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歷史上的大移民,很多人腦子裏第一時間出現的就是“湖廣填四川”。其實,還有元末明初的“洪武大移民”在歷史上也很有名。此次移民從洪武六年開始,一直到永樂十五年才結束。三十多年的時間裏,明朝共進行了10多次的大規模移民,涉及到100萬老百姓。
元朝末年,朝廷吏治敗壞,對外連年征戰,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導致衝突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而黃淮流域不斷發生洪災,老百姓沒有收成,饑荒頻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戰亂不斷,加上天灾,老百姓活不下去,紛紛起義反抗元朝的暴政。各種灾害加戰爭,社會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地方,尤其是江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人烟斷絕、田地荒蕪。
明朝建立後,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朝廷,報告了各地荒凉的情形。為了鞏固政權,恢復經濟以增强國力,朱元璋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一個重大决定——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當時,安徽隸屬於南直隸管轄。洪武七年,朱元璋决定把14萬江南移民遷到中都,他們大多數來自浙江和蘇南一帶。明朝的中都,就是安徽省鳳陽縣城的一座都城。
軍籍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管道之一。朱元璋創立了一種名叫衛所的制度,規定5600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千戶所。軍士被稱為“軍戶”,其家人必須隨軍,鳳陽有很多移民都來自軍戶。來鳳陽縣城修建中都的工匠和罪犯、官員、來自北方的戰俘和降民,也是該地區移民的一部分。
雖然其他地方連年遭灾,但山西卻風調雨順,人口迅速增長。於是,明初大移民中,很多移民來自山西。安徽省境內的宿州移民,主要也來自山西。而淮河兩岸的移民,相對來說,來源就比較複雜了。來自江南、山西和山東的移民,主要在江淮中部定居在廬州府、滁州、和州。
現在的六安、合肥、來安等地方,其移民主要來自南京、徽州、江西和北方地區。其中,江西和皖南移民人數最多。很多安慶人的族譜記載,自己祖先來自江西瓦屑壩。該地方是明初南方重要的移民集散地。皖江兩岸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來自江西和徽州,來源比較單一。池州和安慶,是江西移民最多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說的,當年安徽移民的來源具有多樣性,無法一一訴說。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組成了一個新安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