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陽來廣營地區北苑5號院2區的兩棟老樓,完成了抗震加固和節能保溫工程。工程採用了“外套式加固”的方法,不但完成瞭解危排險,每戶面積還有所新增,最多的新增了約15平方米。
12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五環外的北苑5號院2區。院子中兩棟老樓均為4層,建設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數月改造,現時已基本完工,居民們也陸續從臨時周轉房中搬回來。
“借著社區改造,我們家也請來裝修公司,把家裡拾掇一下。”居民王先生帶記者走進家中。他家的面積原本是75平方米,可眼前的房子明顯大出不少。“兩側各外擴了1.8米,南邊多了個落地小陽臺,北邊新增了廚衛空間。算下來,這套房子現在的面積大概是90平方米。”
兩棟老樓共56戶居民,分三種戶型,面積從50到70餘平方米不等。這回改造後,每戶的面積多多少少都有新增。
老社區改造,怎麼還新增了房屋面積?原來,這是抗震加固的一種管道:外套式加固。
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抗震加固和節能保溫,一直是老舊社區改造的兩大主要目的。“我們這些年做抗震加固,使用的絕大多數是捆紮法,也就是用圈梁和構造柱緊緊箍住老樓。”該負責人說,外套式加固則不然,這種方法好像給老樓穿上一層“外套”,外擴部分要重新打地基、起骨架,能够讓房屋面積擴大。
擴大房屋面積自然好,不少市民都盼著自家老樓也能“穿外套”。可這種工藝為什麼沒有在全市推廣呢?
其實,外套式加固的短板也顯而易見,適用範圍較窄。在滿足樓齡、房屋安全等級的基礎上,還面臨三道坎兒。
最大的問題是產權。據介紹,樓體外擴必然佔用公共空間,需要居民樓和院落的產權組織一致同意才能施工。第二個難題是改移地下管線。以北苑5號院2區為例,水電氣熱等地下管線足有7種,都需要聯系相關部門進行改移。最後,外擴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持採光、不能佔用消防通道等。
在屬地來廣營鄉政府和住建部門的協調下,今年5月1日,56戶居民全部暫時搬離,在外周轉,外套式加固工程正式啟動。10月底完成主體工程,配套工程現時也在收尾階段。居民們的生活將更加舒適、便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