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社區文化藝術中心推出“延時服務”社區文化大餐的“味道”越來越好

上海 120℃ 0
摘要:五年前,李然之所以選定如今的居所,正是看中了家門口有社區文化中心。在浦東新區,這樣的呼聲不少,“文化場館提供延時服務”一度成為市民最迫切的需求。

浦東社區文化藝術中心推出“延時服務”

  五年前,李然之所以選定如今的居所,正是看中了家門口有社區文化中心。工作閒暇時,坐在圖書館裏,“一杯香茗,一卷書,偷得半日閒散”,這一直是他嚮往的生活。可是真正去了幾次後他才發現,社區文化中心裏的圖書館,開放時間十分有限。

  “8時30分才開,中午關門休息2小時,16時30分就閉館了。”就連週末的開放時間也不超過6小時,根本無法滿足李然這樣的上班族需求。“能不能稍微延長一點開放時間?”在浦東新區,這樣的呼聲不少,“文化場館提供延時服務”一度成為市民最迫切的需求。

  為滿足居民羣衆對更加美好生活和更豐富文化供給的期盼,浦東已有不少文化服務中心根據羣衆建議做出探索:延長服務時間、豐富文化內容。

  給年輕人提供豐富的“菜品”

  初到金海中心的人,想必都會對這裡的火爆人氣而驚歎。一路走進館內,參與者近8成是年輕人,完全顛覆了“文化中心主要服務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不過,對於工作人員小祝來說,這一幕早習以為常,“9時不到,年輕人已在門口排起長隊”。

  去年9月起,為更好滿足周邊居民的需求,金海中心開始全面開展延時服務。歷經數次調整後,如今,金海中心的服務時間從早上8時30分一直持續到20時30分,全年無休,所有的文化活動設施均對外開放。服務內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務、夜間文化藝術輔導服務、場館免費預約使用等。據悉,金海中心每月接待的3歲至55歲人群達7600人次。

  延時服務絕非是白天服務的簡單複製和延續。在金海文化藝術中心主任周建義看來,要讓文化中心永葆活力,必須注入新鮮血液,服務專案重心需要向中青年人群和中青年家庭傾斜。要吸引他們到中心來,除延長服務時間,還必須提供足够多、足够豐盛的“菜品”。

  小韓和母親是金海中心的常客。兩年前,母親無意間看到金海中心開出陶藝製作課程,給小韓報了名。“女兒對這個很感興趣,教課的老師也說她有天賦。”輕踩踏板控制轉速,泥土隨著手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模樣……看到女兒學得起勁,她自己也參與了進來。如今,母女倆堅持每月學習一次陶藝,一學就是一上午。

  陶藝、雕塑、繪畫、舞蹈、機器人程式設計、3D列印課程,一堂堂文化類、科技類的課程在金海中心開出來。據瞭解,僅延時服務的項目就多達20餘種,再加上原本就開設的活動,金海中心這張餐桌上的“菜”越發豐盛。

  根據羣衆迴響選擇“菜品”

  剛剛决定全面開展延時服務時,周建義和館內工作人員有些摸不著頭腦,究竟什麼樣的活動才是年輕人喜歡的?

  為此,周建義組織開展了對夜生活人群的調研。一方面走訪社區、夜市瞭解現代中青年群體的生活規律和文化取向,另一方面發放線上問卷主動徵集羣衆聲音,成功挑選出最受年輕人喜歡的非學科類培訓課程及文化活動。此外,還開設公眾號,形成線上線下交流系統。

  “菜做得好吃不好吃,顧客最有發言權。”小祝專門負責公眾號運營,後臺收到過不少網友的留言。“青年人非常熱捧夜間藝術、健美和心理疏導低價課程,對夜間圖書館開放也非常歡迎,而年輕的父母更喜歡親子5元電影……”基於迴響,中心設計了夜間服務特色內容。

  文化大餐要做得好,除了顧客的意見,廚師、服務員等各環節的聲音也同樣不可或缺。

  作為區級文化場館,在綜合文化資源、吸引優質的組織入駐方面,周建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個是主動出擊,尋找社會化專業人才和團隊參與承擔項目實施,“梅國建大師的陶瓷工作室就是主動邀請來的”;另一個則是接納“毛遂自薦”的優秀個人和團隊。設在三樓走廊的“漁書書城”便是來源於第二工業大學畢業生團隊的自薦。這個創業團隊主推圖書共亯模式,線上上開展書籍回收及共亯服務,但缺乏線下實體店,為此,他們找到金海中心詢問場地事宜。“很有意義,也能為來文化中心的人提供便利。”雙方一拍即合,一家生態環保閱讀書城落地。

  文化服務觸角還在延伸

  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作為浦東新區最早嘗試延時服務的試點之一,在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吸引年輕人方面也不甘落後。

  11月18日17時,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二樓的舞蹈房外,幾比特剛把孩子送來的家長正站在門口嘮家常。談起塘橋社區文化中心的延時服務,家長們交口稱讚,“給小朋友們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價格也要比外面便宜”。

  從9時至22時,雙休日、節假日無休,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被稱為“9107”服務模式。2020年以來,這一模式吸納了成人街舞、少兒圍棋、少兒合唱、少兒拉丁舞、創意美術、經典誦讀等多種活動,服務近3萬人次。不過,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副主任金世行認為,光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

  如果說,金海中心是提供色香味美的堂食文化大餐,那麼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則基於延時服務的理念,創建出“外送”服務專案。據金世行介紹,塘橋街道文化服務的觸角在不斷延伸。居民迴響良好的延時文化項目被配送至居民區,合唱、舞蹈等培訓班裏的佼佼者也被輸送到轄區內24個居民區文化活動室,極大地提升了社區文化活動氛圍。“我們還充分利用中午的碎片時間,將一些像茶道、香道之類的傳統文化送至園區企業。”

  11月20日上午,記者跟隨居民一起體驗了一場茶道活動,現場,茶藝師和居民就“冬天如何喝茶”熱烈交流。這也是塘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實施適當公益收費後開展的公益反哺活動之一,即在不同延時服務時間段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公益免費項目。

  在羣衆廣泛參與的氛圍中,浦東公共文化建設進入快車道。今年以來,浦東已有18家公共文化場館告別了“朝九晚五”,採取新空間打造、艺文導師結對和文化專管員下沉基層等管道,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從事文化工作20多年的周建義始終堅信,文化服務擁有“凝魂、化心、圓夢”的多重作用,承接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文化場館,必須致力於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文化大餐要足够豐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