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以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城市建設

陕西 57℃ 0
摘要:幸福林帶作為全國最大的都市林帶工程,總綠化面積約7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高達85%,是改善西安城東環境的生態屏障。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速度持續加快,隨之而來的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社會管理等“都市病”急需解决。對此,今年6月,省住建廳印發了《陝西省2021年城市體檢工作實施方案》,對都市從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8個方面進行體檢。

為都市做了全面體檢,也找到了生病的原因,如何“下藥”是關鍵。今年8月30日,住建部印發了《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這一劑更新的良藥,從根本上避免都市更新過程中盲目拆建、環境污染、急功近利等問題。“解决‘都市病’,重在更新,而不是推倒重來,以保護城市環境為基礎,要順應都市發展的規律,更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意願,堅持‘留改拆’並舉,以宜居、綠色、智慧、人文為主,補齊都市短板,增强都市活力。”省住建廳城建處副處長李治說。

都市更新建設宜居智慧社區

11月19日,在西鐵警校家屬院社區裏,居民張國英描述著社區改造後的種種變化。西鐵警校家屬院社區原名叫鐵路人民警察學校家屬院,建立於1989年。道路破損、設施缺失、防水破舊、管網老化都是老舊社區的常見問題。“未改之前的社區,空間局促,這麼大點地方,就有十多處違建,道路更是坑坑窪窪,髒兮兮的,下水筦道破舊不堪,線路密如蜘蛛網。如今,改造後的社區,違建拆除了,院子變得寬敞漂亮,線路落地,道路平整,地還是原來的地,院子還是原來的院子,但一切都變得整齊劃一,空間也大了,居民有了活動娛樂的場所。”

城鎮老舊社區改造,是都市更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關係著人民群眾的宜居生活。這樣的改造更新,既滿足了居民對原居住地的戀舊情緒,也滿足了大家對美好居住環境的嚮往。

如果說,城鎮老舊社區改造,讓廣大人民群眾居住更舒適,那智慧社區的建設,則讓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11月19日,西安市高新區楓林綠洲社區的住戶趙紅,從社區大門一路走進家門,都沒有用到一把鑰匙,靠著人臉識別系統安全回了家。

記者瞭解到,2019年,楓林綠洲社區建設了“智慧安防社區管理平臺”,運行兩年來,採集注册人數達到了2萬多人,“智慧社區安防平臺”還設定了70歲以上老人48小時未在園區出現的預警提示,實現對易感人群的關愛。同時,社區入室盜竊、電動車被盜案件也實現了“零發案”。

“改造老舊社區、建設智慧社區,要著力構建便捷高效的管理和民生服務體系,要配合當地警察,共同推進社區功能完善,更好地服務羣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滿意度。”省住建廳城建處處長韋宏利說。

都市更新羣衆身邊的“幸福”

眼下,雖已入初冬,西安幸福林帶的景色依舊迷人。

幸福林帶項目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打造現代綠色城市建設模範,在平均寬度210米的用地範圍內,涵蓋了都市管廊、軌道交通、立體交通、綜合商業、智慧停車、公建配套和公園綠化等城市功能,緩解了都市土地資源緊張,推動都市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

“放眼幸福林帶,滿眼望去都是綠植,早晨起來跑步健身也有了好去處。”幸福林帶周邊社區居民賀世成說。

幸福林帶作為全國最大的都市林帶工程,總綠化面積約7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高達85%,是改善西安城東環境的生態屏障。同時,項目通過臺階式垂直綠化保持生態廊道連續性,以高度綠化減輕城市熱島效應,調節都市氣候。

“幸福林帶項目以綠色建築理念為重點打造‘碳中和’新型城區,培育綠色宜居生態環境,建造都市綠肺,還林於民、還綠於民。幸福林帶項目也是保留都市印記的樣本,是都市更新、舊城改造的綠色工程、典範工程。”中建幸福林帶投資公司總經理範明月說。

在西安,這樣的“幸福林帶”並不少見。

都市更新保留老城美好記憶

老城印記是都市發展的根、是都市發展的魂。11月18日一大早,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以下簡稱老菜場)肉鋪店主任新宇就忙著招呼顧客,任新宇在這裡開店已有15年,他也是一路見證著老菜場的更新變化。“過去的老菜場,草多、缺水、路不寬,房頂蓋的還是牛毛氈,現在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的任新宇,除了經營自己的肉鋪外,閒暇時,他會去到樓上的咖啡店看書、寫詩。

“‘微更新、輕改造。’老菜場以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狀態和保持菜市場的市井風貌為前提,在不破壞原有歷史、人文的基礎上,進行空間功能轉型和改造陞級,保留都市記憶,注入新鮮活力。”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創始人全建彪說,“我們在西安的城牆脚下,建成了一個承載老城故事、工業記憶和市井生活的有趣場所,使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都能很好地融入這裡,喜歡這裡,愛上這裡。”

從前的人沒有離開,年輕的面孔不斷湧入,老菜場既是老年人買菜休閒的好去處,更是年輕人創業、交流學習的寶地,咖啡、酒吧、餐廳,潮玩、服飾、攝影……插畫師吳研在這裡辦起了“毛線藝術體驗工作室”,咖啡師雲佳欣開了自己夢想中的第一家“嗜物所”咖啡復古傢俱售賣店。

與老菜場市井文化不同,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以下簡稱街區)則是將傳統的秦腔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街區為了讓市民更直觀地感受秦腔,還原了老西安人那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搭建了露天戲臺,供市民免費欣賞。除此之外,還建設了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和百年易俗社博物館。

“我們的街區以‘街、坊、巷、院’為基礎,以‘秦腔之心’作為構想的多層次活動空間,採取了新舊交融的設計手法。”西安曲江易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市場行銷中心總監徐中峰說,“除此之外,作為一座文化街區,其中的商業業態也必然和文化掛鉤,多家老字型大小餐飲品牌聚於易俗社文化街區,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老字型大小美食文化體驗地。”

地上“一出好戲”,地下懷舊風情。街區地下打造了“東邦哥”文旅創意主題街區。“東邦哥”著眼於老西安人,溜冰場、老教室等百姓生活中的小場景,在這裡仿佛“穿越”到了二十世紀80年代。不僅如此,“東邦哥”還創造了潮流賽博朋克街景,老與新相互碰撞,全方位展現西安這座城市的包容性。

“都市更新,存在著多樣性,我們要穩妥地推進改造提升,不能脫離地方實際。都市更新就是要將都市中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區域做必要的、有計劃的改造,要以不破壞都市生態環境、加快補足城市功能短板、提高都市安全韌性為基礎,保留都市印記,堅決杜絕在都市更新過程中的大拆大建,使得都市變形走樣。”韋宏利說。(記者:田若楠)

标签: 西安建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