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上海誕生了中國首個紀錄片欄目《紀錄片編輯室》;隨後,上海廣播電視臺開辦了中國第一家紀錄片專業頻道,並發展為國內第一批地方紀錄片專業衛視。如今,又有新消息傳來。記者昨天在“新時代新記錄——2022東方衛視精品國產紀錄片時段啟動發佈會暨新時代海派紀錄片研討會”上獲悉,2022年1月4日起,東方衛視、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手合作,每週二晚十點黃金檔推出精品國產紀錄片時段,一批上海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優秀紀錄片將悉數登場。
當大屏、小屏紛紛擁抱紀錄片之時,我們又該如何傳播當下的“海派紀錄片”?
最難的是“傳播”
從《毛毛告狀》《德興坊》《大動遷》到《遠去的村莊》《大師》《檔案》,經典的海派紀錄片直到現在仍為人所樂道。
“輝煌”背後,紀錄片之“苦”也是相似的。與投入的人力、物力相比,紀錄片所獲得的關注度與成本遠不匹配。“我做了《大師》,圈內都說好,其實我自己清楚,沒有人看。”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首席顧問、《大師》製片人王韌一句話道出了當時的無奈。與影視劇等熱門題材相比,即便是高分紀錄片,相對來說也是被觀眾冷落的。
“做紀錄片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傳播。紀錄片傳播效果的問題,其實是决定紀錄片事業發展的大問題。”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紀錄片高級顧問朱賢亮感慨。
好在,情况正在發生變化。在論文《2020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裏,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紀錄片製作人樊啟鵬經統計發現,2020年電視紀錄片收視率明顯提升,2020年平均收視率0.5%以上的電視紀錄片共有26部,遠高於前兩年,且高收視率紀錄片主要集中在央視和幾家一線衛視,其中就包括東方衛視。
酒香更怕巷子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台長、總裁宋炯明解釋,此次推出精品國產紀錄片時段,旨在多角度講好中國故事,構築國產優質紀錄片制播高地,“為上海紀錄片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催生更具前景的機遇”。
東方衛視黨委書記、總編輯李逸介紹了明年東方衛視周播紀錄片時段的重點內容規劃。這些紀錄片絕大部分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策劃創制,整體分為“天地”“人間”“溯源”“觀今”四個篇章,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聚焦中國實踐、中國文化、中國美學、中國智慧。記者獲悉,片單中包括《太湖之戀》《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火線救援》《人生第二次》《何以中國》《行進中的中國(第二季)》等。
做好“中國派”紀錄片
有觀點認為,當下的中國紀錄片市場正在進入“轉型期”。這種改變,很大程度上是陡然新增的“Z世代”觀眾群帶來的。
“2017年我剛去B站的時候,紀錄片觀眾是3000萬,每年遞增,第二年到了6500萬,第三年到了9000萬。”這種增速一度讓從“體制內”跳到“體制外”的老紀錄片人朱賢亮驚異。剛發佈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B站紀錄片累計觀看人數已經達到了1.3億,累計時長超過2.5億小時。與此同時,網絡紀錄片數量劇增,資料顯示,2020年全年上線259部網絡紀錄片,同比增長逾70%。在朱賢亮看來,這就是“傳播”的力量。
如何做好海派紀錄片的傳播?自詡紀錄片“操作工”的老紀錄片人、原《紀錄片編輯室》導演章焜華說,一定要重視日常播出的片子。“花很大力氣挖一兩個頂尖的片子是不够的。每天播出的片子都能達到一定水准,那才是真正上海電視臺紀錄片的水准。”
“海派的優勢,還在於用世界語態來說好中國故事。”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大中華區副總編輯張元說。如今,上海的紀錄片團隊也利用中外合拍的製作模式,助力紀錄片的海外傳播。比如,新一季《行進中的中國》製作完成後,將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計畫於2022年7月前後在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旗下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頻道和新媒體同步播出。這是“海派紀錄片”走出去的重要一環。
“關於紀錄片,各地有很多提法。廣東提出南派紀錄片,重慶提出渝派紀錄片,上海就是海派紀錄片。”不過,朱賢亮覺得,並不需要拘泥於何派,“我們要共同做的就是中國派,只要把中國派紀錄片做好就行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