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體檢已經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標配”,即使公司的基本福利裏不包括年度體檢,也有很多人願意自掏腰包安排一下。
可當我們去到體檢中心時,會發現按照推薦的體檢項目來做,幾乎得花上幾千甚至上萬,這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很多體檢項目只是花了冤枉錢。
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其實更適合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甲胎蛋白(AFP),就適合聯合肝臟超聲,用於肝硬化、乙肝/ C型肝炎感染人群篩查肝癌。
對於普通人群,靈敏度和特异性較低的腫瘤標誌物檢查,可能會導致過度檢查治療、被檢查者的心理負擔新增,以及另外一些風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腫瘤標誌物升高≠得癌了
腫瘤標誌物聽起來就像“癌名額”“癌的特別名片”,實際上大多腫瘤標誌物的特异性和靈敏度沒那麼高。
它們的水准受很多原因干擾,除了惡性腫瘤,一些生活習慣或良性疾病也會導致名額升高,比如吸烟、胃炎、慢性支氣管炎都會讓癌胚抗原(CEA)輕度升高,生殖細胞瘤或肝炎感染人群肝細胞再生時甲胎蛋白(AFP)水准也會升高。
腫瘤標誌物正常≠沒有患癌
即便是腫瘤患者,他們的腫瘤標誌物水准也可能是正常的。如果因為結果正常就高枕無憂,而疏忽了真正適合的防癌篩查,不去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治療疾病,反而可能釀成大錯。
不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比較簡單,也能發現一些中晚期癌症,如果大家確實想做,也不是不可以。
很多體檢機构宣稱“一滴血查癌”,只需要指尖采血,就能檢測血液內的腫瘤細胞或基因,發現早期癌症。
但現時這些科技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比如,指尖采血的血量只含有極其微量的腫瘤資訊。早期癌症通常局限在很小的上皮組織內,沒有大量的細胞凋亡、血管增生,不會釋放很多相關的分子標記物或基因片段。
不斷對微量的基因片段擴序,放大檢測訊號,容易出錯,正常細胞釋放進入血液的基因片段也可能干擾結果。
就算是陽性,也很難確定是不是真的有癌、來自哪個部位、怎麼去干預。
所以這幾千、幾萬塊錢,基本等於白花。
PET-CT可以說很多人心目中最高端的檢查了,網傳它可以告訴你哪個部位最容易患癌。它融合了PET和CT兩種顯像科技,既能顯示器官的解剖結構,又能顯示器官的代謝水准,一次檢查就要近萬元!
但知妹一點都不推薦大家在常規體檢中選它!
這是因為,有些癌種和早期癌症,PET-CT可能“照”不出來。
PET-CT裏的PET,是將一種造影劑打入體內,由於惡性腫瘤代謝通常比正常組織快,會吸收更多的造影劑,囙此會顯出特別明亮的影像,這樣我們通過觀察哪些地方比較亮,就知道哪些地方的組織代謝比較旺盛。
但並不是所有惡性腫瘤都會這麼“乖巧”,像胃癌、肝癌、泌尿道癌比較不吸收造影劑,就會“偽裝”得像正常組織一樣,還有一些惡性病變還在萌芽階段,吸收的葡萄糖也會比較少,就會“照”不出。
除了“假陰性”,還有“假陽性”。一些炎症、結核瘤、腹腔的良性增生等因為代謝比較旺盛,也可能出現這種“明亮”的顯像,但它們並不是癌。
另外,PET-CT會產生輻射,雖然醫生檢查時會把輻射量控制在安全標準內,但隨著檢查次數新增,風險也會累積,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所以更推薦大家根據醫生的建議來做PET-CT,而不是在普通體檢時做。
心臟供應大腦血流的路上有個重要樞紐,就是頸動脈。當頸動脈狹窄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腦部血供,甚至可能發生中風。
所以很多體檢機构會打著“預防中風”的名號,建議年輕人做這個檢查。
但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指出,對於沒有相關症狀的低危人群,這個檢查帶來的傷害可能大於好處,預防中風或冠心病,也並不是非要做頸動脈彩超。
這是因為頸動脈彩超的準確性很依賴檢查者的經驗、手法。體檢機构的操作者不一定經過血管超聲篩查的專門培訓。
如果原本沒有這些疾病的人被誤診,可能會進行不必要的血管造影檢查、手術,反而會新增中風的風險。
《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範》也指出: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頸動脈彩超篩査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可以降低腦卒中發生率。不推薦低危人群進行常規篩査。
那麼哪些人適合進行頸動脈彩超篩查呢?
現時,建議有以下情况的朋友,去有資質的醫院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
有腦缺血症狀(如體位性眩暈、頭暈、眩暈、肢體麻木)
過去發生過小/大中風
有中風家族史
有高血壓、吸烟、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心房顫動、明顯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等
很多體檢機构在大家預算不够的情况下,會用X線胸片來查肺癌,這其實很難發現早期肺癌。
X線胸片有它的局限性,不同於CT,X線胸片只是照了肺的某個截面,就像一本很厚的書被壓成薄薄一頁。
心臟、縱橫分佈的血管也可能和病灶重疊,所以還比較小,或位於心臟後方、左側肺門、肋骨邊緣等位置的結節很難被發現。
往往是比較大、部位明顯的肺癌才會被檢查出來。
所以X線胸片在體檢時發揮的作用並不大,高危人群篩查肺癌,建議選擇靈敏度更大的低劑量螺旋CT。
寫在最後
1.體檢不是越貴越好,合適才最重要。
某些癌症,相對便宜的檢查反而比貴的更適合用來篩查。比如胃癌,PET-CT的敏感性低至50%,而胃鏡檢查除了更精確,還能取活檢做病理檢查,費用也低得多,也不會帶來輻射。
2.如果有不舒服,應該去看醫生,體檢只是針對健康人的普通檢查。
3.建議根據年齡、症狀、家族史、生活環境、不良習慣等選擇體檢項目。
現在很多體檢中心的體檢套餐並不適合每個人,比如我國推薦45歲開始乳腺癌篩查,但有的人家族中媽媽40歲確診乳腺癌、姐姐35歲確診乳腺癌,那麼她應該在30歲左右就開始篩查。
建議大家盡可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來選擇體檢項目。
4.基因檢測更適合有家族遺傳史的癌症高危人群。
現時科學家們只確定了幾種基因變異是與癌症相關的,比如乳腺癌、卵巢癌等,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可能諮詢專科醫生是否需要檢測特定的基因來判斷患癌風險、制訂預防方案。
但沒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真的不鼓勵體檢時做昂貴的“基因檢測”。
5.現時建議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情况去做早篩的癌症有: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肺癌、肝癌、胃癌。具體的篩查方法,可以諮詢醫生。
審稿專家:
張曉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高平|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BatesSE,LongoDL.Tumormarkers:valueandlimitationsinthemanagementofcancerpatients.CancerTreatRev1985;12:163-207.
[2]Humphrey LL,Deffebach M,Pappas M,Baumann C,Artis K,Priest Mitchell JP,et al.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a systematic review to update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Ann Intern Med,2013;159:411-20.
[3]Jonas DE,Feltner C,Amick HR,Sheridan S,Zheng ZJ,Watford DJ et al. Screening for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 Intern Med 2014;161(5):336-346.
[4]王文志,龔濤.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誌,2011,44,(4):282-288.
[5]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1-568.
[6]Wu CX,Zhu ZH.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gastric cancer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20(16):4574-4585. doi:10.3748/wjg.v20.i16.4574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