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份子錢”堅持30年,德州一村莊火了,村民稱已成一種習慣

山东 106℃ 0
摘要:德州武城縣馬言莊村,因為“1元份子錢堅持三十年”的話題引發網友討論。59歲的馬言莊村支部書記楊希民告訴記者,“1元份子錢”的習俗從1986年左右傳下來,村民們一直自覺地遵循至今,已成為一種習慣。“1元份子錢從我父親當村支書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三十多年了,村民們一直堅守著這個習俗。”除了“1元份子錢”的約定,村裡還製定了紅白事辦理標準,宣導集體婚禮,文明節儉。

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鄭芷南金立紅發自德州武城

德州武城縣馬言莊村,因為“1元份子錢堅持三十年”的話題引發網友討論。59歲的馬言莊村支部書記楊希民告訴記者,“1元份子錢”的習俗從1986年左右傳下來,村民們一直自覺地遵循至今,已成為一種習慣。

一元份子錢堅持三十多年

紅磚綠瓦,乾淨整潔的街道,是馬言莊村給外來者的第一印象。村委會的大院方方正正,入門就能看到宣傳欄,宣傳欄上的村規民約第六條是勤儉節約、移風易俗,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支部書記楊希民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考慮到當時村民生活條件較差,收入低,馬言莊村“兩委”便定下一個規矩:不管誰家辦紅白事,“份子錢”只隨1元。

“1元份子錢從我父親當村支書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三十多年了,村民們一直堅守著這個習俗。”2003年以前,楊希民的父親楊巨章擔任支部書記一職。2003年至2020年,楊希民擔任村中的副支部書記,直到2020年1月,前任支部書記退休,楊希民接過了接力棒,繼續在村中為大家服務,也一直奉行著勤儉節約的村規民約。

村裡最近的一次婚禮是在前年——村民李騰飛的婚禮。李騰飛與妻子結婚時,在村中收的份子錢加起來不超過二百元,村民每人隨了一塊錢的份子錢後不留下吃飯。在這個村子裏,婚宴即是家宴,只有親朋好友留下來聚餐,花費極低。婚後,夫妻二人在德州城區買了房子,房子由李騰飛的外公李家峰看管。

如今,在李騰飛的家中,還擺放著結婚時所購買的帶著喜氣的物件,比如紅色的水杯、水盆,紅色的床上用品,最為顯眼的是二人的婚紗照,國潮風格的婚紗照幾乎佔據了牆壁大部分位置。院子裏,玉米整齊地被碼在糧倉裏,地面很乾淨,李家峰常來打掃,他說,“孩子們不管娶的是哪裡的媳婦,總要帶回來給長輩們看一看。1塊錢份子錢雖然不多,但是代表的是大家的情意和祝福。”

婚後日子過得好才重要

村民告訴記者,在馬言莊村,娶媳婦的步驟相比其他村也簡單一些——新郎帶著車隊將新娘接到家中,在院落裏舉行儀式後,便招呼親戚朋友在家中吃飯。廚師是從鎮上請來的,近兩年來物價上漲,每桌大概三百元左右,楊希民說,“村裡定的規矩是紅事不能超過十桌,三百塊錢一桌已經是最高標準了,二百塊錢一桌也能吃得很好。”據瞭解,有些村民也會到鎮上的飯店請客,一桌大概三百元到四百元。

儘管份子錢很少,結婚時舉辦宴席會花費一些錢,給人感覺“像是吃虧了”,但村民都表示理解,一家小量販店的老闆笑著說,“誰家辦喜事都得花點錢,今年你家花錢,明年他家花錢,沒有啥吃虧不吃虧的。”

從馬言莊村向東走到村外,是34歲的趙樹木與妻子的“養殖場”,他們養著九千多只鴨子,近兩年又買了二十多頭牛和二十多頭小尾寒羊,一年有七萬左右的收入。在老一輩的村民眼中,這是一份不小的收入。趙樹木和妻子十分勤快,羊圈和牛棚打掃的很乾淨,除此之外,兩人還種著十幾畝地,今年雖趕上大雨,但趙樹木在村中“朋友多,十幾個人過來幫忙,兩三天就收完了。”

趙樹林說,自己與妻子結婚時也自覺遵循了村中“1元份子錢”的習俗,村民隨過禮後觀看完拜堂儀式,便各自回到家中,只留下一些親朋好友在家中聚餐。兩人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我們當時一切從簡,每桌花費三四百塊錢,畢竟婚後的日子過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更注重“人場”

說起馬言莊村的歷史,村中77歲的老會計說,他的祖祖輩輩一直生活在這個村子裏,歷史悠久。

楊希民說,近幾年,很多年輕人外出打拼,在縣城購買了房子後將父母也接了過去,留在村子裏的多是五十歲以上的人。

近日,這個古老的村子因為“1元份子錢堅持三十多年”的話題被外人所知,諸多人在讚賞馬言莊村移風易俗做得好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疑問,“一塊錢能幹啥?”“是不是太誇張了?”支部書記楊希民不太上網,聽到他人講述網上的爭議時,他笑著說,“我們不是刻板地要求必須隨1元錢份子錢,有的會隨兩塊錢,但是不會超過五塊。”

多年來,村民們已形成一種習慣。“這個村民結婚時其他人隨禮一塊錢,那其他人結婚的時候肯定不能隨太多了,會給人壓力。”有村民說,“份子錢都是一來一回,最終還是回到自己手裡,大家更注重的是人場。”

當地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馬言莊村的村民十分樸實和傳統,多年來始終堅持村中的習俗,“他們不懂得網路世界也不會去跟別人解釋,但我們不想這個古老的村子被人過度解讀。在我們看來,堅持‘1塊錢份子錢’不僅减少了村民的負擔,也杜絕了攀比之風,他們的堅持值得肯定。”

白事也一切從簡

除了“1元份子錢”的約定,村裡還製定了紅白事辦理標準,宣導集體婚禮,文明節儉。不講排場,不大擺酒席,不盲目攀比,提倡簡約訂婚;不舉辦豪華奢靡婚禮,提倡新式婚禮;不收受高額禮金,提倡“禮輕情重”。

而當村中有人去世時,則宣導喪事簡辦,楊希民從辦公室的儲物櫃裏拿出了購買的黑色袖章,四百多個黑色袖章都是村“兩委”特地購買的,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迴圈使用的,誰家有事誰就來借,用完再還回來。”

記者注意到,馬言莊村的村規民約還要求,堅持喪事簡辦,逝者一律火化,全部實行3天喪期,使用1.2米以下的小棺,不“破白”,一律戴黑袖章,取消吹鼓手,親朋好友一律吃大鍋菜,不設宴席,减少不必要的開支。楊希民說,“白事的規定大概從2017年開始實行。”

傍晚時分,莊戶家的屋頂上方已有炊煙嫋嫋升起。進到村民家中,便能看到他們坐在鍋臺前生火做飯,這裡還使用著最為傳統的取暖管道——火爐。村民曹春建27歲的孫子在合肥讀博士,他口中嘟囔著,等孫子結婚的時候也要回到村子裏,“回來辦個儀式,見見家裡這些老人。”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劉慶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