱水壺安全項目不達標。

一時之間,半球電器成為了眾矢之的,這個曾經深得消費者信任的電器品牌,如今卻屢陷質量門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危機。

我們不禁要問,半球電器這個早在80年代就已成為全國工業500强的企業,其出品的電鍋曾佔領我國40%的市場份額,比肩美的海爾,被喻為“中國松下”的家電巨人,究竟怎麼了?

時光倒回到1972年,剛剛調任到湛江市五金製品廠的廠長李秀森坐在辦公室裏一籌莫展,這是一家生產鐮刀、鋤頭、捕鼠籠為主小五金廠;

由於生產資料的匱乏,生產力低下,加上內部管理的混亂,工廠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隨時面臨倒閉的局面。

湛江市五金製品廠是半球電器的前身,隸屬湛江市第二輕工業局。

“必須陞級轉型,找出一條路來!”李秀森暗自下定决心,於是開始了四處奔波的日子,現實總是殘酷的,李秀森一年多的探索一無所獲。

轉機出現在第二年,李秀森在外貿部門瞭解到東南亞國家對日光燈的鎮流器有需求,便立即帶領工廠科技人員進行研發,一群門外生產五金的門漢,硬是用了10天的時間把鎮流器研發了出來,其團隊所展現的强大毅志力可見一斑,也為後來成為被喻為“中國松下”的半球電器寫下了注腳。

隨著鎮流器的成功,工廠逐漸走出了困境,此後又研發出了“三角牌”光管支架,憑藉質優價廉的產品優秀,在港澳地區搶佔了一席之地,值的一提的是,此前港澳地區的光管支架市場一直是由國外品牌佔領,“三角牌”光管支架打響了大陸本土品牌的第一槍。

這一年,湛江市五金製品廠正式更名為湛江家電總廠,邁出了向家電轉型的第一步。

1977年是半球電器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年。此時的李秀森正年富力强,久經商場,早已練就了如同獵人般敏銳的目光。

此時,電鍋早已是國外家家戶戶必具的炊具,在百廢待興的中國卻幾乎為零,李秀森敏銳的看到了其中蘊涵的廣闊市場,當機立斷組織人員研製出了中國第一個電鍋,成為國內第一批量產電飯鍋的企業,其出產的電鍋命名為“三角牌”。

此後的近10年時間裏,湛江家電總廠(此時未更名為半球電器,下同)一時風光無兩,由於起步早,搶佔了市場先機,“三角牌”電鍋迎來了高速發展,這不僅得益於李秀森的敏銳的商業眼光,更得益於特殊的歷史機遇。

此時的“三角牌”電鍋主要依賴外貿包銷為主,但過於依賴單一的銷售模式和市場,就等於被別人握住了自己的命脈。

時間來到80年代後期,由於外貿總量萎縮,外貿部砍掉了國內所有電鍋的採購單,湛江家電總廠滯銷的10萬只電鍋成了燙手山芋,一度要壓垮這個企業。

面對陷入絕境的企業,李秀森沒有坐以待斃,他又一次組織起人員回處奔走調研,就在此時,機遇又一次垂青了李秀森,國家將要推行“以電代柴”的政策,先在全國100個縣搞電氣化試點。

電鍋市場迎來井噴式增長,10萬只滯銷的電鍋很快銷售一空,由於市場供小於求,工廠開始擴大產能,實現了銷量利潤雙豐收,湛江家電總廠又一次柳暗花明,絕路逢生。

1988年,湛江家電總廠正式更名為廣東半球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一家瀕臨倒閉的五金小廠,發展成為一家資產上億的集團企業,半球和李秀森花費了16年。

此時,半球電器推出的“三角牌”與“半球牌”電鍋佔領了國內40%的市場份額,被評為全國工業500强企業,“半球模式”,“中國松下”等諸多美譽不絕於耳,“服務社會,不分東西半球”的廣告語更是傳遍祖國大江南北,這是屬於半球電器的高光時刻。

但半球的志向遠不止於此,或許是想要實現廣告語服務東西半球的夙願,半球電器開始了無序的擴張之路,經管理層一致决定採取“讓利聯營、賒銷批發”的經營模式,並在國內率先提出“直線銷售”的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凡列入國家重點的縣區,產品價格都按廠價供應;凡新開闢的市場,均實施前兩次優惠價格;凡通鐵路的地方,運費均由半球負責。在當時全國人均GDP不足1800元的情况下,做出這個決定不可謂不大膽。

這種賒銷模式最大的弊端在於需要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一旦貨款收回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企業的資金鏈斷裂。

1989年,僅僅過去一年時間,半球出現了第一次經營危機,工廠近70%的生產線處於停頓狀態,據瞭解,當年半球出現了近2億多元的呆帳無法回收,其原因當然就是賒銷模式所導致。

經營上的失誤或許可以通過調整策略重新回歸正途,但半球電器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頭疼醫脚似的管道,盲目進行多元化業務的擴張。

當年媒體的一篇報導記錄下了半球的多元化佈局:“一、投資5000萬元改造半球電器…二、投資10億元與外商合作建設化學原料工業…三、投資3.5億元,興建綜合商品樓和高層住宅新村…四、投資2000萬元拓展湛江具有地緣優勢的儲運業……”

盲目的擴張不僅消耗殆盡了半球電器大量資金,而眾多的擴張項目竟無一條給半球找到新的出路。

現在回看半球擴張之路的失敗,大多是因為自己對陌生行業的不瞭解,比如與臺灣客商合資聯辦的大型化工生產基地,在投入巨額資金後不了了之;和韓國公司合資的軋鋼廠,最後胎死腹中;

而在房地產領域,半球為了騰出土地,不惜將自己位於市區黃金路段的幾個廠房拆除,搬遷到郊外,由此帶來的拆遷成本和興建新廠房的投入,消耗了半球大量資金,結果房地產的投入也陷入爛尾,造成了巨額的虧損。

到了90年代中後期,經過了賒銷經營與盲目擴張的半球,已經從一個資產過億的企業成為負債10多億的特困企業,半球電器處在了第二次經營危機中。

90年代中期,湛江的電鍋產業出現了一次嚴重的質量危機,當地制假售假的劣質產品重創了該地區,尤其是半球電器所處的湛江廉江更加嚴重,一時間,人們對廉江家電嗤之以鼻,避而遠之。

1999年,半球電器公司內部進行了重組,李秀森不再擔任總經理,在經歷了賒銷模式與盲目擴張雙重打擊後,半球電鍋從年產300萬臺淪落到幾近停產的地步,對於波及到自身的質量危機,半球電器已無力回天,從此一蹶不振,一代家電霸主逐漸淡出舞臺。

時至今日,半球電器仍有在生產銷售,但其早已淪為與山寨的三無電器產品混為一談,在5-6線都市偏遠的鄉鎮商店裏,或許你還能看到半球電鍋等電器的身影。

半球電器將近35年的發展興衰史,正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抓住機遇固然重要,但或許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結合自身實際做出決策,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